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借梯登高,「飛」入發展藍海

2024-06-06財經
後發地區到大城市布局建設「科創飛地」,向發達地區「借智引智」,這種新型「反向飛地」近年來漸成風尚。
5月31日,宿州·杭州科創飛地釋出中標公告,確定杭州智新佑政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科創飛地營運管理單位,宿州·杭州科創飛地正式進入營運,目前已有6家企業意向入駐。此前,宣城市、池州市也分別在上海松江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設立宣城科創中心和池州科創中心,其中前者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
科創飛地「飛」來了什麽?後發地區又該如何建好用好「飛地」?
從「請進來」到「走出去」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華策中心產業園內,一座座花園式辦公樓林立。位於產業園6號樓的「宿州·杭州科創飛地」裝修改造均已完成,其中一層為宿州城市展廳及特色農產品購銷展示平台、二層為產業孵化中心、三層用作辦公區。
5月28日,記者來到「宿州·杭州科創飛地」進行探訪,正好遇到阿凡替物聯網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衛星,他也是第一次來實地考察。在二樓產業孵化中心轉了幾圈,沈衛星最終選定西南邊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
「從我家到產業園,步行只要幾分鐘。這裏交通方便、鬧中取靜,很適合搞研發,我想把研發人員都搬過來。」沈衛星告訴記者。
沈衛星2015年進軍物聯網領域,公司現有員工100多人,正需要拓展發展空間,聽說宿州在杭州建立科創飛地,立即來了興趣。
「杭州科創氛圍濃厚,互聯網人才充裕,宿州·杭州科創飛地的出現,既能讓企業坐享杭州原生的人才資源,又能跨越地域限制,享受到宿州飛地的政策優惠,對我們來說是雙贏。」沈衛星表示。
所謂「科創飛地」,是指市縣(區)人民政府以及市縣(區)兩級所屬園區管委會、國有企事業單位在行政區域外建設的具有技術研發、招才引智、企業孵化、成果轉化等功能的飛地平台。
「宿州·杭州科創飛地」便是將宿州作為「飛出地」、將杭州作為「飛入地」,按照「成果研發在異地、轉化孵化在宿州」的科創產業協同發展理念,一方面引導宿州市的企業與杭州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政產學研合作,對接杭州的創新資源,推動先進科技成果孵化;另一方面依托杭州在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等方面的產業資源優勢,招引高層次人才團隊到飛地創新創業,吸引杭州市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入駐飛地,落地宿州開展成果轉化工作。
據了解,傳統飛地模式著重於「請進來」,即大城市透過去後發地區設立「飛地」解決土地、人力成本高的問題,同步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而「科創飛地」則變為「走出去」,由後發地區主動到大城市建立「飛地」,引入更高端的人力資源、社會資本和管理經驗,實作「飛入地」與「飛出地」的合作共贏、利益共享,充分展示出後發城市「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實踐智慧。
「我們在上海松江設立‘科創飛地’,就好比開通一條水渠,將國際國內最前沿的科技、最高端的技術、最頂尖的人才,如‘活水’般源源不斷引入宣城,讓宣城科技強市建設的土壤更肥沃、營養更全面。」宣城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創新成果轉化路徑
杭州智新佑政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峰,先後參與多個「科創飛地」營運管理。他坦言,缺少初創型科技企業,是宿州市、宣城市這些後發地區產業創新的最大短板、最大「心病」,必須主動出擊才能抓住機會。
為此,宿州市出台【「科創飛地」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要求「科創飛地」入駐單位應為科技創業團隊或科技型企業,宿州市域外團隊或企業入駐飛地後,應及時在宿州市設立子公司,開展成果轉化工作。
同時,宿州市明確「科創飛地」企業可享受房租補助、績效評價、專案申報、人才補助、科技創新政策、招商引資扶持政策等多方面扶持。尤其是入駐飛地孵化專案按期孵化畢業並落地宿州市的,可申請房租補貼,可按規定申報專案,按人才層次享受相應人才政策。經飛地孵化後落地在宿州市的科技型企業,符合條件的也可享受相應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
「我在飛地辦公,一年能省下10多萬元房租,這對於處於成長期的企業來說,可謂雪中送炭。」沈衛星告訴記者。
此外,他還看中了「科創飛地」的營運服務,「我們對於政府部門有哪些政策,怎麽去申請申報,都不擅長。在飛地,這一切都交給第三方營運公司負責,這樣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搞研發。」
飛地做後盾,沈衛星對公司的後續發展充滿信心。
「宿州是‘中國雲都’,我們剛好是做物聯網、雲端運算的,跟宿州的產業發展規劃不謀而合,今後我們在宿州的市場合作空間會更大。」沈衛星介紹,公司已申請軟件著作權100多份,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期待兩三年後,公司年產值能突破5億元。
「宿州·杭州科創飛地」的建立,不僅為宿州市帶來直接經濟貢獻,更能加強宿杭兩地合作,幫助宿州市培育引進一些優勢專案。「‘科創飛地’將成為宿州市一個招商視窗,帶動科創成色更足的新產業和新質生產力在宿州市布局。」王學峰說。
建管並舉同享紅利
宣城科創中心創設不久,安徽綠洲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便入駐該中心,董事長韓秀東坦言:「公司急缺科技創新人才。」
入駐中心後,綠洲公司與宣城科技工作站簽訂產學研專案,上海科技大學首席研究員主動來聯系,很多高校也紛紛拋來「橄欖枝」。
「目前,已有6位研發人員加入科創中心,人才招引不再難。」韓秀東告訴記者。
宣城市科技創新整體能力也正在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指數居全省第5位。今年1月釋出的【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2023】顯示,宣城市排名較2018年提升7位。
「科創飛地」建好更要用好。當前各地都在密集設立飛地,如何更好地吸引並留住優質企業?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辦。」宿州市大數據公司有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透過招投標,「宿州·杭州科創飛地」選擇杭州智新佑政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營運管理單位,主要負責飛地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專案入駐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當前首要任務是要結合宿州市的產業部署,選擇優質企業,把空間招滿。同時,落實好保姆式服務,做好新招引專案的註冊、落地、繳稅等代辦工作,更好地服務企業落地。」王學峰說。
在此基礎上,宿州市也在積極探索設立分布式飛地。招引企業僅需在宿州辦理工商登記,不需要搬遷至飛地內部辦公,落地縣區或園區根據企業的貢獻度和考核,補貼租金和兌現政策。「此舉不僅可以避免飛地孵化空間不足,也有利於專案的招引和專案的穩定性。」王學峰告訴記者。
「科創飛地」企業在「飛出地」註冊公司、繳稅也在「飛出地」。這對於「飛入地」而言,是不是有「挖墻腳」之嫌?
王學峰認為,這是對「科創飛地」的誤讀。宿州為企業提供算力、場景、技術,而人才留在杭州,安家在杭州,這是雙贏之舉。目前,「飛入地」和「飛出地」也在探索透過稅收分成、入股營運等方式建立科學的利益共享機制。
「在杭州市結對幫扶宿州市的背景下,‘宿杭科創飛地’得到兩地政府大力支持,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宿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 本報記者 張玉芳 張敬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