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70後需多少存款方稱富有?銀行從業者表示:97%未達標準

2024-10-22財經

70後需多少存款方稱富有?銀行從業者:97%未達標準

簡單算算,70後已在職場奮戰了二十至三十年。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許多人憑借自身的努力與積累,成為了時代的中堅力量。

可以說,他們已躋身所謂的富裕階層。想到辛苦半生,躋身這一行列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那麽究竟70後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被稱為有錢人?為何銀行從業者卻表示絕大多數未能達到這一標準?

70後肩負家庭重擔

或許許多70後尚未意識到,自己已然步入中年階段。最大的70後現已54歲,而最小的也已45歲。即便按現今的人口平均壽命計算,這年齡段的人們無疑已進入人生的下半場。

70後的父母,是伴隨新中國一同成長的一代。經歷了貧困與饑荒的40後、50後,白手起家,艱苦奮鬥。

70後從小就受到極高的期望。目睹父母的辛勞,銘記長輩的教導,他們將勤勞節儉發揮得淋漓盡致。

眾多77年後出生的70後,作為獨生子女,在逐漸富裕的時代背景下,享受到父母勤儉所帶來的富足生活。父母對教育的重視,使得70後得以將知識轉化為力量。

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70後,如今已踏入中年,肩負著家庭與社會的責任。他們承繼父輩打下的基業,傳承民族的優秀傳統,在職業道路上奮力前行。

70後的子女正值青壯年時期,或許正面臨升學、就業、婚嫁等重要人生節點。考慮到這些,即便70後非常勤奮且節儉,積攢了一些財富,但需要支出的地方實在太多。

父母年邁多病,需醫療保健;子女教育費用、生活開支,似乎永遠是個無底洞。特別是那些獨生子女的70後,夫妻倆需承擔兩家的重擔。

即便是那些較為富裕的70後,面對家庭開支與責任,存款也難以持續增加。若一切順利,則尚能維持與支撐;但一旦某環節出現問題,中年人的生活即刻變得一片混亂。

有人形容,中年人的生活猶如走鋼絲,這並不誇張。

70後職場之路艱難

除了家庭事務,工作也是巨大的考驗。職位雖高,責任卻同樣重大。

如今的70後,或已成為公司、企業乃至國家的重要支柱,在決策中占據關鍵地位;或成為創業者,肩負著對員工及其家庭的責任。

他們活躍在市場的前線,拼搏在國際舞台。處於四十至五十歲的黃金年齡段,正是學識豐富、經驗豐富、戰鬥力最強之時。

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面對裁員、公司倒閉的風險,他們更是輸不起的一群人。到了這個年紀,他們承受不了失敗,也不允許自己失敗。設想一位曾獲高薪的企業高管,如何重新起步?

是去與年輕人競爭較低階別的職位?抑或給年輕人當助手?還是重新學習技能,從頭開始?

【凡人歌】中那位被裁人員的經歷,從高薪跌落到微薄收入,賣房、賣車、搬家、轉校、妻子去做月嫂……無不讓人感受到中年人面臨的生活壓力。

年輕時,失敗了可以重來,幾乎無人會嘲笑,自己也無所顧慮。但在四五十歲時,還有重新開始的資本與勇氣嗎?

在這種壓力之下,他們的日子更加緊張,充滿危機感。辛苦積累的資金需用於償還貸款、維持體面,別說沒有存款,即使有些許存款,也不敢肆意揮霍。

70後生活仍需前行

那些以前不敢偷懶、依靠資歷不敢懈怠,但一旦被裁的70後,生活仍需繼續。面對突發事件,他們需動用多年的積蓄以應對。對他們而言,哪還有多余的資金?

加之通貨膨脹,生活成本上升,各項開銷均難以縮減。盡管經濟數據顯示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極大豐富,但70後似乎並未感受到存款的增長。

工作了半生,存款寥寥,還需繼續學習與充電,絲毫不敢松懈。誰能理解中年人所面臨的危機感?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70後需保持學習態度,不斷充實自我,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70後的身心疲憊

對於70後而言,身體健康也開始下滑。若此前未註重休息,長期勞累,多數人身體已過度消耗。

盡管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精力有限。無法像年輕時那樣熬夜,步伐也不復當年矯健,體檢時可能發現血脂偏高、膽石癥等問題。

不僅身體力不從心,在勇氣方面,他們也變得猶豫不決,更多考慮風險而非創新。

年輕時或許嘲笑過父母的懦弱,認為他們過於謹慎。但到了中年,方能理解父母養育子女的不易,理解其謹慎行為。

做事不再像年輕時那樣魯莽,而是更為謹慎。或許正因為辛苦積攢的資金,更加懂得珍惜。

然而,無論如何努力,剛積攢的存款很快就會因各種原因而耗盡。人人皆有尊嚴,亦有底線。但當無力支撐家庭,照顧父母與子女時,那份清高與倔強便難以維系。

人們常說,活著不就是為了吃口飯嗎?但對於70後而言,何止為了自己的一口飯?

今日,多少70後仍在為家庭與生活奔波,拖著疲憊身軀,早出晚歸地從事繁重工作,愧疚於無法盡孝,遺憾於無法陪伴子女成長。

70後需多少資金才算富有?銀行從業者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過去數十年間,國家GDP增長率均保持在兩位數水平。隨著國家綜合實力提升,民眾錢包日漸豐盈。有了存款自然要儲蓄,而「萬元戶」這一稱號早已成為歷史。

1月18日,國務院新聞釋出的資訊顯示,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繼2021年、2022年連續突破110萬億元、121萬億元後,再次邁上新台階。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18元,同比增長6.3%,扣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長6.1%。

除去自住房產、老宅及土地等固定資產,按上述可支配收入計算,若70後將這些存入銀行,從存款積累來看,20-30年內積攢50萬元以上並非難事。

據銀行從業者提供的標準,70後在銀行個人存款達到50萬元即可視為有錢人。按此標準,對許多70後而言,應非難以企及的目標。

然而,現實往往令人瞠目結舌。據統計,存款額在50萬至1000萬元之間的人僅占2.18%,97.75%的人未能達到50萬元標準。面對這些數據,70後或許會感到困惑,為何辛勤半生仍未積累足夠財富?

仔細分析原因,不難理解。大多數「不達標」的70後仍在為基本生活需求而奮鬥,為家人提供庇護,為美好未來而拼搏。

然而,親愛的70後,盡管不再年輕,無需因年齡而焦慮。人生仍有下半場。或許學習新事物速度不及年輕人,但豐富的社會與生活經驗同樣寶貴。面對生活重擔,更要關愛自己,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在努力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