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這種藥3個月狂掃超400億:競爭激烈,選擇降價

2024-05-07財經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近日,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支柱產品司美格魯肽賣出超400億。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諾和諾德在減肥賽道上仍然面臨激烈競爭。

三個月賣出超400億

諾和諾德公布的業績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總營收653.49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680億元),營業利潤318.46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332億元),兩項數據雙雙錄得增長。

截圖自諾和諾德業績數據

作為司美格魯肽註射液的原研企業,諾和諾德旗下共有3款司美格魯肽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分別為Ozempic(註射用降糖藥)、Wegovy(註射用減重藥)和Rybelsus(口服降糖藥),這款支柱產品的銷售數據也是外界最為關註的。

2024年第一季度,諾和諾德上述三款適應癥及劑型不同的司美格魯肽產品均保持了兩位數及以上的增速,三者合計實作約422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439億元)收入,占總營收的65%左右。

截圖自諾和諾德業績數據

具體來看,Wegovy增速最高,達到106%,實作93.77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98億元)銷售額;Ozempic銷售額以42%的增速攀升至278.10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290億元);Rybelsus實作50.13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52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5%。

「減肥針」強勢進軍國內市場?

獲批上市時間未知

司美格魯肽一度被追捧為「減肥神藥」,甚至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在社交媒體提到使用該藥用於減重。

但此前在中國,司美格魯肽針劑和口服藥僅獲批用於糖尿病適應癥。其中,司美格魯肽針劑在2021年4月在中國獲批上市,此後進入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口服司美格魯肽於今年1月獲批,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口服GLP-1藥物。

今年早些時候,有訊息稱,諾和諾德預計「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今年將在中國獲批上市。隨後,諾和諾德中國方面向媒體確認,「期待今年能夠獲批,盡快惠及中國肥胖癥患者」。

有訊息人士亦向中新健康證實相關資訊,不過對於上市時間表暫未有明確資訊可對外透露。

另一方面,由於此前該藥在國內並未獲批作為減肥藥使用,一些消費者透過電商平台等渠道自行購買註射液使用,帶來較大風險。對於司美格魯肽的濫用,此前不少業內專家也持質疑態度。有專家稱,盲目使用司美格魯肽甚至自行增加劑量都是有風險的。

「目前獲批的任何減肥藥的使用,都是在健康飲食加運動的基礎上,另外減肥藥物的使用也有嚴格的限制,適用的患者應該是符合超重或者肥胖標準的。」有業內專家對中新健康透露。

巨頭跑步入場

減肥賽道「很擠」

早前有分析師估計,全球減肥市場的規模將高達1000億美元。對於醫藥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塊誘人的巨大蛋糕,想分一杯羹的也絕不止諾和諾德一家。

與諾和諾德並列被稱為「GLP-1雙雄」的禮來也在推動GLP-1減肥藥替爾泊肽(Tirzepatide)在中國的上市。2022年5月,Tirzepatide的糖尿病適應癥在美國批準上市,2022年該藥為禮來貢獻了4.83億美元的收入。Tirzepatide減重適應癥2023年11月8日在美國獲批用於減重後,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收入1.76億美元。

此外,瑞士醫藥巨頭羅氏去年底也宣布,同意以27億美元的先期價格收購未上市的美國減肥藥開發商Carmot Therapeutics。這意味著其透過收購「快車道」進入減肥藥市場,挑戰諾和諾德和禮來。

就在幾天前,安進也放出訊息,行政總裁Robert Bradway當地時間5月2日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MariTide藥物的差異化療效令其充滿信心,其將解決減肥藥市場中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當天,諾和諾德美股股價下跌4.02%,禮來美股股價跌超2%。

值得註意的是,Wegovy的專利將於2026年在中國到期,諾和諾德還將面臨國內仿制藥以及一眾創新減肥藥競品。

今年4月,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魯肽註射液生物類似藥(JY29-2)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另外,麗珠集團、翰宇藥業等多家藥企此前公告稱,公司的司美格魯肽註射液獲批開展體重管理相關適應癥的臨床試驗。

另一邊,迫於競爭壓力,諾和諾德選擇了降價策略。當地時間5月2日,諾和諾德召開了財報電話會議,該公司財務長Karsten Munk Knudsen表示,由於銷量巨大加上競爭激烈,諾和諾德計劃下調其減肥藥Wegovy在美國的售價。

競爭也在倒逼企業加速研發。今年3月,諾和諾德又公布了其新型實驗性減肥藥物Amycretin的早期試驗數據。4月,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示,諾和諾德1類新藥Amycretin片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藥品類別為治療用生物制品。

這場瓜分巨大市場的競爭正在「白熱化」。

記者:張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