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天河區制定【公園城區·綠美天河專項規劃】。4月26日,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公園城區·綠美天河專項規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天河區將從生態新高地、綠色新引擎、活力新門戶、機制新標桿四個方面全面推進綠美生態建設,聚焦「一園一中心」(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兩大「國字號」工程,打造「國植綠核、三山翠環、龍溪碧帶、公園綠網」四大板塊生態服務產品。
具備生態本底優勢,「公園城區」初具規模
會上,天河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總規劃師張苒介紹了【公園城區·綠美天河專項規劃】的相關情況。
從區域看,天河是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重要支點。天河是廣州「三脈」(城脈、文脈、商脈)、「三軸」(老中軸、新中軸、活力創新軸)、「三核」(歷史文化核、現代活力核、未來發展核)的樞紐點,處於連結新、老廣州與未來廣州的中樞;天河南臨珠江,北靠九連山脈,自然稟賦的「一江三山五水」布局(南臨珠江、北火龍鳳三山、沙河獵德棠下車陂深湧五水貫穿),與傳統廣州「雲山珠水」格局呼應;天河集聚了商務總部、高新園區、大院大所等獨特的生態產業勢能,具備由高GDP土地效益轉向高GEP生態價值的潛力。
從格局看,天河「北山-中城-南水」,生態發展要素集聚。天河地勢北高南低,形成低山丘陵、台地、沖積平原三級地形,北部火龍鳳三座山環繞融入城市,南面珠江透過沙河湧、獵德湧、棠下湧、車陂湧、深湧等向北延伸進入珠江新城、金融城等城市中心區,尤其是車陂湧貫穿天河南北,山水城交織相融。
從資源看,天河作為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城區,擁有城央生態公園群,是獨特的城園融合創新示範區。天河的林地、綠地等綠美資源規模約49.3平方公裏、占全區面積的36%。全區41條河湧水系密布,建各類公園92個、綠道150公裏,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9平方米,「公園城區」初具規模。
從四個方面全面推進綠美生態建設
天河將從生態新高地、綠色新引擎、活力新門戶、機制新標桿四個方面擔當綠美生態建設的領頭羊和火車頭。
生態新高地——依托自然稟賦的山水資源和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兩大「國字號」品牌,打造灣區生物多樣性樣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視窗。
綠色新引擎——科創研發力量雄厚,區內現有多家高新生物技術企業、高等院所、重點實驗室等,以研促產,發揮綠色新產業帶動功能,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區域高質素發展。
活力新門戶——作為人口構成最青春最活力的中心區,積極響應多元人群活動需求,營造豐富多彩的綠美場景,建設世界級城市精品綠化工程,最佳化人居環境,打造灣區活力新門戶。
機制新標桿——探索全省高密度城區綠美發展新路徑,打造生態保護、綠色治理與城市建設多元聯動的新標桿。
規劃願景方面,將以打造「公園城區·綠美天河」為主題,構建「城園融合」的綠美天河新格局,以服務人本需求為導向,綠色資源普惠共享,持續提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價值,打造「共建共治」的綠美新樣板。
聚焦「國字號」工程,打造四大板塊生態服務產品
如何推進綠美天河建設?據悉,天河將聚焦「一園一中心」(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兩大「國字號」工程,凸顯天河特色,以公益的內容、公園的標準,打造「國植綠核、三山翠環、龍溪碧帶、公園綠網」四大板塊生態服務產品。
國植綠核指全力服務保障「一園一中心」建設,從「本園-環園-城園」三個維度,打造華南國家植物園-火爐山城園融合示範區,提升區域功能品質。
三山翠環指整合提升火爐山、鳳凰山、龍眼洞森林公園等生態資源,高標準建設40公裏森林步道,打造三山串聯貫通的城央生態健康環,提升森林的可達性和觀賞性。
龍溪碧帶指以車陂湧(古稱龍溪)為脈,系統推進水環境治理和碧道建設,挖掘利用車陂湧、龍舟賽事等歷史文化資源,把水脈和文脈串聯起來,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廣州故事、天河故事。
公園綠網指持續完善「生態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四級公園體系,提升重點道路、軌域交通沿線及重要門戶綠化品質和建築風貌,讓更多市民群眾享受到「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環境。
為綠美天河專案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通氣會上,天河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副局長鄭鵬介紹,目前天河區「公園城區」已初具規模,全區現有公園107個,總面積約2000公頃。建成綠道152公裏,沿臨江大道、天河智慧城形成了完備綠道網絡。實作綠化覆蓋面積達4294.0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4%,綠地面積2880.52公頃,建成區綠地率28.16%,公園綠地面積2589.3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03平方米。目前,天河區第二批14 個口袋(及社區)公園建設工程已完成9個,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全運會賽事籌備,對全運會場所周邊區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及市政設施功能完善,對高快速路及軌域沿線進行綠化品質提升,對廣深鐵路及廣園快速路沿線開展綠化及建築立面提升,保障綠美天河專案有序推進。」他說。
天河區水務局副局長黎明表示,近年來,天河區全力推動水務高質素發展,全區雨汙分流公共管網體系已基本建成,累計建成市區兩級碧道58公裏,40條河湧持續實作不黑不臭、「長制久清」,2023年水質改善振幅排名全市第一,水環境、水生態質素逐年改善。
今年,區水務局將以車陂湧為示範,圍繞「安瀾、生態、宜居、智慧、文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堅持水岸聯動、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開展幸福河湖示範建設,因地制宜打造綠美碧帶。明年起將在車陂湧幸福河湖建立經驗基礎上,對照省、市建立標準,開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力爭2027年前完成建立。
「未來的‘火龍鳳’三山翠環的規劃實施,將是天河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森林資源綜合效益提高的重要舉措。」華南國家植物園園藝中心主任王瑛表示,作為天河的核心綠地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區域,華南國家植物園將推動建設華南種質資源庫、植物多樣性與特色經濟作物科研平台、華南植物資源研發中心、自然教育與生態文明示範基地、高水平專類園五大重點專案。
「我們將在中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減緩氣候變遷、可持續發展中開展創新研究並行揮重要引領作用,同時透過實作綠核融城的目標,讓國家植物園的優良生態資源惠及更多人。」她說。
文、圖|記者 符暢(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