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更(gēng)新的器材,更(gèng)新的機遇!

2024-05-06財經
近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器材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迴圈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
4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大規模器材更新工作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會議精神對中央企業推進大規模器材更新工作作出部署。
從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行業,到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再到交通運輸、農業機械等,器材覆蓋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器材更新,蘊藏巨大的市場潛力。
中央企業如何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又將如何透過器材更新推動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塑造企業發展新優勢?
深挖行業潛力,推動提質增效
瞄準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央企業加快推動先進器材更新,聚焦提升效率效益、先進產能、自主可控能力提升,逐步更新了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器材。
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工業領域對先進器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是大規模器材更新的重點領域。
3月11日,中鋁集團3萬噸立式模鍛水壓機升級改造專案完成停機改造,正式竣工復產。3萬噸模鍛水壓機是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大型器材,投產50多年來,該水壓機一直擔負著國家重點領域所需關鍵配套材料保供的重任,為服務國家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重器獲重生,「國寶」煥新顏,改造後的3萬噸模鍛壓機,器材本體及控制精度大幅提升,模鍛質素顯著增強,生產效能大大提高。
▲圖為中鋁集團技術改造後的3萬噸模鍛油壓機
在國投金城冶金有限責任公司稀貴中心生產現場,銀自動澆鑄機機械臂高效執行,精準抓起澆鑄好的銀錠進行碼垛作業,一切井然有序。
▲國投金城冶金有限責任公司稀貴中心銀自動澆鑄機機械臂
「傳統工藝中頻澆鑄,作業環境溫度高、現場煙氣大。我們透過實施多種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專案,推進落實器材自動化革新,增加了標金、標銀生產系統,實作了加料、稱重、熔化、成型、拋光、打標、碼垛自動化作業。」國投金城冶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宏斌說。透過積極推動生產器材、用能器材等更新和技術改造,該公司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
在中國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鋼結構分公司,激光切割機已替代原有的等離子切割機投入生產。激光切割機切割過程中幾乎無塵無煙,光電轉換率大幅提高,可以實作全自動切割,作業精度更高,將顯著提升產品質素。企業每公斤產品生產成本下降30元,年產值增加數百萬元。
▲激光切割機正面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駛上「快車道」,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器材大量套用,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但一些器材將面臨批次退役問題。據測算,到「十四五」末,執行時長超過20年的老舊風電場規模將超過120萬千瓦;2030年起,光伏元件也將進入報廢密集期,30年累計待回收容量將達1780萬千瓦。做好能源裝備的退役置換,成為能源央企面臨的共同課題。
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新疆公司達阪城風電場,始建於1991年,裝機容量9.03萬千瓦,其中6.48萬千瓦機組已執行超30年,達到設計壽命,2.55萬千瓦機組已執行13年,器材主部件故障率高。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公司制定了達阪城老舊機組「上大壓小」(即上大發電機組,關停小發電機組)開發方案,等容替代9.03萬千瓦,增容技改13.12萬千瓦,配套建設35兆瓦/140兆瓦時儲能器材。專案建成後,年上網電量約為50814萬千瓦時,與同等發電量的火電專案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5.5萬噸、用水約61.4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2.28萬噸、二氧化硫約81.3噸、煙塵約16.26噸。
1992年,達阪城風電場首座110kV變電站雛形
2023年11月28日,新風機吊裝完成
城市交通運輸器材更新升級潛力大、市場廣。【行動方案】明確,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
增程式電動巴士大部份時間使用純電動模式行駛。自2021年底起,南光集團所屬南光澳巴分批次引進469台增程式電動巴士,為澳門新能源巴士更新註入強勁動力。全部新車投運後,澳巴營運車輛中環保能源車輛占比將由12%提升至95%,營運車輛碳排放總量顯著下降。同時,南光澳巴舊五洲龍柴油車輛也逐步結束服務,並透過修舊利廢,進一步發揮價值。
器材更新是工業領域提質增效、塑造有利競爭的重要手段,也是民生領域擴內需、穩增長、打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著力點。【行動方案】指出,加快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器材更新。
近日,位於長春市南關區的一處老舊小區經歷了一場科技革新。
在5G和物聯網技術引領的當下,中國移動吉林公司協同中移物聯為長春水務集團打造5G+智慧水務創新實踐,借助中國移動的網絡服務以及自主研發的高效能模組和芯片,為智能化管理註入強大動力。目前,已有15萬戶居民享受到這一技術革新帶來的便捷生活,計劃在三年內完成150萬戶水表智能化升級。
▲工作人員正在對老舊小區進行智能水表的安裝
民惠佳苑是上海市青浦區較早、較大的農民動遷安置基地之一。近年來,部份建築外墻開裂滲水漏水、部份區域毀綠占綠、居民休閑空間不夠等問題陸續出現,困擾著小區居民生活。
2023年,中國中鐵華鐵參建的民惠佳苑修繕專案啟動,主要包括消防修復、道路修復、建築外立面修復、停車位增設、公共區域設施更新及綠化景觀提升等。專案涉及房屋約460棟,受益居民3200多戶。如今,小區環境、基礎設施煥然一新,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大大提升了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上海香花橋街道民惠佳苑修繕專案
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推進,工業遺址更新煥發新生。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中國建築下屬中建裝飾參建的北京市首鋼老工業區(北區)更新專案位列「活力街區打造案例」之首,為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提供了「好經驗好做法好案例」。礦石原料倉「變身」冬奧組委辦公區,精煤車間「變身」訓練冰場,「老首鋼」變成了「奪金地」……從「火」到「冰」,從廠區園區到社區街區,這裏已經成為產業轉型新典範、城市治理新標桿。
▲首鋼園三高爐
「更新」的城市,將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突出高端綠色,帶動產業升級
根據【行動方案】,新一輪大規模器材更新突出數碼化、智能化、綠色化,將推動產業向高端、智能、綠色、安全方向升級。
當前,中央企業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智能制造裝備套用、數碼基礎設施建設,以器材更新提升帶動產業競爭力。
閥門制造作為中國傳統加工型行業,長期以來加工方式相對落後,以智慧創新助推行業升級迫在眉睫。
2021年,中核集團中核科技創新性引入FMS(柔性制造系統)技術,建成了國內首條具有8項專利的鍛鋼閥體智能加工專線。專線透過一組專用機床和自動化器材串聯,替代原來的立車、普車等老舊器材,並配套中控系統自動排產,完成4大類168個規格鍛鋼閥體的加工,完美適配了離散制造業「多品種、小批次」的特點。
▲鍛鋼閥體加工車間
在江蘇無錫,中交集團天航局生態清淤智能化一體平台船「太湖之星」正在實施新一輪太湖生態清淤梅梁湖區工程,每日可穩定清淤5000立方米,並同步在船上實作淤泥壓濾固化。
「太湖之星」是世界首創同類別工程船舶,代表著當前世界環保疏浚智能化最高水平,是該領域一次重要的器材更新。利用安裝的「智能大腦」——生態清淤智能管理平台,該船可用數碼化手段進行全過程線上監控,實作遠端操控監測甚至無人化自動作業。
▲生態清淤智能化一體平台船「太湖之星」
在中糧集團下屬鄭州中糧科研設計院,可以看到該院自主研發的數碼孿生生產控制系統。該系統可實作三維場景下的工藝器材即時監控與動畫展示,在糧食物流行業首次套用數碼孿生。
傳統生產控制系統,生產工藝以二維平面的形式表示,透過顏色等動畫標識器材狀態
數碼孿生生產控制系統,透過虛擬構建數碼化的建築和生產工藝模型,更加直觀展示建築物、工藝器材的空間位置和即時狀態
產業一方面要向高端智能升級,另一方面,則要向綠色低碳轉型。
近年來,中國石油長城鉆探鉆井一公司在遼河、長慶、川渝、煤層氣等市場全面鋪開推進綠色動能,采用網電代替柴油,為鉆機器材提供動力。據了解,僅長城鉆探鉆井一家企業,采用「以電代油」技術,每年就可減少碳排放超過5000噸。
▲長城鉆探在巴彥地區推廣套用「以電代油」
在中糧集團下屬中糧生物科技武漢公司,更換後的MVR蒸發器能夠實作二次蒸汽潛熱的充分利用,達到節能目的。該公司目前已更換20余台電機,在年生產6萬噸產品的情況下,約可以降低標準煤50余噸,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00余噸。
在大規模器材更新浪潮下,中央企業加快推動綠色化改造,加強綠色裝備推廣和器材能效管理,持續打造綠色生產力。
器材再造利用,發展迴圈經濟
做好廢舊裝備再制造、新型廢棄物迴圈利用,是發展迴圈經濟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中國資源迴圈利用產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行動方案】指出,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隨著珠三角地區供電負荷密度不斷走高,部份變壓器因區域重過載而拆舊換大,而小容量變壓器可滿足西部一些偏遠地區的用電需要。2023年,南方電網推動廣東電網公司、深圳供電局等單位將400余台閑置物資及退役資產調撥廣西、貴州、雲南電網公司等單位利用,助力庫存結構最佳化,促進資源盤活利用。
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七局集團市政建設公司一台「退休返聘」的盾構機正在進行工作。隨著工程機械的不斷更新換代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的廢舊工程機械產生。結合盾構施工需要,設計者們利用現有器材資源進行更新改造,先後對推進裏程近10公裏的3台小松盾構機進行了擴徑改造,使器材重新煥發生機,投入到蘇州地鐵6號線、S1線、8號線等3個專案施工生產中,節約成本達2000萬元。目前,3台盾構機已累計完成推進裏程13.7公裏,器材狀況良好。
▲中鐵十七局市政建設公司首台擴徑改造TM6760盾構機
中國華電北京水電有限公司原為「密雲水電廠」,1958年與密雲水庫工程同步建設,擔負著密雲水庫防汛泄洪、北京市保供調峰和向首都輸送飲用水的重要職責。2021年10月1日,密雲水庫水位達歷史新高,該公司在五個月內完成了退役24年的5號、6號機組改造復役工程。此項工程提升密雲水庫防汛泄洪能力76立方米/秒,增加清潔能源裝機3萬千瓦,有力提升了密雲水庫防汛泄洪能力。
▲5、6號機組改造工作現場
推動器材再造和資源再生利用,需一手抓實踐,一手抓管理。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是指對因功能性損壞或技術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舊汽車零部件進行專業化修復或升級改造,使其質素特性和安全環保效能不低於原型新品的過程。再制造開啟了產品的第二生命周期。
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起步晚,市場成熟度不高,質素管理體系建設不健全。有鑒於此,中汽中心下屬華誠認證透過深入調研,制定團體標準,支撐再制造企業建立和實施質素管理體系,開展再制造體系認證工作,助力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高質素發展。截至目前,該企業已在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相關的多個領域開展了再制造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保有量也逐年增加。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產生退役動力電池44.9萬噸。預計到2030年,中國每年將產生超過100萬噸的退役動力電池。【行動方案】指出,及時完善退役動力電池、再生材料等進口標準和政策。
2023年10月,由華誠認證支撐起草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固定式梯次利用電池】公告釋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認證制度第一階段的建設。2024年3月26日,華誠認證頒發了國內首張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證書,標誌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實施。
▲中國首張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證書
創新最佳化供給,開啟廣闊市場
大規模器材更新的巨大需求,將進一步撬動新的消費市場。
不久前,中國鐵建決定擴建盾構施工綜合服務基地,在已有100畝廠地的基礎上,再增加布局30畝,為承接更多新訂單做好準備。「一季度還沒結束時,簽約訂單已經排滿全年。」中鐵十一局武漢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昆峰說。
商機就來自器材更新。「對於企業來說,器材更新既可以買,也可以改。」張昆峰介紹,通常情況下,改造提升的成本遠遠低於購置新器材,以工程施工領域使用的盾構機為例,改造器材成本僅為新器材的20%—25%。
在湖北武漢,中國鐵建整合周邊區域盾構器材維修再制造、盾構施工、裝備研發等技術資源,建設了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盾構施工綜合服務基地,也就是盾構機維修「4S」店,年產能可達到60台。在這裏,已經退役或技術規格、能耗標準落後時代的舊機型、老機器,都可以透過技術改造提升,實作「煥新」。【行動方案】出台後,公司一邊擴建基地,一邊派出業務銷售人員對接市場,爭取將更多器材更新需求轉化為再制造訂單。
需求側潛能越大,就越需要推動供給側最佳化升級。
中央企業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大新型裝置器材研發推廣,加大新能源動力船舶等研發,加快產品最佳化升級,目前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已逐步走向市場,為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提供有效供給。
近年來,中國大型核電、水電、橋梁等國家重大專案建設對鋼筋加工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建研院瞄準國家重大專案建設需求,研發了鋼筋智能加工新技術、新裝備及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突破了一系列共性關鍵技術,為實作智能化裝備與關鍵工位機器人協同作業、行業數碼化轉型和裝備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全新動能。
▲中國建研院研發的箱梁環向筋智能化加工機器人
【行動方案】指出,加強電動、氫能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化能力建設;逐步擴大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生物柴油動力、綠色甲醇動力等新能源船舶套用範圍。
廣闊長江上,由中國三峽集團和湖北三峽旅遊集團合作研發建造的全球最大純電動遊輪——「長江三峽1」正往返穿梭於宜昌經典旅遊路線「兩壩一峽」間,帶遊客領略「高峽出平湖」的雄奇壯闊美景,和「水漲船高」的新奇過壩體驗。
▲全球最大純電動遊輪「長江三峽1」
清澈洱海中,由中國船舶七〇四所提供動力電池及推進系統的洱海新能源遊船「洱海明珠號」近日投入營運。該船整合設計了整套綠色動力方案,這是繼洱海首艘純電動遊船「風花雪月號」後,中國船舶助力洱海船舶動力升級的又一項成果。
▲「洱海明珠號」
洋山港畔,4月22日上午,由中國遠洋海運研發建造的全球首艘萬噸級江海直達純電動力貨櫃船「中遠海運綠水01」安全抵達,洋山港由此正式邁入江海聯運全程「零排放、零汙染、零噪音」的新時代,為航運業的低碳環保轉型樹立了新標桿。
作為一種清潔、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氫能的開發利用也在不斷提速。
2023年10月11日,由中國三峽集團、中國船舶等單位聯合打造的中國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示範船「三峽氫舟1」號正式首航;今年3月21日,中國中車自主研制的中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試跑;近日在漢宜高速潛江服務區,東風汽車的30輛49噸氫能重卡投入使用,以綠色能源賦能物流運輸……
▲中國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示範船「三峽氫舟1」號
「氫」舟已過萬重山。未來,隨著清潔能源產業化建設能力不斷提高,將會有更多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問世,投入到更廣闊的市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