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吳建國:現在餐飲老板都很苦,活下去的「本錢」只剩一個

2024-10-09財經

鍛造強大的組織力,是穿越行業周期的根本保障。

本文為原華為人力資源副總裁吳建國在 「2024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的演講實錄,紅餐網 整編釋出。


當餐飲業商業環境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戰略定位必須做出調整。 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健康地活下去?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收入增長和開店速度。

原華為人力資源副總裁 吳建國

穿越「L」型低谷,

關鍵要靠「組織力」

前面演講的西貝賈國龍先生提到一個詞叫「基本功」。21年前,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先生也曾說過:「學華為你們根本就學不到,因為大夥還沒有蹲好馬步就想練一指禪。 學習優秀企業,最重要的是先練好基本功。

這次的品牌節,紅餐網陳總請我來分享「組織力」。什麽是組織力?企業最基本的構成是什麽?是人,組織力就是凝聚在一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堅強團隊。

我想給大家分享的觀點是,企業戰略定得再好,流程設計的再完美,如果人才不職業、不專業,不能形成最有效的合力,穿越艱難周期活下去,就是一句空談。

我在任正非先生身邊工作的時候,他老人家對我人生的影響巨大。他曾說過: 「一個企業要想長期活下去,就做兩件事,戰略方向大致正確,組織長期充滿活力。」

當你發現企業戰略落空的時候,90%可能是執行的問題。市場和品牌、產品與服務以及供應鏈出現問題時,最大可能是領軍人物和團隊出現了問題。 人選對了,叫事在人為;人選錯了,結果就是事與願違。選擇余承東擔綱華為消費 者業務,就是最好的範例。

假設企業的品牌力一直不能提高,不要先去想是不是品牌策略和市場打法錯了,而是要看品牌團隊的領頭羊是否OK,團隊是否OK,考核激勵模式是否OK?

我曾輔導過的一家企業,花了幾百萬請牛人來個打造產品力,結果卻發現行銷力、供應力都不給力,牛人的價值根本就無法兌現。換言之,你永遠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當前市場處於「L型低谷」。退潮的時候,以下組織力問題會集中暴露出來,到了需要修煉內功的時候了。

第一,規模不效益, 即門店數量增加但效益反而下降。

第二,協作效率低,前中後台內卷。 就像賈國龍先生提到的,必須要重視一線經營能力的提升。但一線要靠中後台支持,很多企業在窩裏鬥,自己人卷起來比市場卷得還厲害,內耗成本極高。

第三,業務創新慢,第二增長曲線遲遲不出來。 很多餐飲人都在喊創新,如果基本盤業務都沒做好,不具備盈利能力,盲目擴張新業務或者新市場,死得將會更慘。

第四,領導陷兩難,一抓就累死,但一放就亂。 授權壓責的前提,是人才隊伍的能力和對人才的有效管理,一群「太監」是不可能擔責任的。選對人再配上有效的激勵和監管,企業才能真正激發出一線的活力,與老板共同奮戰。

企業健康活下去的本錢是什麽?

當前餐飲業的基礎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提升組織力不能全面開花,必須要找準切入點,循序漸進地升級。

看過很多餐飲店的數據發現,餐飲業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特別低,只有華為的五分之一。關鍵癥結在以下三個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

第一個問題,店長勝任率不到30%。 有一個餐飲老板甚至告訴我,他家店長的勝任率只有5%。

餐飲真正的一線是門店,店長就是門店經營的CEO。我們曾經做過數百家門店的測試,同樣的商圈,同樣的業務模式,把一般店長換成優秀店長,盈利能力會提高3-5倍。

第二個問題,分錢買寂寞。 現在餐飲老板基本上都很舍得在員工激勵上花錢,但很多都是在打水漂,員工不買賬也就不會產生動力。

第三個問題,門店效益參差不齊,規模挺大但整體效益拉垮。 當前餐飲老板最痛苦的事情,不是高盈利門店的利潤在減少,而是虧損門店的比例在增大。即便門店都有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但店長水平參差不齊,低效門店就成了企業生存的大敵。

很多餐飲老板和我說,自己培訓費也付了,獎金也發了,但員工就是提不起勁幹活。我問了他兩個問題:你錢都花哪了?效果究竟如何呢?

如果說你想透過提高薪酬水平,或高薪挖了一個店長後,門店效益就顯著提升,這就是「投入思維」。而任老板卻是「產出思維」,也就是時刻關註投入的錢是否能夠產生最大的效果。

華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持續提高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 當你的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比其它人高時,你就更有可能長期生存下去。

餐飲業的戰略和商業模式都處於不斷調整和叠代的中,但有一個東西是不變的。就是當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領先同行,企業就是最終的「剩者」。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 艱難時期,餐飲人一定要沖向一線。 但到一線之後,需要抓好以下三件大事,才能快速提高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

第一,店長選配精準化。 在餐飲業,選店長是件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加盟商選店長。加盟商是個投資人,可能看機會挺準,但看人卻未必準,因為看準人更難;

第二,薪酬激勵效益 化。 企業投資激勵員工沒問題,但需要關註投向和效果,透過效益反饋來持續提高投資效益率;

第三,門店管理流程化。 流程化是標準化和數碼化的基礎,所以門店管理要先從流程化基本功切入,在此基礎上構建標準化和數碼化。

店長勝任率提升20%+

企業效益提升10%+

調查發現,很多餐企都陷入了三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重督導、重加盟商、重流程標準化(SOP),這些做法都對。但幹活、掙錢的第一責任都在店長身上,當企業其它建設做到80分,但店長只有50分時,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個誤區:好的太貴,我們雇不起。餐飲老板要認識到,不是貴的就是好的,只有適合自己品牌與業務實際,才是好的。

第三個誤區:餐飲一線流動性大了,沒必要費勁選人。能不能留住人才是激勵的事情,但 如果選不對人,企業激勵就成了無源之水。

選才中我們發現,優秀店長的三項關鍵能力,經常會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第一個經營能力。 這是最基本的,要知道怎麽才能多賺錢, 收入支出怎麽計算,如何在確保顧客滿意的前提下達成降本增效的目標;

第二個市場能力。 店長要根據顧客偏好/商圈環境/友商策略的變化,即時調整門店的經營策略;

第三個帶隊伍能力。 店長先要選對人,還要能調動起前後台人員的積極性,讓大夥一起打拼創收。

實踐下來,透過人才畫像,明確對人才的核心要求;再透過精準比對,判斷候選人是否匹配要求,這是餐飲業管理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數據表明,透過以上動作,如果門店店長勝任率提升20%+,那麽企業效益能提升10%+。

薪酬投資回報率提升20%+

企業效益提升10%+

我拿了四家餐飲企業的 「薪酬和收入比」和「人效水平比」數據做個簡單分析,這四家企業體量相仿,且都處在同一個細分賽道上。

大家發現「D公司」的問題了嗎?因為人效低,導致薪酬包占比很高,盈利能力低。「B公司」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最高,最終產出效益也高,盈利能力強。

餐飲店有三大剛性支出。食材(包括輔料)、店面租金以及人力投入。

透過有效管理,前二項支出都可以減少,但難度大且周期較長。而人力資本是活性資本,員工具有主動性,既可以躺平擺爛,也可能充滿戰鬥力。只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人力投入的回報率可以快速拉升。

歸納來說, 餐飲企業透過將人效和薪金聯動、利潤和獎金聯動來提升門店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這聽上去很容易理解,但做起來卻是一門技術活。因為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的地域和商圈,效益水平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據實設計,不能「一刀切」。

從營運流程切入

加速提升「門店效率」

很多餐企都在追求標準化、數碼化。艱難時期,我更建議大家要「前輪驅動」。

什麽叫前輪驅動?就是顧客體驗。這就是華為公司所說的「以客戶為中心」,市場驅動的流程變革。

門店管理最先夯實的流程是營運流程——從獲客到服務,再到顧客生命周期管理,這是餐飲企業的基礎生命線。從中發現最需要改善的問題點,用前輪來牽引品牌力、產品力、供應力的提升,這樣才能最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

所以, 企業要以顧客為中心,要基於目標顧客的痛點,反推解決組織能力上的問題,這樣才是最高效的。 當門店營運效率提升20%以上時,企業效益能提升超過15%。

我們基業長青,是一家人才與組織管理咨詢公司,就餐飲賽道來說,我們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餐飲連鎖企業加速提高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

針對餐飲企業,我們提供三項服務:

  • 一個是店長選配精準化。 就是指店長人才畫像、精準選配,以及店長目標設定與考核評價等;

  • 二是薪酬激勵效益化。 企業的效益和薪酬怎麽聯動,不同企業需要量身客製的方案;

  • 三個是門店管理流程化。 借助標桿企業的最佳實踐,我們可以幫你快速改善門店營運流程,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

  • 透過以上三項咨詢輔導,助力企業實作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提升20%+的目標。

    今天我主要講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餐飲老板今天都很痛苦。 從大盤來看,這種痛苦不可能短期改變。但在大盤不好時,你能不能成為績優個股?這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因為你可以做得比友商更好。

    大家都在卷,自己就跟著卷價格這一條路,千萬不要這麽想,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問題,要想活下去,要靠人才。 人才管理靠的不是個別牛人,而是靠一套管理方法或機制。這套機制具有長期的生命力,對於企業能否穿越周期起到關鍵性作用。

    如果大夥需要持續學習,提升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技能,或者在這方面有任何疑難雜癥需要幫助解決,歡迎登陸「老吳才經」公眾號與影片號,我和團隊願意長期陪伴大夥練好人才管理基本功,提升艱難時期的持續盈利能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