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深圳現「日光碟」!332套房3個半小時售罄

2024-10-14財經

據證券時報14日報道,10月13日,位於深圳龍華區的深業上城學府開盤,超744批客戶「搶」332套房。記者從樂有家研究中心獲悉,該專案經過3個多小時的選房後告罄。

據了解,該專案銷售均價7.6萬元/平方米,於當日下午3點開盤, 經3個半小時售罄,本批房源銷售總金額約26億元。

據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10月13日晚間披露的資訊,今年深圳登記比超1:1的專案僅有7個, 但開盤當天「日光」的,此前僅有海德園專案;龍華深業上城學府是今年深圳的第二個「日光碟」。

除此以外,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鴻榮源珈譽玖璽也於10月13日開盤,主推大戶型,推出160余套,備案均價為6.2萬元/平方米,截至當日18時去化率達到八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此次銷售情況較好的兩個樓盤,均位於深圳放開住宅限購的區域,或有效吸納了政策釋放的購買力。

此前9月29日,深圳最佳化樓市政策,推出包括最佳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取消商品住房和商務公寓轉讓限制、最佳化商品住房和商務公寓價格備案流程、調整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最佳化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等舉措。

以最佳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為例,在深圳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購買住房,非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無需提供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據證券日報報道,「新政落地刺激深圳本地客戶入市意願,同時吸引外地客戶,新增外地客戶群成為近期買房的生力軍。尤其是非核心區域的剛需住宅,受惠於限購政策放松,本地客戶、外地客戶甚至外國客戶,都被吸引過來,成交量急速反彈。」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總經理鄭叔倫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自從「9·29」樓市新政以來,深圳樓市活躍度有了較大振幅提升。

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測顯示,新房市場熱度及客戶關註度持續,多個新房首訪客戶占比持續走高,部份熱點專案首訪客戶占比達到50%。與此同時,不少新房專案都開始回收折扣,一般都是1~2個點折扣。

除了新房市場,深圳二手房市場熱度也有所提升。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10月6日,深圳寶安區一位房產中介向記者表示:「過去我們門店一般一個月成交30多套房子,而過去7天(9月29日至10月5日)我們就成交了30多套,相當於過去一個月的量。」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由於深圳二手房市場不再限售,近期二手房源掛牌量迎來顯著增長。

據貝殼數據,新政釋出次日(9月30日),深圳二手房新增掛牌量超過2900套;國慶假期首日(10月1日),深圳二手房新增掛牌量也有880套,此後每天的掛牌量則在600套上下。尤其是「網紅盤」華潤城潤璽,新政後5日內在中介平台的掛牌量就超過40套。

另據中原地產研究院數據,新政後(9月30日至10月3日),深圳二手掛牌房源新增10%,其中漲價房源占比4.5%,降價房源占比4.7%。

記者註意到,新政後深圳樓市出現的回暖跡象,也加劇了二手房業主與潛在買家之間的博弈:部份二手房業主在市場好轉後不願折價賣房,有些業主已開始提價;一些原本考慮購買二手房的潛在買家,則將目光投向了新房市場。

龍華北站附近的一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在近期成交的客戶中,就有不少是之前來看過房的。有些客戶原本就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猶豫,而新政出台後因為與原來賣房業主的議價空間減弱,便堅定了買新房的決心。」

另一位房產中介告訴記者:「我之前接待的一個客戶,原本打算買南山諾德假日花園66平方米二手房,最初業主掛牌價是500萬元,買家出價470萬元。按照以前的市場行情大概率能敲定下來,但新政出台後業主決定不賣了,現在該小區同面積房子最低售價已經提高到520萬元了,這也讓一些買家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新房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出台後,深圳不少成交火熱的樓盤行銷中心,已成為不少房產中介蹲點獲客的重要渠道之一。

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10月9日釋出數據顯示,根據公開在售二手房源量統計,2024年10月8日,全市共有66,410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較上周增加2,009套。其中龍崗較上周增加544套,有效在售17,573套,南山較上周增加452套,有效在售11,538套,寶安較上周增加346套,有效在售11,833套。

經深房中協統計,2024年第40周全市二手房(含自助)錄得309套,因系統錄得量數據存在一定滯後性,同時疊加國慶假期,致使錄得量數據出現明顯下滑。但透過對行業頭部機構(非全部)數據監測,國慶期間二手房成交量達1,314套,日均值較2023年國慶假期增長339%,反映出在「929」樓市政策下深圳二手房市場呈現積極的變化,預計下周錄得量數據會有所體現。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證券日報、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