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害群之馬」「僵屍空殼」加速出清,多元化退市重塑A股生態

2024-05-12財經

A股出清劣質上市公司的速度正在加快。5月9日晚間,*ST世茂、*ST美尚、*ST保力相繼釋出公告,提示投資者公司股票可能面臨終止上市風險。據新華財經記者統計,今年A股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4月12日以來,已有45家A股上市公司釋出終止上市風險提示公告。

4月12日,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釋出,進一步強調「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同日證監會釋出【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隨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訂退市規則,進一步嚴格退市標準。業內人士認為,修訂後的退市新規標準更嚴、維度更廣,覆蓋面和出清力度進一步加大,有助於加速推動A股推陳出新,增強證券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高質素發展。

財務類退市指標收緊

隨著上市公司2023年度財報披露收官,一批財務類退市公司浮出水面,*ST左江、*ST中期、*ST同達、*ST越博、*ST太安、*ST園城、*ST三盛、*ST商城、*ST碳元等9家滬深A股上市公司因觸發財務類退市情形而被交易所下發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其中,*ST左江釋出提示性公告稱,因2022年度經審計的扣除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自2023年5月4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4年4月29日公布的2023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虧損約2億元,營業收入約5300萬元,同時2023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財務類強制退市主要包括「凈利潤+營業收入」「期末凈資產」「審計意見類別」等情形。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前,滬深主機板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改革後,財務類退市指標進一步收緊,主機板公司營業收入的最低標準由1億元提升到3億元,同時利潤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由凈利潤為負值變更為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均將踩到財務類退市指標的紅線。新標準的執行設定了過渡期,以2024年度為第一個適用的會計年度。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向記者表示,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進一步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與建設高質素上市公司和高質素資本市場的目標相一致。對於上市公司來講,財務指標最能反映其經營質素,良好的經營業績是為投資者提供回報的重要基礎,收緊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有助於倒逼上市公司從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角度出發做好主營業務。

國金證券分析師楊佳妮認為,新規涉及的上市公司影響範圍明顯擴大,財務類退市指標中,披露2023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不滿足修訂後營收和凈利潤指標的累計有10家,其中,滬深主機板8家,科創板1家,北交所1家。而若以現行標準計算,不滿足的僅有3家,說明修訂後的財務類指標大大提高了因營業收入退市企業的數量。

「一元退市」成主流退市渠道

5月9日,ST中南股票停牌。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5月8日,ST中南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而終止上市。根據深交所上市規則9.2.15條,上市公司股票被強制退市後,進入退市整理期,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而終止上市的除外。這意味著ST中南已釘選退市。

此前為了應對面值退市風險,2月7日ST中南推出了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自願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增持金額為500萬-1000萬。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截至5月8日,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限已過半,增持金額合計約為484萬元,尚未達到計劃目標。

今年以來,像ST中南一樣因股票面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一元而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面值退市」已經成為當前主要退市渠道。數據顯示,今年已退市的9家上市公司中有包括ST星源、ST貴人、ST鴻達、*ST愛迪、*ST泛海、*ST柏龍和*ST華儀等7家是由於面值退市。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低價股背後往往存在長期業績不佳、持續經營能力薄弱、公司治理混亂以及財務造假等多重問題。以ST高升為例,5月9日ST高升釋出風險提示公告,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盤價自新規頒布後首次低於1元,存在可能因股價低於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記者發現,除了股價低於1元,ST高升還合並2023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違規擔保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多重風險。

「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取向。股票價格是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體現,低價股一般存在經營業績不佳、公司治理混亂等現象,投資者用腳投票,將其出清,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也會遏制‘炒小炒差’的不良市場氛圍,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素。」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鄯穎說。

規範類退市情形擴容

在新「國九條」推動下,A股退市力度不斷加大,「應退進退」常態化加速形成,交易類、財務類、重大違法類等多元化退市格局凸顯。在面值退市的壓力下,「五一」假期結束後,ST板塊持續上演跌停潮。受此影響低價股數量快速擴容,截至5月9日收盤,A股共有16只股票價格在1元以下,133只股票價格低於2元,數量相比一個月前增長超過一半。

記者發現,低價股中不乏多家地產股的身影。ST迪馬、ST中南、*ST世茂等多家房地產開發商因股價低於1元觸及退市風險。華夏幸福、*ST金科、華遠地產、香江控股、榮盛發展、津投城開、北辰實業、*ST新聯、綠地控股、陽光股份等地產股5月9日的股票收盤價已是2元以下,也面臨較大的穩定股價、改善經營狀況避免退市的壓力。

一些股價較低觸及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正嘗試采取措施改善現狀。以ST迪馬為例,5月6日,因股價低於1元/股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ST迪馬董秘辦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想辦法進行補救。首先是要穩定好經營,這是最基礎的對投資者負責,另外也涉及到控股股東的債務重組,近期也有相應進展,還有一些其他的措施達到披露條件時會進行披露。5月10日收盤,ST迪馬股價0.86元/股。正源股份回復記者稱,如果有回購措施會進行披露,這屬於重大事項。5月10日收盤,正源股份股價0.94元/股。

2024年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還新增內控非標審計意見退市指標,即連續兩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為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或未按照規定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第三年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為非無保留意見的,對公司股票予以終止上市。此前主機板及創業板上市公司內控非標審計意見僅會導致其他風險警示(ST),此次升級為退市風險警示並會導致最終退市。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釋出的2023年年報審計情況快報(第七期)顯示,截至4月29日,55家事務所共為334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其中,滬市主機板1459家,深市主機板1303家,創業板98家,科創板474家,北交所10家。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別看,333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其中39家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13家被出具了否定意見審計報告,1家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華泰證券策略研究分析師王以認為,此次退市新規新增了包括內控非標審計意見退市情形在內的三種規範類退市情形,將典型的公司治理亂象納入規範類考核,督促公司規範內部治理,保障投資者及時、準確獲取上市公司有效資訊。

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