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大機遇 大文章丨通江達海,交通互聯催旺灣區經濟

2024-02-18財經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釋出5周年。在這個裏程碑時刻,南方網從宏觀發展、科技創新、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優質生活圈、重大合作平台等大灣區重點工作領域開展深調研,推出【大機遇 大文章】系列報道,記錄大灣區建設奮鬥歷程,展望未來發展機遇,致敬偉大新時代。
「港珠澳大橋澳門跨境貨物轉運站營運後,我們的貨物在港澳之間運輸已經從1天縮減至1小時,成本大大降低。」南光物流相關負責人接受南方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粵港澳三地跨境物流業務的參與者,南光物流經歷了近年來大灣區交通互聯的大變遷,享受到交通互聯帶來的紅利。
南光物流的感受也是眾多交通互聯受益者的心聲。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5周年以來,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互聯距離不斷縮短,互聯模式不斷創新,實作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加快流動,經濟生活加快融合,居民、企業、產業發展故事在這片土地上不斷上演。
織就立體交通網,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現實
2024年2月,一輛載滿乘客的高鐵從香港西九龍站緩緩駛出,向深圳福田站加速奔去。這是廣深港高鐵穿梭於香港與大灣區內地的日常場景。自2018年廣深港高鐵通車後,大灣區內地到香港時間大幅縮短,讓大灣區內地居民「南下」和香港居民「北上」實作說走就走。
2023年1月15日,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正式恢復通關。圖為廣深港高鐵內地入境列車緩緩開出香港西九龍站。
「近期去香港玩,我都選擇廣深港高鐵,從深圳北站到香港西九龍僅需20分鐘,另外,通關實施‘一地兩檢’,非常方便,比起以前經羅湖口岸過關再坐大巴到香港市區耗時1個多小時的方式,體驗感好太多。」經常去香港遊玩、在廣州工作的小妮說道。
除了廣深港高鐵,大灣區還在不斷加速各種通江達海的交通聯通。2018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2019年南沙大橋投入使用,2023年廣汕汕高鐵正式營運,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跨珠江口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如今,大灣區高鐵、城際、地鐵、高速等交通網絡越織越密,構建起了外聯內暢、通江達海、高效便捷的大交通格局。
得益於日益完善的立體交通網絡體系,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從藍圖變成現實。廣鐵數據顯示,從廣州南站出發,17分鐘可達東莞、37分鐘可達深圳、48分鐘可達香港,1小時內可達大灣區所有城市。
「大灣區正在同城化,坐高鐵從深圳北到廣州南只需30分鐘,我現在工作在深圳,一到周末就回廣州。」深圳工作、廣州定居的陳女士說道。
打通轉運流程,海陸空跨境通關便捷高效
今年2月,一批旅客拖著行李箱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香港機場服務專廳辦理值機和行李托運手續,完成內地邊檢部門查驗後,直接乘坐香港國際機場的封關大巴經港珠澳大橋到達香港機場,搭乘飛機前往國外旅遊。這是去年12月「經珠港飛」客運專案開通以來常見的場景。
「經珠港飛」是近5年來大灣區交通互聯「軟服務」的一大創新政策。與以往的傳統模式相比,該模式采用「空-陸-空」聯程轉運方式,免去香港出入境查驗環節,大幅提高通關效率。據悉,兩個多月來累計逾4000名旅客使用「經珠港飛」,未來年服務旅客量有望達50萬人次。
2023年12月12日,「經珠港飛」客運專案開通。圖為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境大廳「經珠港飛」專用通道。
無獨有偶,這種創新聯運方式也被復制到了水路上。去年5月,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正式執行,開創了「海天聯運」獨特運作模式,實作廣州城區坐船2小時直達香港機場。
廣州會展中心海關相關負責人對該模式解釋道:「通俗地說,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就是香港機場位於廣州的異地候機樓,可實作‘登船即登機’的一站式服務,這種創新模式有利於加快促進大灣區機場群和港口群深度融合發展。」
水路上的聯運方式創新,還體現在貨物運輸上,「大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改革創新非常值得一提。以深圳港為核心的「大灣區組合港」和以南沙港為樞紐港的「灣區一港通」把大灣區內河港口視作同一個大港,實行「一站式」通關查驗,解決企業奔走兩地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推動東莞港、珠海港、佛山港、中山港等內河港口大幅提高碼頭場地和貨櫃周轉效率。深圳海關表示,這些模式有利於促進大灣區港口間資源共享,形成大灣區水運一盤棋的全域效應。
此外,大灣區還在陸路聯通上玩出新花樣,港澳居民可以「一腳油門到灣區」。自2022年8月,全面開放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後,2023年1月「澳車北上」和7月「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港澳居民「北上」更加便捷。今年春節期間,港澳居民自駕「北上」跨境過節成新時尚。據拱北海關統計,春節前4天,拱北海關累計驗放進出境車輛6萬輛次,與去年春節同期比增長2.7倍,其中「北上」港澳單牌車4.3萬輛次,占比超七成。
大灣區陸路聯通另一種創新模式體現在口岸通關上。5年來,為了讓居民便捷行,大灣區已陸續推動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等創新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模式;為了讓貨物「加速跑」,大灣區推動粵港、粵澳海關「跨境一鎖」在珠三角九市全面實施,減少貨車在出入境時重復查驗次數。
口岸消費火爆,大橋經濟港口經濟發展興旺
近期「港人北上深圳購物,逼爆各大超市」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深圳口岸附近,操著一口流利粵語的香港人拖著行李箱大量采購成為一景。
「現在坐高鐵15分鐘就能到深圳繁華商圈,購物、吃喝體驗非常好,偶爾我們還會去享受按摩、看看電影。」住在香港、周末偶爾帶著全家人到深圳遊玩的李先生表示。
李先生是眾多「北上」香港客的一員,也是大灣區反向消費的典型代表。數據顯示,2023年,5334萬人次港人「北上」,按2022年底香港人口733萬人測算,2023年平均每位香港居民「北上」7.2次。
自去年初廣深港高鐵恢復通車一年來,廣深港高鐵由內地往香港發送旅客1085.6萬人次,香港往內地發送旅客1041.3萬人次。其中去年國慶期間,廣深港高鐵發送跨境旅客64.3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222.8%,節假日跨境遊比5年前更加火熱。
除了推動人員往來,拉動民生消費,大灣區交通互聯還促進貨物貿易,推動大橋經濟和港口經濟發展。
自2018年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已突破7000億元,大橋口岸進出口貨物收發地已實作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覆蓋,市場涉及國家(地區)從2018年的105個增加至230余個。
2019年後,「大灣區組合港」專案陸續啟動。圖為深圳蛇口港貨輪正在解除安裝貨櫃。
自2019年推出 「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以來,覆蓋範圍已從深圳拓展到珠三角九,並將輻射範圍延伸至粵西地區,從最初「惠鹽組合港」單個專案,往更多樞紐港支線港布局,累計開通路線達37條。2023全年透過該模式監管進出口貨櫃31.6萬標箱、同比增長47.8%。
據廣州豪進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關務主管介紹,他們公司以前每個貨櫃總體運輸費用大概需要2000元,得益於「大灣區組合港」的推出,現在只需1500元,降本成效比較明顯。
交通暢,產業興,經濟旺。放眼全球,灣區因港而生,依港而興,機場、港口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是產業崛起、經濟發展的關鍵。展望未來,在交通互聯互通加速推進下,粵港澳大灣區人員、貨物、技術等要素將加快集聚,為經濟高質素發展提供無限動力。
統籌:劉麗君 何靜文 門莉莉
策劃:黎妙娟 林子菲 劉思敏
記者:伍超賢 黎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