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山東加快產業轉型提質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06-04財經
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以航空產業為重點,吸引一批相關企業在當地落地,初步形成航空維修、航空制造、飛行培訓、航空研學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格局。圖為在日照市東港區日照山太飛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標準機庫內,工作人員在維護飛機。新華社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 荊文娜
近日,山東省統計局釋出的今年前4個月全省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固定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好於全國,生產需求穩中有增,就業物價總體向好,高質素發展紮實推進,全省經濟執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這背後,是山東省布局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努力。
記者發現,在今年出台的兩批「促進經濟鞏固向好、加快綠色低碳高質素發展」政策清單中,山東省對全省傳統工業提質升級和器材以舊換新等工作都提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隨著政策效果的逐漸顯現,傳統產業展現出新的產業活力。從前4個月經濟數據來看,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6%,增速高於全部投資4.5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速1.8個百分點。推動規模以上紡織業、食品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1%、12.3%、9.9%。
制造業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是決定一個地區高質素發展走向的關鍵,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近年來,山東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透過重點招引、自主培育和產業升級等方式,在全省範圍內培育了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和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今年以來,山東繼續加快先進制造業培育力度,出台【科技創新引領標誌性產業鏈高質素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全省11條標誌性產業鏈創新發展所需、所急、所盼,明確了29個戰略領域作為下一步產業創新的主攻方向,著力培育產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
在新興產業方面。今年前4個月,山東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較上年全年提高1.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2.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20.9%,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
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核心,是決定發展質素的關鍵。在日前山東省新聞辦舉行的「牢記囑托走在前挑大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崔霞介紹,作為經濟大省和產業大省,近年來,為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山東省統籌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了規模優勢、體系優勢和部份領域的領先優勢。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山東省將實施新質生產力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強化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人才引育。崔霞介紹,下一步,山東省將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發展質效,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速突破、塑成優勢。
一是突出轉型提質,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最佳化鋼鐵、石化等重大生產力布局。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器材更新工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補強重點產業鏈薄弱環節,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到2025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30%左右,冶金、化工、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裝備等六大優勢產業產值突破10萬億元,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礎產業戰略基地。
二是突出創新賦能,打造產業增長新引擎。全面強化科技創新,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強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提升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碼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引領實體經濟轉型提質。聚焦新一代資訊科技、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擴容倍增行動,在現有32個集群基礎上,再培育10個左右省級集群。前瞻布局人形機器人、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集中做強15個省級集群,著力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階,力爭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50%左右。
三是突出融合互促,推進一二三產協同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強化科技與裝備支撐,加速推動農業現代化。鞏固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到2025年,建成一批穩產高產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性保障基地,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3萬億元。深入實施服務業補短提升十大行動,深化數碼賦能和技術滲透,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農業深度融合,力爭到2025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5萬億元左右,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超過1.5萬家。
四是突出超前布局,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雄商高鐵山東段、濟南機場二期等基礎設施「七網」專案建設,構建串聯全國的交通設施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力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提速五大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協同推進核電、海上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重點專案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左右,儲能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全面增強綠色能源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