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以及工業的技術升級,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歡迎。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整體的機動車保有量的占比不高,但相比早期數據,這一數據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也說明,國內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正確的選擇。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果令人滿意,但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實際上,在整體的市場中,實際的參與者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而已。
除了美國的特斯拉之外,基本上現在在市場中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都是國內企業。
不少網友表示,這種情況是因為中國在產業的關鍵領域上有了較大的發展,歐美或是其它地區的國家「無法趕超」。
但客觀的講,即使歐美方面沒有更多的企業參與競爭,也不會出現只有少數企業參加的情況,即便最一開始競爭者數量少,過程中也會不斷出現新的參與者。
很顯然的是,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歐美國家保持了一種放任態度。也就是隨著產業發展,參與者開始選擇以合作的形式接納新能源汽車。
例如美國優步與中國比亞迪的網約車業務合作,即使業務沒有現階段還沒有完全展開,但比亞迪為了方便供應,已經選擇建立海外工廠。
論調
而在比亞迪不斷的新建海外工廠後,對於歐美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市場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產品在進入國外之後,本土化的行銷以及產品的本土化改進,會成為比亞迪沖擊市場的門票。
這對於市場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新的論調。
那麽這種新的論調是什麽呢?簡單講則是,歐美國家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是一種陰謀;
而接納中國企業的合作形式,只是陰謀表面的一種遮蓋面紗。那麽為什麽又會出現這樣的論調呢?
為什麽國家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呢?
從發展的角度以及相關事件出發,新能源汽車的出現,除了意味著是對科技的套用之外,實際上這種汽車本身是為了節能而服務的,服務的核心也是如何減少碳排放。
而這一要求本身是由歐美已開發國家提出的,能源會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被不斷的消耗,且石油等傳統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汙染。
如果不對這種情況采取限制,那麽到最後,人們將會生活在一個滿是汙染的世界。
但需要註意的是,這種控制本身是一種限制欠已開發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的一種手段。
地球變暖或是其它環境問題的根本,是由於早期已開發國家在加速發展中帶來的不良影響,而不是僅僅因為後發國家的發展才產生的結果。
在後發國家需要發展的時候,已開發國家提出這種要求,就無疑是一種發展限制,以及使用權力的侵害。
雖然環保確實至關重要,但排除道德因素之外,由頭部國家造成的結果,為什麽要讓發展中國家買單呢?這很顯然沒有道理。
我們來看,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周期中,歐美這些已開發國家又做了什麽。
從蘋果造車到現階段的歐盟取消2035年的燃油車銷售禁令,在這一周期中,其實不同的歐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態度除了放任之外,還存在一種發展限制。
錯誤
也就是,即使新能源汽車在環保話題中很重要,但是歐美並沒有給到更多的支持,沒有在競爭方面產生更大的投入。
雖然在互聯網中,一些博主以及網友普遍表示,這是因為在相關產業的競爭上,他們沒有更多的優勢,所以他們選擇了放棄。
但是,根本上,這屬於一種認知錯誤。
科技固然重要,但是在科技之外,實際上歐美並不需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發展,也可以在環保上做出貢獻。
以美國優步和中國比亞迪的合作為例。在比亞迪的汽車生產能力,滿足美國優步的市場需求後,那麽美國優步可以用相對低的價格使用比亞迪汽車,而不是特斯拉。
那麽比亞迪汽車的供應價格,就會在歐美市場形成一定程度的貶值,即便比亞迪表示後期將推出高端車型。
但是這種高端車型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國內出現,這種情況就表明了,對於比亞迪而言,重要的市場依舊在國內而非國外。
除此之外,美國等國家,雖然沒有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是對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采取了加關稅的手段,這雖然是一種限制,但是更多的是為了經濟。
並不能完全代表,他們是在變相的幫助國產,這種決策的背後含義極大可能是為了維護特斯拉在市場中的地位。
即使特斯拉的銷量數據相比比亞迪而言,處於一種較為落後,且持續下降的狀態,但是就像蘋果手機一樣,雖然變現在變差,但消費者依然選擇,利潤依舊可觀。
那麽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僅有中國大力發展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將在此後出現,中國一家獨大的情況,這確實響應了國際社會對環保的號召、
但是,我們得到的結果是,歐美國家花了相對少的成本,也達到了響應號召的結果,這就很明顯,中國也將成為「受損者」。
就意味著,中國走入了一種「圈套」。歐美或是美國的根本目的,是用發展新能源汽車來降低中國的競爭力。
即便,國內的選擇可以改變後期發展的主要能源,但是這條路還需要走很長時間,才能走向終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0到1,再到產生千萬級別市值,足以說明國內的科技以及產業發展結果。
但是如果僅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投入,那麽這種情況也是一種產業浪費。但將電力能源作為主要的生產能源,還需要中國有更多的投入。
而這除了在能源的適配之外,更重要的是產業如何適配這種新能源,由點到面的進行新能源覆蓋產業後,中國才不會完全的陷入歐美的圈套之中。
後期的發展結果可能未必令人滿意,因為使用傳統能源對於產業才是最好的形式。
電能的穩定性以及時效性現階段依舊無法完全控制,且大型工廠或是企業使用的電能並不是由幾塊電池就可以解決的、
既要套用新能源,又要讓新能源的滿足能力提升,同時還要降低損耗,就變成了主要難題。
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這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那麽下一步中國該怎麽辦呢?也只剩發展了。
除了讓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的擴大市場占比以及提高競爭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新能源汽車技術套用在其它產業上,即便這種變化很難達成。
那麽在下一階段中,也需要中國產業的努力嘗試以及配合工作。減少環境汙染的同時,提升產業的發展結果以及競爭力,才是關鍵。
而這也是美國以及歐美真正的擔憂,當我們不再依靠傳統能源,大力推廣新能源後,在國際下,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