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為何瑞士銀行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它的金庫又在哪裏呢?

2024-02-09財經

1930年,德國納粹黨上台執政後,加緊了對猶太人的迫害,當時的 猶太人紛紛將資金放到瑞士銀行 ,導致德國資產大量流失。

【瑞士銀行簡稱UBS】

長期以來,瑞士銀行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即使是在戰爭時期仍舊「屹立不倒」,迄今為止瑞士銀行的存款已經占到了全球總儲蓄的三分之一。

為何瑞士銀行如此安全?看看它的金庫在哪裏,你就知道為何富人們都願意將錢放在這裏!

瑞士銀行為何備受青睞

瑞士銀行之所以會被認為 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它擁有悠久的歷史。

在歐洲中世紀,由於長期的戰亂以及革命的影響,很多富人不再信任當地銀行,轉而將資金轉向瑞士。

為什麽要選擇這個國家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來說,瑞士的政治生態相對要穩定許多,政權更叠並不頻繁。

並且瑞士在中世紀還小有名氣,曾和法國一起 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

為數不多的動蕩時期是在1798年,拿破侖侵略瑞士,並建立了共和國,但很快就被法國軍隊驅逐,瑞士恢復了和平。

1862年,瑞士銀行誕生在擁有發展金融業務的「肥沃土壤」當中,又恰逢「天時」。

在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士一直保持中立態度,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來說,該國受到的戰爭影響沒那麽大。

這兩次世界大戰加劇了世界的動蕩,越來越多的富人更願意將自己的財富 儲存到穩定的國家

瑞士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嗅到了金融方面的商機,這也是該國長期的主營業務之一。

後來進入到美蘇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的針鋒相對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未來不看好,這無疑是在客觀上促進了瑞士銀行業務的發展。

從冷戰時期開始,瑞士銀行其實就有了很大的名氣。

在1997年的時候,瑞士銀行和當時本土的另一個瑞士「大銀行 」強強聯合」 ,進一步增加了瑞士銀行的威信力。

當時的瑞士銀行擁有資產額度高達1萬億瑞士法郎,在全球有357家銀行分公司,在世界上各大主要金融城市當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1000幣值的瑞士法郎】

對於這樣一家擁有悠久歷史和超大規模的銀行,大家怎會不對其青睞有加呢?

金庫很安全

再者,瑞士銀行的 安全系數也很高 ,尤其是銀行的金庫,堪稱犯罪者的地獄,財富者的天堂。

據悉,瑞士銀行的金庫就在經過特殊打造的防空洞當中,甚至可以抵禦核武器的威脅。

上世紀美蘇冷戰時期,隨著蘇聯的東擴,北約組織針鋒相對,雙方劍拔弩張,給人一種隨時都要打核戰爭的感覺。

瑞士的位置比較尷尬,接近兩個陣營的「交界線」位置。

【位置尷尬】

為了防止蘇聯的突然襲擊,瑞士在冷戰時期 修了大量的防空洞 ,尤其是很多防空洞具備防禦核彈的能力。

在蘇聯解體之後,來自華約的威脅結束,不少防空洞便被遺棄,這個時候瑞士銀行找到了商機。

他們先是花費重金,從政府手中購買了幾個防空洞,然後著手將其打造為存放財富的金庫,並對外宣傳。

爭取到了不少富人的信任 ,大家更加願意將自己的財富放在瑞士銀行,也帶動了更多人來此儲蓄。

除此之外,瑞士銀行的金庫在安全工作上做的也很好,其管理者設立了多個金庫以分攤風險。

想要進入任何一個金庫,必須經過層層檢查,出金庫的時候也需要經過嚴格檢查,防止私內建出。

再加上金庫在物理性質上的安全效能夠得到保障,一般情況下不會被犯罪分子惦記。

保密性很好

最後,瑞士銀行所實施的 嚴格保密制度 也備受富人們的肯定。

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之嚴格,和這個銀行的名氣一樣,聞名世界。

在早期的時候,瑞士針對於銀行工作人員對於客戶資訊的保密僅限於民事階段,後來瑞士專門頒布了針對銀行的保密法。

如何能夠保證員工不會私下泄露個人資訊呢?其實很簡單,一般來說瑞士銀行會和部份員工 簽訂終身合約 ,以便自己能夠管理。

所以,在瑞士銀行工作,有的人相當於拿了鐵飯碗。

不過,瑞士銀行有時也面臨著裁員的情況,即使是員工離職之後保密協定依舊生效,其懲治力度非常嚴格,完全可以將員工告的傾家蕩產。

並且針對於擁有一定財富基礎的客戶,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此類人員在入職之前都是經過了多方面的審查,比中國的政審還嚴格。

由於瑞士銀行的保密性太過嚴格,這也使得周邊國家往往會認為,這是 本國富人逃稅的天堂

比如說在2019年的時候,瑞士銀行因「非法招攬客戶」與「洗白稅務欺詐行為」這兩項指控,被巴黎輕罪法庭判處37億歐元的罰款。

事實上,在瑞士銀行成立以來的歷史上,類似這樣的指控和經濟糾紛真不少。

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我們很難去了解,不過這麽多的富人原因將錢存在瑞士銀行,除了安全和保密性好之外,可能還會有一些「灰色」的因素。

近些年來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瑞士銀行的情況並不樂觀, 接連的裁員搞得人心惶惶

參考資料:

【1】UBS官網:【我們是誰? 我們做什麽?】

【2】辛喬利.避稅天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