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幾年不聯系的熟人給我打招呼,目的也很明確,希望我可以提供幾個程式碼讓他們節後入市賺點小錢。
今晚有個老朋友給我發了一張截圖,任澤平一場直播,就賣了531*3000=1593000會員,兩小時收入150萬。他很希望我可以加入他的團隊,一起實作財務自由。
說句不謙虛的話,我覺得我的投資能力應該比任澤平高。因為我沒有讓別人財務自由的能力,我相信任澤平也沒有,那麽兩個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人去分一個高低,誰高誰低就沒意義了。
最近我也在思考,節後開盤後,我加倉不加倉?如果加倉,加倉哪些品種?我想作為一個投資15年的老股民,浸淫市場多年,我還是有些有價值的建議給到大家作參考。這些建議,絕對不構成投資交易建議,不然請付我咨詢費150萬,且我對我說過的話不負責任。
第一個選擇就是港股的優秀標的,中國鐵塔,是通訊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典型的壟斷企業,當前的股息率5%。
香港交易所,不用多說了。拼多多、阿裏巴巴、京東、百度等,我覺得還是可以長期持有的,可以直接買入指數基金,也可以把資金分成合適份數去持有這些公司。
第二個、在香港上市的央企,股息率較高,護城河深厚,吃到國企改革和市值管理的紅利,典型的是央企紅利ETF,可以去持有指數基金,也可以去它的成分股裏面淘金。
第三個、可轉債。
可以考慮可轉債ETF,或者去尋找一些合適的標的,分散持有,比如價格小於100、資產負債率低於60%、可轉債規模小於10億。
我有100萬的話,我可以找到50只這樣的可轉債,每個買兩萬,不在乎一地一城得失,只要有牛市,可轉債一定不會缺席,而可轉債的漲幅較低。
第四個、到B股金塊。
以上四個方面是我認為當前具有投資研究價值的方向,細節就不說了,歡迎大家補充交流。如果想讓我直接給出深度投資建議的,本人收費1萬一次,聊一小時,且不對收的話負責。
我這篇文章最想說的是,請大家註意風險。我還是堅持我之前的觀點:市場會分化,但是行情還在;市場行情還在,但是會分化。盲目沖進去,死路一條。
眾多投資人懷著資產保值增值,實作財務自由的夢想進入股市,並在牛市狂歡,但是現實是殘忍的,這體現在兩點:絕大多數的主動交易者註定跑不贏市場,牛市是投資人的滑鐵盧。
我們先聊聊第一點, 我們假定一開始證券市場的投資人全部不交易,只持有,這個時候全體的收益率和上市公司的資產增值能力是相等的,現在投資人開始分群,A代表被動投資人,繼續持有不動,B代表主動投資人,透過跟蹤價值和價格的錯誤定價或者抓住價格的變化空間謀取超額收益,不管是怎麽樣,一定是透過交易以低買高賣的形式盈利,此時B類投資人分為兩種B1和B2,B1、B2分別代表在主動投資的內部博弈中收益增大和收益減少的群體,原先屬於B類投資人的收益被B1和B2平分。
但是因為在交易中產生的摩擦費用,B1和B2能夠獲取的總收益低於B類投資人。即收益率排名A=B>B1B2平均值>B2,此時全市場中只有B1和A類投資人的收益排名不明確,原本A只想獲取市場平均收益,但是因為組成市場全部投資人的B類群體內部出現內鬥,導致交易成本出現,A類投資人的收益反而超越了全部投資人的平均收益率。
再考慮到B類群體內鬥產生的損耗,這種內鬥越劇烈,超越A類投資人的群體越少。由此我們推匯出,在牛市中,絕大多數人跑不贏被動式投資人,原因是交易劇烈,損耗空前巨大,熱火朝天的牛市是主動型投資人整體盈利的墳墓。
現在我們分析為什麽牛市中註定大多數人以虧損出局的第二種力量。
以一個牛熊周期為例,全體市場參與者賺的錢不高於全體上市公司的盈利。同樣的股權,牛持有成本高,熊持有成本低,形成利潤分配的蹺蹺板。只是熊持有股票該分的利潤在牛市兌現,牛該分的少部份利潤在熊市兌現,利潤少而參與者多,牛市必然賠錢的遠超熊市。這裏面有一個利潤的延遲兌現。
牛賺錢我走了不就行了嗎?不行,那只是個人行為,姑且不說這種逆人性多難。只有大多數賠錢,牛市才會到來,大多數人賺錢,熊市才會降臨。而當牛熊轉換的時候,賺賠對調。牛熊轉換又是人性下的股市必然事件。
絕大多數人在牛市是要賠錢的。為什麽呢?因為牛市你會賺錢,所以你要賠錢。賺錢了你不會走的,直到你賠了,服氣了,才走。
牛市雖然美好,但股市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輕易賺錢的地方。如果一定要進來淘金,切記一點:風險在前,收益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