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5%的增速來之不易,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麽幹?

2024-07-17財經

縱然內外部環境極具挑戰,中國經濟仍交出一份可圈可點的「期中卷」。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中國經濟半年報。5%的GDP同比增速,意味著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1%,出口增長6.9%,超出諸多外媒預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但另一方面,二季度GDP增速出現回落,也反映出當前經濟執行中的困難挑戰有所增多。

上半年的經濟表現釋放出什麽訊號?如何妥善應對當前經濟執行中的困難和挑戰?

2024年,觀察者網重磅推出季度性經濟觀察欄目——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邀請經濟界和金融界重量級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統計局釋出的季度經濟數據,解讀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回應當下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展望未來發展。

7月16日,2024年第二期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在上海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等嘉賓齊聚一堂,聚焦上半年經濟數據,共議改革與民生。

右起:連平、楊建文、李世默、吳曉求、陳文玲、管濤、王慧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創始人、風險投資人李世默致歡迎辭時提到,當前圍繞中國經濟出現了一種二元對立的現象:一方面,有很多人,包括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為中國經濟「感到著急」。但同時,全球很多國家,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非常恐懼」中國的經濟力量,「恐懼到要推出最厲害的貿易保護政策。」他由此投擲問題: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經濟的現狀?

觀察者網新聞中心副主編王慧主持會議。

觀察者網創始人、風險投資人李世默致歡迎詞 觀察者網

經濟執行穩中有進,外貿、高技術產業表現亮眼

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分季度看,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

「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執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成績來之不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7月15日答記者問時指出,上半年,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等帶來新挑戰,但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16日釋出【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5%,較今年4月份報告的預期上調0.4個百分點。

陳文玲表示,從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較快,不少增速都在10%以上,消費在復蘇回暖,包括旅遊、餐飲等領域的消費,已經超過2019年的水平。頭部企業的發展勢頭也很好,盡管面臨美國的制裁和圍堵,華為、大疆、比亞迪等民營企業都在尋求突破,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觀察者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7%,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0.1%和11.7%,高於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2和7.8個百分點。

「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科學隊伍、創新隊伍、工程師隊伍,整個人才隊伍,還有14億聰明勤奮勇敢的中國人民,這是我們的基本面,是中國沒有理由搞不好(經濟)的基本要素。從上半年比較好的經濟數據來看,我們這些基本要素是沒有變的。」陳文玲表示。

吳曉求指出,上半年中國經濟執行情況總體符合年初的預期,但也不能忽視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上的差異,如何彌補這種差異非常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 觀察者網

楊建文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穩定,外貿是亮點和強項,表現可謂「出人意料」。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7.4%。按美元計價,今年6月中國的貿易順差創下990億美元的新高(為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上半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4350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為5939億美元。

「增長超過預期」,這也是外媒報道中國上半年進出口數據時的普遍評價。

香港【南華早報】認為,今年上半年,出口一直是亮點,這將支持中國實作今年5%左右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法新社援引高盛經濟學家的觀點表示,「由於海外需求保持健康,中國產品極具競爭力,未來幾個月出口可能會保持強勁」。

居安思危,直面挑戰

楊建文指出,雖然外貿表現超出預期,但也需要居安思危,註意潛在的風險。

「從企業的層面估計,出於對中國和美歐的貿易摩擦,對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制裁或關稅(的擔憂),他們這根弦一直繃得很緊,因此把原先以後才有的出口(提前),抓緊時間趕‘末班車’。」

楊建文表示,這就會帶來一個後續的問題,「如果狼真的來了,(外貿表現)是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現逆轉的……對全年增長目標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影響。」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 觀察者網

陳文玲認為,盡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也要看到一些確實存在的問題。

「比如信心問題。」陳文玲說,一些企業可能因為政策調整,擔憂出現合成謬誤,看不清未來,下不了決心。她認為,要讓企業恢復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信心,恢復對在中國投資能夠獲得長期收益的預期。

陳文玲表示,中國目前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一方面,一些外資企業沒有完全扭轉對中國的印象,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政策的調整、環境在變好。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圍堵,以及美國盟友的跟進,都對外資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美關系走向何方?未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如何重構?一些國家的「去中國化」會產生什麽影響?陳文玲表示,外企可能會進行衡量和選擇,這會帶來一定時間的靜默期,這期間他們可能會擱置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我們講改革開放,我們要開啟大門,要創造最好的現代商務環境。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是我們的既定方針。我們推出144小時免簽政策,就是讓外國人過來,看到一個繁榮的中國、有希望的中國、穩定的中國。」

「外資能走就能回來。」陳文玲說。

還有哪些問題值得關註?

連平表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基本在國家總體目標的範圍內,但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4.7%低於市場預期,說明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存在的。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 觀察者網

他特別提到了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5391億元,同比增長3.9%,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連平表示,盡管制造業生產投資達到9.5%的不錯增速,但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當前的房地產市場。

他認為,如果房地產能夠企穩,出現一定程度的溫和回升,對於整個經濟的執行會產生比較積極的訊號。今年以來,有關房地產方面的政策性舉措出台了不少,從市場情況來看也出現了一些階段性好轉。但是,盡管存在需求,當前仍有不少人在觀望,這就需要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加以推動。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同樣對經濟影響深遠。管濤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穩匯率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外部,即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承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美聯儲緊縮超預期,美元走勢偏強,下半年不排除這個情況會延續。

他認為,美國大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杜林普有可能重返白宮,由於其喜歡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繼續過熱,從而讓美聯儲降息空間收窄,支持美元保持強勢。此外,杜林普喜歡制造貿易爭端,避險情緒也會推高美元。而對中國來說,另一個挑戰在於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和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都大幅提高,令管理跨境資本流動、調控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成本和難度都大大提高。

「但我們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也有一些有利條件。」管濤指出,首先,中國外匯市場比以前更有韌性,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更加習以為常。第二,中國民間對外負債大幅減少,貨幣錯配改善。第三,匯率雙向波動後,企業更多以人民幣計價,並利用外匯衍生品對沖風險。

管濤認為,討論人民幣匯率,更多要考慮未來中長期的走勢。「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構建開放的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比價,是內迴圈和外迴圈的一個重要的連線點。匯率問題能不能處理好,實際上關系到發展的可持續性。」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 觀察者網

如何保持中國經濟長期繁榮?

「中國經濟走到今天,我們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建設成正在邁向現代化的國家,這對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特別是在過去市場經濟的經驗非常缺乏的基礎上,這是人類社會偉大的奇跡。」吳曉求說。

他表示,對當前的中國經濟,我們既要看到成績,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正視問題絕不意味著否認過去的成就,而是為了解決問題,找到更好的方法,更好的道路和模式。」

在吳曉求看來,這些問題最集中地體現在人民的信心和預期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多次提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預期轉弱。

「預期轉弱實際上是人們的信心有一些問題,這主要源於他們的不安全感。」吳曉求認為,解決這些問題不能依賴短期的政策,而是需要完善的法治和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平台,這也是中國經濟保持長期持續繁榮發展的基石。

陳文玲提到,要搞好下半年、乃至未來長周期的經濟,必須要處理以下幾個關系,第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第二,是存量和增量的關系,要重在換賽道、創增量,而不是過度放大存量問題,以至於在解決存量問題時失去對未來的信心,失去創造增量的動力。

第三是長遠和當前的關系,既要著眼於長周期的穩定和制度設計,也要立足於解決當前的問題,比如說財政問題。第四是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問題,也就是「雙迴圈」的問題,既要讓國內大迴圈暢通無阻,更要讓國際大迴圈暢通無阻。不能只立足國內,忽視國際,以至於放棄了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第五是治標和治本的關系,要立足於治本,著眼於治標。

「我們在改革中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把大政方針轉化為可操作的、看得見的、馬上就能見效的重大政策措施。」陳文玲說。

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王愷雯

流程編輯:u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