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綠色引領 「碳」索未來 恒友匯【指引】光伏產業邁入「新質」時代

2024-06-05財經

6月5日,正值第五十三個世界環境日之際,社會各界再次將目光投向環境保護與「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今年,中國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充分展現了中國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更凸顯了中國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的決心與魄力。

近年來,中國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技術的持續創新,以及市場需求的蓬勃興起,共同推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藍圖增添了亮色。此前釋出的恒友匯【2024上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資產配置策略指引】(簡稱:【指引】)就指出,綠色轉型是大勢所趨,為實作凈零排放目標,全球能源轉型將加速推進,風電、光伏發電、水電、氫能等綠色能源發電量將大幅增長。

政策扶持:築牢新能源產業發展基石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2023年底世界各國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上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定,首次納入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承諾。這向全球經濟發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訊號,即各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暖化的過程中,將減少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的使用並轉向清潔能源。

能源轉型的時代已然在全球開啟,以新能源風電、光伏、氫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拉開了低碳、零碳的清潔能源時代。在新舊時代轉換過程中,中國抓住機遇,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走出一條自己的能源新道路。

從2006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到【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一系列詳盡的規劃綱要奠定了新能源快速發展的起跑線。而隨著產業發展的不斷成熟,市場需求快速崛起,成為推動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引擎,節能減排的理念逐步融入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

過去10年間,中國光伏成本下降了90%,風電成本下降了50%至60%。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05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2.7%,占全球新增裝機的一半,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近3萬億千瓦時,接近全社會用電量的1/3,已成為能源安全供應和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重要支撐。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相關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規模可能超過42億千瓦,其中風電、光伏裝機達17億千瓦,占比為40%,遠超12億千瓦規劃目標值。一大批新能源專案也將集中開工,儲能、氫能等新業態布局力度加大,能源轉型穩步向前。

技術創新:開啟新能源「新質」時代

新能源產業步入「新質」時代,持續的技術創新是核心要素。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光伏、儲能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產品效能不斷最佳化、套用場景不斷拓展,新能源技術之樹愈發枝葉繁茂。身處其中的中國新能源企業,透過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既為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解決方案,也推動了行業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

長期關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坤元資產相關負責人曾經表示,能源安全、結構轉型、刺激經濟等因素,對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中國強大、完備、環保的制造業體系,為全球降低碳排放所需的綠色產品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並已培養了光伏、新能源車、儲能等一批傑出的清潔能源領軍企業。他們正以中國新名片的姿態展現出國際競爭力,直面國際傳統能源體系下的各路巨頭。

以光伏產業為例,隨著生產技術更新和市場的普及,光伏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成為最經濟的電力能源,且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商業化套用的充分證明。

例如,坤元資產的FOF生態圈合作夥伴中EVA膠膜領域的海優新材(SH688680)、矽片切割領域的原軾新材、熱場材料領域的宏基碳素、光伏電池領域的捷佳偉創(SZ300724)以及光伏元件領域的阿斯特陽光(SH688472)等,均是中國光伏產業鏈環節中的佼佼者,尤其海優新材等更是該領域內的龍頭企業,擁有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這些優秀的光伏企業透過不斷的技術革新和產能擴張,推動中國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了領導地位,成為全球光伏裝機容量第一大國。麥肯錫中美核心技術對比雷達圖也顯示,中國光伏產業技術領先於美國,引領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方向。從矽片、電池、元件各個生產環節,中國光伏企業一直引領全球光伏行業技術走向。

2023年,在中國光伏企業的努力下,中國新增光伏裝機約216吉瓦,同比增長147%,占新增電力裝機的60.7%,相當於2019—2022年新增裝機總和,光伏制造端產值超過1.5萬億元,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在全球最具競爭力和話語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高端制造的一面旗幟。

市場勃發:產業投資向「綠」求新

在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宏大目標下,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實作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新能源企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透過加大技術研發、最佳化能源結構和產業鏈深入協作,中國將能夠有效應對經濟發展與環境約束的雙重挑戰,並為全球能源革命貢獻中國「智慧」。

據此,相關專家指出,在產業投資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若發展速度得當,未來兩至三年內有望形成5萬億、10萬億、15萬億,甚至更大規模的產業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恒友匯【指引】中也指出,在「雙碳」目標的遠景規劃下,新能源產業成為政策長期發力點,風光氫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延續較快增長勢頭。特別是隨著新技術的大量套用,風光儲氫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能源供應系統,賦能國內能源產業生態與業務重構。此外,在新能源卡車物流運輸、城市公共交通與城市管理等細分領域,伴隨著新場景、新業務開展,結構性投資機遇突顯並備受關註。

向「綠」求新,「自然」會有答案!從浴火重生到成為新時代的中國名片,中國光伏產業僅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展望未來,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等創新技術的持續湧現,發展新能源行業,構建清潔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已是中國促進經濟高質素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經之路。恒友匯將積極發掘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新能源領域巨大潛力,指引投資策略,助力實作「雙碳」目標,共同構建綠色可持續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