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高樓未來就是混凝土垃圾,炸也炸不掉?從歐美高樓年限看中國隱患

2024-07-22財經

在現代城市中,高樓大廈林立,是繁榮與發展的象征。當我們仰望這些巍峨的建築是否曾想過它們逐漸老化的未來?

歐美的現代化城市建設比中國要早,如今已經吃夠了高樓的苦頭。許多高樓拆也不是、修也不是,逐漸淪為了租金便宜的「貧民窟」,面臨著重大的安全危機。

那麽我們國家呢?今日越繁華的高樓區,是否有一天同樣會是貧民窟的代名詞?

高層樓房等於「貧民窟」?

為什麽高層樓房建設的比獨棟多?那是因為相對而言, 樓層利用了每一寸珍貴的土地資源。

畢竟一塊地的範圍就這麽大,想要容納更多人只能往上建了。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垂直發展為城市的高效執行提供了更多空間。

說到這裏人們可能並不是很理解,為何高樓會變成「貧民窟」。高樓在建成之初,總是充滿了光輝和吸重力。

人們蜂擁而至,追求現代化生活,享受高層建築帶來的便利和景觀。時間久了,這些高樓可能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北京從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間,老城區的居民平均年收入從8萬元減少到6萬元,而新興區域的居民平均年收入卻從7萬元飆升到12萬元。

繁華落盡, 舊城區的經濟活力不再,原本的中產階級搬離,高昂的物業費這時候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高樓所在的區域如果經濟活力不再,居民的收入也會隨之下降,支付不起高昂的物業費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原本入住的中產階級會搬遷到更好的居住區,留下的則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居民。這種人口構成的變化,進一步影響了高樓的維護和管理。

還有就是有些高樓在規劃之初就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結果入住率一直不高。

開發商為了收回成本,只能降低租金吸引租客。這樣一來,高樓很可能變成了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地。曾經夢想中的摩天大樓,如今卻變成了租金低廉的「蝸居」。

樓房的使用年限是個大問題

更讓人頭疼的是高樓是有使用年限的。建築材料的選擇、施工質素的好壞、日常維護的細致程度,無一不影響著樓層的壽命。 一般來說,高樓的設計壽命通常在50到70年之間。

這只是理論往往在實際使用中,因各種難以預料的原因,會早早地顯露出老化的跡象。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不單是外觀上的變化,還很可能會出現外立面材料出現裂縫、脫落等問題,甚至會增加倒塌的風險。

當高樓達到其使用年限或出現嚴重老化問題時,拆除重建似乎是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可是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這可不是說拆就拆的事, 拆除一座高樓需要投入巨額資金 ,從高昂的拆除費用到令人咋舌的重建成本,這對許多開發商和業主來說簡直就是來要命的節奏。

拆除過程中也會出現 刺耳的噪音、四散的灰塵 ,這些都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巨大的幹擾,甚至引發居民的強烈不滿。

而最關鍵的是, 整個拆除重建過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這一切都會影響業主和我們的日常生活。

相比之下, 修繕 高樓似乎是一種更為經濟和環保的選擇。透過定期的維護和修繕,既可以延長高樓的使用壽命,還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看起來真是兩全其美!

先別急,修繕之路也不是輕輕松松。老化的高樓結構可能已經暗藏無數隱患,修繕的難度和成本之高,也同樣足以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而且進行高樓修繕可不是一般的工程,所需的專業技術和器材,對於許多物業管理公司來說,更是一個問題。

歐洲許多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高樓建設需要考慮對歷史建築和城市景觀的保護。

例如,巴黎嚴格限制高樓的高度,以維護其獨特的城市風貌。還有很多人認為高樓大廈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傳統的社區結構和人際關系,樓房時間長了可能會有建築坍塌危害。

經驗可以借鑒嗎?

這就讓歐美國家在高樓的維護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英國為例,他們的做法堪稱典範。

英國的建築法規定, 高樓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進行定期的結構檢測和維護 ,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

更為嚴格的是,一旦發現問題,必須立即采取修繕措施,確保建築的安全和穩定。

這還沒完,英國透過法律明確規定,建築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對建築的安全和維護負有全責。

這意味著,每一位與建築相關的責任人為了自己的前途都必須全力以赴,以確保居民的安全和建築的長期使用。

不過國情不同,根據統計, 截至2023年,中國擁有超過6億棟高樓,分布在全國各地。

這意味著,每一座高樓都需要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工作量非常巨大令人咂舌。

再來看中國的城市化行程只用了近60年的時間。而英國用了120年,這就導致了許多高樓在建設初期可能沒考慮到長期維護的問題,結果給後期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還有就是中國的氣候條件多樣,各地的建築物老化速度和維護需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南方的高溫高濕環境可能會加速建築材料的老化,而北方的寒冷氣候則可能對建築結構產生更大的壓力。這就像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拉鋸戰,高樓維護人員需要面對各種更為復雜的情況。

高層樓房真等於「貧民窟」?

歐美國家人少樓層低,相對來說更好維護,在這一點上我們和歐美國家比不了。但是比科技的話我們是比他們強的。

可以運用無人機檢查對高樓進行全面的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建立智能傳感大模型即時監測建築的結構,無論風吹還是日曬都會有第一手數據。

高樓代表的不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是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質素的晴雨表。更是現代文明的縮影。

透過借鑒歐美的經驗,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是可以找到一條獨特的道路,確保這些高樓在使用年限到來時,不會影響到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繼續代表著城市的繁榮和我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