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熊韶輝、辛木:強化能源產業鏈,推動中緬務實合作

2024-06-01財經

近日,緬甸國管委宣布組建指導小組與中方合作,開展有關伊洛瓦底江密松上遊流域水電專案調研活動、管理技術解決方案和公共關系活動。這一訊息引起外界關註。

緬甸毗鄰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印度洋一側出口,隨著美國加速推進所謂「印太戰略」,緬甸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由於政局動蕩疊加美西制裁和新冠疫情沖擊,外資和外企紛紛從緬甸撤離。中國在緬甸有不少重大專案卻一直在堅持,最近不斷出現積極變化。據緬方媒體報道,伊洛瓦底江密松上遊流域水電專案指導小組成立後,將與中企的指導小組合作開展有關伊洛瓦底江密松上遊流域水電專案調研活動、管理技術解決方案和公共關系活動,以及協助緬中兩國政府間的專案協調事宜。此外,去年12月26日,中緬雙方在內比都簽訂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專案補充協定。面對這些積極變化,筆者認為中國企業更要在守正的基礎上,加強創新、主動作為、尋求突破,用能源和資源產業鏈推動中緬務實合作。

緬甸電力短缺的問題一直存在,且形勢較為嚴峻。主要原因包括電力基礎設施落後、資源分布不均、輸電路線遭破壞以及天然氣發電量不足等。緬甸電力使用量每年增長率超過9%,緬甸電力部釋出訊息稱,現階段每天僅能提供全國總需求50%的電力。自今年4月份以來,緬甸一些地區氣溫突破48攝氏度,多地氣溫都創歷史新高,因高溫中暑死亡人數超過100人。氣溫不斷飆升也讓緬甸「電荒」問題更加突出,甚至在仰光這樣的大城市,停電都成了家常便飯,每天市政供電都不足8個小時,公寓和寫字樓停電時可以依靠柴油發電機補充,但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沒有條件購買昂貴的發電機和柴油。密松水電站專案設計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平均每年可為緬甸提供308億度電,該專案如果能完成建設對解決緬甸「電荒」具有極大的支撐作用。

十幾年來,中方一直在密松水電站專案上持續堅守,因為從能源安全、綠色生態、兩國關系等角度來看,對中緬雙方是互利共贏的。

首先,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密松水電站作為中緬合作的重要專案,將為緬甸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有助於改善其能源狀況。 緬甸政府透過參與該專案的建設和營運,還將獲得顯著的經濟收益,增加財政收入,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中方而言,透過參與該專案的建設和營運,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同緬甸的能源合作,為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創造更多機遇。同時,隨著全球能源格局的不斷變化,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成為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因此,加強與周邊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共同構建穩定可靠的能源和資源產業鏈,符合中方的長遠利益。

其次,從綠色生態的角度考慮,水電是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與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相比,水電具有較低的碳排放強度,對環境保護更為有利。密松水電站的建設將有助於緬甸調整能源結構,減少對高汙染能源的依賴,推動可持續發展。而中方在該專案上的投入和參與,也體現了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和支持,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再次,密松水電站專案的建設有助於加強中緬兩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互信。 這對於推動中緬關系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原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高,而印度洋是中東油氣資源從海上進入中國的必經之路,因此在能源安全的問題上,中緬兩國有很大的合作與發展空間。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有著龐大的能源需求和市場潛力。緬甸作為資源豐富的國家,可以在能源供應方面為中國提供有力支持,滿足中國多元化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可以結合自身技術、資金等優勢在能源、資源貿易和相關石化產業鏈方面幫助緬方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

中緬在資源產業鏈方面的合作包括中緬油氣管線、萊比塘銅礦、達貢山鎳礦等。此外,在位於緬甸最南端靠近安達曼海的德林達依省,有一個土瓦經濟特區,面積近195平方公裏。2016年曾有一家中國大型能源企業拿到緬甸投資委員會投資特許證,準備建設500萬噸煉油廠專案。緬甸國內約70%的成品油依賴進口,而下遊石化產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該專案建成後將幫助緬甸建立起完整的現代石化體系,實作成品油自給自足,當地約1370名村民曾聯名向時任總統、能源部長等政府高官遞交請願函,希望政府支持這個專案的建設。

筆者建議,各方面條件成熟時,可考慮推動重新開機類似上述煉化專案,逐步在緬甸建立面向東南亞的世界性、地區級的油氣資源和大宗物資交易中心,實作貿易功能、倉儲功能、物流功能和金融功能的一體化。(作者分別為廣東印太和平與發展研究院發起人、院長,本報駐緬甸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