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科創達:公司將拓寬與鴻蒙合作領域,深度參與研發搶占技術戰略高地

2024-03-24財經

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創達」或「公司」)3月24日釋出公告稱,公司於3月20日-22日召開了2023年業績說明會。在會議上。中科創達透露,公司拓寬與鴻蒙合作領域,將深度參與研發,搶占技術戰略高地,成為鴻蒙生態重要合作夥伴。

▲中科創達公告截圖

中科創達在說明會上進行了2023年業績總結。2023年度是公司關鍵的戰略轉型期,公司自年初開始制定戰略轉型策略及明確經營目標,將重要的資源投入到核心客戶上,聚焦於面向未來的產品和研發上。報告期內,公司實作營業收入52.4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6億元,出現了同比的下滑,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7.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89%。

智能汽車整體增速保持30%的水平。軟件價值依然凸顯,軟件是決勝智能汽車賽道的關鍵核心。智能物聯網和智能電話業務盡管有波動,但隨著端側智能發展以及像AI手機,AI PC產品的持續叠代更新,將推動這兩項業務的持續增長。凈利潤方面,2023年有1.12億元的應收賬款壞賬和毛利率影響。在創新平台方面的投入導致2024年毛利率有所下降,在新平台上的開發專案屬於早期,尚未形成規模化效應。隨著新平台的推進,未來可以看到毛利率的恢復和改善空間。

公司2023年度研發投入14.58億元,主要集中在整車作業系統、工業機器人、端側智能的創新業務方向上的戰略投入,並且在上述產品開發上都實作了關鍵進展,2024年將進入投資回報期。

新一代智能化浪潮,不僅開啟了人工智能重新定義一切的計算革命,並且推動作業系統+端側智能的價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經過2023年的戰略轉型和升級,發力於第二增長曲線(現有業務+端側智能)以及第三增長曲線(端側智能+創新業務),沿著全球化布局、數碼驅動、提供領先智能作業系統及端側智能產品和技術的公司的目標不斷奮鬥前行。

以下為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

1.公司在年報中提到「智能駕駛的軟件收入實作營業收入1.82億元,取得歷史性突破」。公司如何看待關於自動駕駛,以及公司布局的整車作業系統的發展?

答:自動駕駛經歷了一段產業的發展,如今迎來了新時刻。近日,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重大飛躍,釋出了FSD Beta v12.3更新,是完全基於端到端神經網絡的解決方案,旨在模擬更自然、更人性化的駕駛。

自動駕駛的核心是軟件。公司的核心基因也是以作業系統為核心的平台技術能力。隨著芯片的整合度越來越高,在芯片架構上形成全功能軟件平台結構的靈活性和功能擴充套件性,並且從核心的軟件能力出發形成軟硬一體的整合。公司自主研發的行泊一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RazorDCX Pantanal已經完成實車驗證。同時,由於積累了座艙軟件平台,自動駕駛軟件平台的能力,在面向最終走向高度整合的「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構中,整車作業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就可以完全打通。因為,座艙和智駕對系統要求的差異,前者註重人機互動,後者則更註重即時性、安全性,而實作中央集中式架構的整車作業系統需要具備復雜且強大的軟件開發工程實力、技術實力、創新實力、軟硬件跨界等綜合實力。所以,從智能座艙OS、智能駕駛OS到新一代整車作業系統和HPC的全系列產品以及技術覆蓋,是公司堅定戰略投入,並致力於成為中央計算領軍者的核心基礎和戰略路徑。

2.公司如何看待關於2024年的業務預期以及投入能夠產生的回報

答:當前的智能化產業趨勢發展迅猛,產品和技術叠代非常迅速。產業界所關註的」加速計算」,以及高通最新釋出的」透過NPU和異構計算開啟終端側生成式AI」,都說明了軟件系統的核心價值。同時,隨著計算架構的不斷發展,圍繞作業系統,智能化,最新芯片架構的端側產品將會不斷湧現。都會帶來軟件研發需求和產品叠代升級需求的持續擴充套件。基於這樣的計算架構發展趨勢以及軟件為核心的產業需求,公司作為作業系統和端側智能的產品和技術廠商,在產業鏈中的機會和未來空間將非常廣闊。

再從產品的推進節奏來看。在智能電話領域,2023年谷歌推出以AI為核心構建的手機Pixel 8。高通剛剛推出的第三代驍龍8s流動平台,為更多Android旗艦智能電話帶來全新的效能和體驗。AI手機的出現,將推動手機研發的新興需求。同時,公司拓寬與鴻蒙合作領域,將深度參與研發,搶占技術戰略高地,成為鴻蒙生態重要合作夥伴;在智能汽車領域,中科創達「滴水OS」整車作業系統的釋出是一個重要裏程碑。凸顯了公司已經完整搭建起了涵蓋「底層芯片-作業系統-上層套用-雲端管理」的完整產業生態圈,並且打通了從智能座艙OS、智能駕駛OS到新一代整車作業系統和HPC的全系列產品以及技術覆蓋。將進一步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的發展;在智能物聯網領域,可以看到端側智能在加速智能終端器材的快速更新換代。隨著高通、Intel等芯片廠商陸續釋出具有更高算力並支持生成式AI的終端芯片,AI PC時代將為物聯網帶來新的增量。另外,搭載了尖端的高通XR2+平台MRHMDPro產品推出;端側智能演算法的影片會議一體機新品釋出;車載+物聯網產品融合的跨界產品等也將推動物聯網業務的持續發展。

另外,公司布局的機器人產品,主要是面向工業領域的移動機器人(AMR、無人叉車、多關節復合機器人)全系列產品,並且已在汽車及零部件、鋰電、3C、食品及飲料等行業形成落地套用。公司正在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產品和技術的發展戰略,實作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商業需求。

3.公司提到「端側智能」的發展和布局,從具體的品類來看,AI PC廠商在進行的產品布局中,公司參與了哪個環節,如何看到價值量的提升,以及未來1-2年內的產業發展趨勢如何?

答:隨著更高算力PC芯片的推出,硬件基礎已準備就緒。而系統及軟件套用的效能體驗及流暢度,是所有OEM廠商打造產品差異化的重要環節。AI PC作為新興品類,將發揮公司在軟件和芯片平台,軟硬一體方面的綜合優勢,作為「端側智能」具體落地的場景和產品叠代。

公司的AI PC解決方案包括硬件開發板、參考設計,Windows系統的調優適配,端側量化裁剪後的端側智能及私有知識庫、桌布隨心換、郵件回復自動生成、編碼助手等多款套用,使OEM廠商可以快速推出功能全面且效能卓越的AI PC。

AI PC帶來軟件價值量的提升。「異構計算」和」混合AI」為PC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不僅體現在硬件的強大效能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軟件的系統最佳化和價值提升。在軟件的賦能下,終端器材能夠本地處理更加復雜的智能化任務,比如即時語音辨識、影像處理和自然語言理解等,大大提升了使用者體驗。同時,端側處理提高了套用的即時性和可靠性,從而促進端側器材執行更高效的智能化運算和套用。

根據高通最新釋出的」透過NPU和異構計算開啟終端側生成式AI」,以及聯想集團與IDC聯合釋出了首份【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都闡述了計算架構的發展,以及AI PC的發展預期。公司將和生態合作夥伴一起,發揮自身軟件和軟硬一體整合能力,推動AI PC產業的產品和技術進步。

4.現在有很多車廠在自己投入研發,公司和車廠如何合作,如何看待車廠自研的趨勢?

答:現在很多廠商都在積極地進入到智能汽車領域,對於智能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繁榮是重要的推動力,對於公司來說也都是促進作用。軟件給整車帶來的價值越來越大,公司開放,中立的角色,決定了和這些產業網中的廠商都有著非常好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形成直接的競爭。

另外,全行業需要一個共通的平台,在這個共通平台上形成整個套用的互聯互通。第二是汽車軟件核心價值凸顯,軟件復雜度高。車廠很難將所有軟件全部自己承擔,依然需要一個平台型的公司來共同開發。

第三是效率和能力的要求。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作業系統廠商,積累了豐富的開發經驗和能力,不斷推動提升研發質素和效能。公司在智能汽車領域有很多全球的客戶,並進行深厚的共同開發合作。比如,公司先後與大眾CARIAD成立合資公司,與馬自達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等。

5.公司為什麽要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有在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嗎?

答:現今機器人產業界已經形成通用機器人作業系統的雛形,軟件定義機器人正在發生。原來傳統的功能性機器人主要靠的是高效能CPU、小算力GPU,多種演算法模型融合產物。隨著大規模算力不斷投入適用,使得Transformer結構模型能夠更好和更快捷的實作多傳感器融合、多參數演算法模型的套用,可以透過一個模型實作多工、數據標註簡單易用、數據可以自主學習,軟件產品快速叠代。公司可以將在作業系統和端側智能領域豐富的積累,在機器人領域進一步復用並行揮,實作機器人硬件、軟件、演算法模組化和平台化。

如今,機器人產品主要是面向工業領域的移動機器人(AMR、無人叉車、多關節復合機器人)全系列產品,並且正在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透過在工業移動機器人技術和產品端的不斷積累及套用,支撐未來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產品和場景套用上開發。透過公司在工業移動機器人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供應鏈體系上布局及積累,足以支撐未來公司在人形機器人上的產品研發。

6.物聯網產品品類眾多,市場比較碎片化。公司如何面對這一市場的挑戰和未來?

答:公司可以依托作業系統技術和硬件通用模組技術,為眾多的物聯網企業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模組產品、端側智能和設計服務。

物聯網的特點屬於長尾市場。盡管把長遠模式跑出來很有挑戰,但一旦長遠模式建立,覆蓋了深度垂直的客戶,就可以確立核心的有利競爭和壁壘,以及穩定的業務流。面對智能物聯網的分散場景市場值得長期投入,也是公司長期布局的創新增長點。

公司將新型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雲端運算等技術在作業系統層進行深度融合,在不同算力平台上實作系統最佳化,助力不同品類的智能產品。同時,面向物聯網市場的復雜多樣,器材品類多,客戶需求分散等特點,不斷投入並加速產品和技術創新,推動整個物聯網走向高度智能化和高效能計算的全新計算平台。以軟件為核心並整合軟硬一體的能力,應對無限長尾市場。

7.HPC艙駕一體的產業落地節奏如何?

答:公司釋出的「滴水OS」整車作業系統是「艙駕一體」的軟件架構的核心,同時,也已經構建面向中央計算的單SOC艙駕融合域控制解決方案,支持跨越不同芯片平台的軟硬一體化產品,協同部署數碼座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功能。

汽車的整體架構正在從域架構向艙駕泊融合架構演進。隨著大算力芯片的多元化發展,為AI演算法、3D渲染等帶來了新可能;4G/5G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萬物互聯貢獻了新動力。新技術的叠代推動

艙駕融合的快速發展的同時,降低軟件整合和長期維持的成本,也成為車企希望實作中央計算的主要推動力量。全球主流車廠紛紛布局,從分布式架構過渡到域集中架構。預計到2025年,全球主流車廠將陸續采用「中央大腦」架構,將呈現出2025年-2030年的產業結構圖。公司的艙駕融一體的產品和方案正在和客戶及產業鏈的合作夥伴一同推進產業的發展。

8.座艙內的端側智能化進展如何?收費模式如何?

答:隨著汽車芯片、語音互動、汽車系統等軟硬件技術水平快速叠代,汽車座艙的智能時代的液晶儀表、中控大屏,娛樂系統等不斷豐富,智能座艙作為人機互動的入口,依然有豐富的創新場景,也是當下主機廠關註和投入的關鍵領域。

智能座艙從功能層面上呈現出獨特的第三空間、汽車部件智能化、互動友好化與整車場景化。智能座艙發展的關鍵趨勢是融入到艙駕一體的系統架構中。

如今,公司已經將端側智能技術,透過邊、雲協同,重新定義汽車的「雲腦」與「車腦」,為智能座艙創造了全新體驗,實作了RubikCreator、Octopus、VPA等端側智能產品模組套用到座艙領域,賦予座艙擬人化、知識學習、多模態感知、場景推薦、端雲結合五大核心能力。

隨著使用者互動方式的改變,未來汽車座艙會逐步去App服務化,生態App以SDK的形式提供資訊和原子服務,特別是在自動駕駛、地圖、語音等汽車主場景中。車機智能助手將會根據具體的事件透過語音輸入即時生成想要的內容,包括AI生成的圖形。

預計在今年4月車展上,VGUI產品將正式釋出。這項功能融合了端側智能、UIUE引擎、HMI框架等多項技術,將會成為座艙智能和汽車HMI的一項大的變革。

智能座艙的收費模式包括軟件開發和IP授權。

9.AIPC目前的進展情況和產業預期

答:關於AIPC的產業趨勢和預期,在【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中,都詳細闡述了AI PC的發展。面向AIPC的產業發展,公司將提供AIPC端側品類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今年內AI PC相關的產品方案,生態合作等將陸續落地。

讀創財經綜合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