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爆改老破小」成陷阱:老房改造,遍地是雷區

2024-05-24財經

采訪、整理 | 芝士鹹魚

近幾年的社交媒體上,「爆改老破小」「提升居住幸福感」的貼文紮堆湧現,鮮奶油色乳膠漆、ins風裝飾品成了最常出現的高頻詞。

然而,真正的「爆改」,顯然不止刷層乳膠漆、添置幾件新家具那麽簡單。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改造老房後,不乏「翻車」「踩坑」的抱怨聲出現。

不少年輕人爆改老破小後,發現「踩坑」了

從業20多年的中國居住研究學者、作家、建築師逯薇,見網上不少年輕人自己動手改造老房,不禁有些擔憂 ,「不是所有老房都適合被‘爆改’,有些改造甚至會帶來危險。」

逯薇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參與過3000萬平方米以上住宅的研發建造,長期研究國人的居住趨勢,曾出版暢銷書【小家,越住越大】四部曲,被轉譯成11種文字在海外多國發行,簡體中文版銷售額破億。

她提出了「住商」,認為居住是一門學問,房子不等於家,房子加上人的住商才等於家。而家的氛圍,深深影響並塑造著人的內在情緒。

逯薇和她的作品「小家」系列

如何改造「老破小」才能降低風險?怎樣透過改變布局讓居住體驗更好?老齡化日趨激烈,我們又能做些什麽讓小家適合父母養老?

以下根據逯薇的講述與著作整理。

不是所有老破小都能被「爆改」

每一代人,都有所處時代的居住烙印。

我生於1981年,比較典型的80後居住經歷,小時候住父母單位大院,洗手池和衛生間都是公用,沒有廚房,只在院子一角搭建了竈台,毫無居住體驗可言。

八十年代末,國營企業開始集資建房,我父母拿出他們僅有的積蓄,參與了集資的過程,讓我在12歲那一年搬進了樓房。

我清楚地記得搬家那天的場景,那是一棟六層單元樓,步梯在樓棟中間,每個中國人對這種老式單元樓的形象都很熟悉。新家是三室一廳,客廳和餐廳混在一起,所有房間朝廳開門,小城市沒有裝修隊,我父親親自動手改造了墻面和地板。

電影【熱辣滾燙】裏,就出現過這種老式單元樓

當時我處於很懵懂的年紀,居住環境從大雜院升級為樓房,像是一個灰姑娘忽然住進了城堡,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居住體驗」有多重要。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人們塑造了建築,建築塑造了人們」。這句話很適用於住宅。 你每天會在這裏度過2/3的時間,如果它愉悅、整潔,你也會神采奕奕;如果它混亂、狼狽,你的內心可能充滿了焦慮和煩躁的情緒。

八九十年代,人們建造了一大批這樣的住宅,以現在的目光看來,是典型「老破小」,這些房子的布局也並不合理,但至今在不少城市的核心區域依然普遍存在。

老房普遍存在,讓「爆改老破小」漸漸成為流行。

這類舊房改造帖近幾年在互聯網熱度很高

我對居住者自行爆改老房不敢茍同,因為 有些改造可能會為後期帶來危險

老房承重墻多,普通人在改造老房時,通常會忽略房子本身的結構,未必能夠準確判斷哪面墻是承重墻。如果不小心砸了承重墻,就構成了違法行為,也帶來安全風險。

「央視財經」曾報道的案例,

有住戶砸掉承重墻後,整棟樓成了危房

承重墻多的房子註定無法被「爆改」。我曾經收到過一位讀者的來信,說他們家剛購買的新房,居然有95%都是承重墻,改造時有諸多不便,問我有沒有解決方案?

我的第一反應是,新房不可能有95%承重墻。後來對方發來戶型圖——江浙滬標準90平三房戶型,戶型和朝向都很好,但結構竟然真如他所言,房子裏95%都是承重墻。我看到戶型圖簡直不敢相信,不由得吐槽「這是哪個開發商做的設計?」買房的那一瞬間,這位倒黴的讀者就失去了未來70年改造的大部份可能性。

我建議大家在買房之前 (是買房下定金前,而不是裝修前) 就要註意看承重墻。

很多人誤以為承重墻越多越安全,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在合理的結構前提下,承重墻越少,實用率越高,未來改造布局的自由度也越高。

網上還有些關於「爆改老破小」的貼文,在我看來相當具有誤導性。

有些家居博主建議「廚衛互換」,當你連續刷到幾篇這樣的貼文,或許會預設是合理行為。實際上,這種做法和拆承重墻一樣違法,違反了【住宅建設規範】的「強制條款」。如果樓下鄰居起訴,一告一個準 (誰樂意自己家廚房上面是別人爆改後的衛生間呢?) 。

老房改造不容易,水電管線也很復雜。如果只是照原樣粉刷翻新還好,真想要「爆改」,我建議還是找專業人士參與。

如何讓小家顯大、實用

人們改造老房的初衷,都想讓原本的房子翻新、顯大。中國人口基數大、密度高,不可能每個小家都擁有大房子,80%城市住宅主力面積區間在70-140平方米。

讓小家顯大,也是這個時代的居住剛需。

並非只有小戶型才需要顯大。其實改善型住宅、豪宅同樣需要顯大。在這個時代,房產是絕大部份中國家庭60-70%的資產體現,大多人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的房子看上去比房本面積更大,這意味著家庭更有尊嚴、更加體面。

這絕非虛榮,而是剛需。

小家如何顯大? 有人說,淺色顯大;有人說,無主燈顯大;有人說,多用細腿家具顯大;有人說,用通透感隔斷顯大——這些都對,但全部停留在技法層面,沒有觸達「顯大」的底層邏輯。

我在第四本書【小家大變局】中,揭示了「顯大」的底層邏輯——「紅尺藍尺」。

你可以拿出家裏的戶型圖和一根紅筆、一根藍筆。沿著公共空間最寬的地方 (通常是客廳) 畫一個紅色箭頭;再沿著公共空間進深最大的地方畫藍色箭頭。

這兩個箭頭,一個叫紅尺,一個叫藍尺。紅尺是住宅面寬方向的最大視距,藍尺是一套住宅進深方向的最大視距。

紅藍尺畫法,圖源:受訪者演講素材

紅尺是「大尺度感」的關鍵,擴大紅尺的視距,到達6米以上的話,視距效果也會很大。學會了畫紅藍尺,就學會了住宅的設計邏輯。

讓小家看起來比實際大的操作手法還有「一打三通」,「打」指的是打通實墻,打破閉塞;「三通」則是指通風、通光、通情,加強室內外空氣對流,讓光線的流動更自由,也讓分割在數個空間的家人,能共享一個大空間。

實墻阻隔越多,家越顯小,開放區域越多,家越顯大。

顯大之外,「實用」也是住宅的重要趨勢。 什麽樣的布局更實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在我看來,家裏的「可用記憶體條」越長越實用。

「可用記憶體條」可以理解為能夠承擔收納和功能區的空間,拿廚房舉例,面積相同的情況下,U形廚房長度比L形廚房更長,也多了更多的容納空間。

黃色部份是可用記憶體條,越長越實用

再以走道 (人可以走過的空間都是走道) 舉例,如果走道兩邊都靠墻,實用性很低,如果走道左右都不靠墻,這樣的II型走道實用效率最高,既可以作為交通空間,也可以作為收納空間。

II型走道使用效率最高

假如「顯大」和「實用」出現沖突時,首選「顯大」 ——這聽上去很不可思議,跟絕大部份人的第一感受相反。「顯大」最核心的機會只有一次,那就是房屋初始布局的時候,錯過不可逆。而「實用」的機會有無數次,在漫長的居住過程中,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修正最佳化。

「住商」是我原創的概念。房子不等於家,房子加上人的住商才等於家。住商模型有四個最核心的組成——下層的收納和功能,上層的顏值,核心的愛。四要素缺一不可。

住商也不等於裝修,裝修的主體是房子,住商的主體是人。裝修是短期一過性的,住商是長伴你一生的。人這一輩子,買房裝修機會沒幾次,但居住,卻是每一天都在發生的。

當然,每個人的小家都沒有標準答案。

十幾年前,那時我年輕氣盛,視居住為一種能力,困惑有些人怎麽這麽不會居住?而現在年歲漸長,我不再認為住商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智慧。

我參觀過一個小家,室內布置得非常混亂,以我個人的標準幾乎「下不去腳」。但長期住在那套房子裏的居住者,對混亂的現狀非常坦然,內心沒有因此出現絲毫的煩惱。

【我的家裏空無一物】劇照

當居住者沒有因為房子的混亂而感到煩惱,就證明了他的住商剛好匹配現狀,房子和人是契合的,居住者有權利決定家的最終模樣。

我偶爾也會在網絡上放一些自己家的照片,很多網友質疑我家缺乏煙火氣,是在「擺拍」。其實那是我家每天的真實生活現狀。非常整潔的家同樣會讓一部份人感到不適。房子和人的關系,就像鞋子和腳,你合腳的鞋,別人不一定合腳,家也同樣。

國人居住趨勢:

我們的小家,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去四十年,中國人的家一刻不停在發生變化。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中國小家四十年】,將幾十年來中國家庭的變化,從門鎖、鞋櫃、家具到家用電器,用漫畫的形式一幀幀表現出來。

四十年前,我們渴望一個衣櫃,而今天裝修時都會期待擁有衣帽間;四十年前,我們還在用黃泥砌的竈台,後來家家戶戶換成了煤氣罐,如今變成了整合竈具。

尤其是過去二十年,高房價給年輕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國人的居住水平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1978年的人均9.3平方米到2023年的37.51平方米。居住環境方面,人們從發現小區裏可以有花園,到研究戶型是否科學,後來一步步有了「精裝修」。

2017年是個轉折點,經歷了近20年房改,大多數中國人完成了從無房到有房的變化,但人們同時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永遠不停地買房。

住和宅開始發生分離, 我們的觀念從「想擁有一套房」到「要住好一個家」。

而如何住好一個家,和所處時代有關。80年代、90年代與現在的住宅,有截然不同的居住標準。在同一個時代裏,80%的人會被統一的居住標準所裹挾。如果現在需要裝修一間廚房,很少有人一拍腦袋,用黃泥砌個竈台,大多數人會選擇購買客製櫥櫃,再裝上知名品牌的竈具。

我的工作就是研究居住趨勢,永遠都在研究最大眾的社會群體需要什麽住宅設計。然後根據居住趨勢提出一系列範式,再推動它落地。【小家,越住越大】這套書,創造了一系列「全新居住範式」——中國的第一個滿墻電視櫃、第一個兒童房樹屋、第一個薄櫃概念、第一個廚房高低台面做法……

這些新範式最初在書中寫出來時,面對的是排山倒海的質疑。有人說滿墻櫃壓抑、有人說高低台面難看、有人說樹屋用不了幾年……然而多年後,它們逐漸變成了這個時代最廣泛采納的居住形態,影響了數以百萬記的中國家庭。

滿墻電視櫃

不同於家居風格1.5年叠代一次,1.5年前的東西現在來看就已經落伍了。居住趨勢的變化是很緩慢的,不以1年、2年為單位,而是以20年、30年為單位,每次發生結構性變化,都會經歷很長時間。

城市化、少子化、老齡化三者疊加,讓我們的家庭結構迅速小型化,核心家庭的數量在下降,單人家庭比例在增加,包括年輕的單身人士、終身不婚者、以及喪偶獨居的老人等等,我們不再需要那麽多的房間。

未來幾年,從追求房間數量更多走向追求居住質素更好的趨勢,依然會持續。這只是剛開始,需要一個漫長的滲透和轉變的過程。

獨居的老人背影,圖源視覺中國

從居住消費結構來看,大家經歷了近幾年「緊日子」,也會更謹慎地花錢,在從前居住消費高峰期時,有人會花100萬去裝修100平的房子,現在這樣的行為逐漸萎縮。

住宅本質上是一個100平米左右的微縮社會,是整個時代的縮影。折射出時代的變遷、科技的變化、以及消費趨勢的變化。一個巨大的社會、巨大的國家在幾十年間經歷的所有變化,最終都會投射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叫做「家」的空間裏。

在父母將老未老時,做適老化改造

適老化改造,也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業界從二十多年前就有人研究適老化改造,但多數人都把適老化當成技術問題,比如房子哪處要裝欄桿,哪處需要更平坦的地面高低差。

其實適老化改造不是技術難題,而是觀念問題。

前幾年,我跟朋友聚餐,席中一半以上都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士,和我年齡相仿,我問他們,「你們有為父母的房子做適老化改造嗎?」

我問過很多次,問過數百人,而真正做了這件事的家庭,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我本人也是直到2019年,才意識到適老化改造的重要性。那一年冬天,我去北京海澱黃莊參加了一個「適老化改造」的課程,實地探訪了中科院小區和清華大學家屬區,裏面的住戶都是真正的高知老人。

當時帶隊老師開玩笑說,小區健身架旁邊,隨便哪個白發蒼蒼的大爺大媽,指不定當年都曾是中國科研界教育界的大人物。

這些曾叱咤風雲的老人,如今居住的卻是四十年前建造裝修的房子,房屋老舊,浴室地滑、沒有緊急呼叫,也沒有監控,極度不安全。 但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兒女,都渾然意識不到房子的危險性。

有些老人還在住著水管生銹的房子,圖片源於網絡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占總人口18.7%。而中國養老格局一直有「9073的說法」,家庭養老占90%,社區養老占7%,機構養老占3%。

90%的老人都會選擇在自家養老,這就對居住環境有了要求,適老化改造並非「可做可不做」,也不是「有能力了再去做」,而是非常有必要做。

以我父母家為例,上一次裝修還是十幾年前,盡管老人家養護得很用心,但用今天的標準來看,裝修和家具都已經全面落後。廚房裏,抽油煙機效能很差,櫥櫃收納容量低。浴室地面濕滑,馬桶也是很多年前的款式。而廚房和衛生間,是老人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2021年,我將父母住的房子進行了翻新重裝,廚房換了新的櫥櫃、器材,衛生間地面換成防滑的地磚,老人的感受煥然一新。

在我給父母做適老化之前,他們也有很多顧慮,但在搬進改裝好的家後,整整半年時間,每天打電話時,我爸媽都會感慨「房子改裝得太好了」。

新貼的地板非常防滑,即使光腳踩上去也不容易摔角。浴室的浴霸也做了改善,他們能在冬天隨時洗澡。家用電器進行了叠代,新的掃拖地一體機器人,把我媽從繁重的家務中解放出來。

網上有很多適老化改造案例,做得非常極致。極致自然有好的一面,但其實適老化改造沒有那麽復雜,就像給老人買衣服,他們不會想買LV,而是會在超市買件樸素大方的衣服,適老化改造也一樣,簡單,樸素,適合自家老人就夠了。

網上有不少適老化改造的貼文,

其實適老化並沒有那麽復雜

我把適老化改造總結為八個字:「平安房屋人生如意」:

平地防滑無高差,安全抓桿扶手加;

房門八十夠寬大,屋子三通關系佳;

人來燈亮智能化,生活家具角圓滑;

如遇危險警報拉,意外高發衛浴查。

建議在你的父母65歲之前,將老未老的時候,完成家裏的最後一輪裝修,是最理想的適老化改造時間。

有條件的子女可以將父母住的房子重新翻修一遍,很多過去的bug會自然消除。如果老人實在不願意重裝,你也可以在客廳和浴室加些扶手欄桿,以及防滑地墊、方便起夜的小夜燈。

中國2.64億老人,真正去養老院的並不多,居家養老是一種必然趨勢。適老化改造無法依靠老人,需要子女們主動來推進,子女幫助老人改善居住條件,也是為自己減輕一些未來潛在的風險和壓力。(芝士鹹魚)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十點人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