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下周勝負已定,最大利好竟是沒有預期!

2024-10-13財經

大家好,我是老概,一個有態度的財經自媒體。

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今天的釋出會上,那麽這場釋出會的意義在哪裏,老概要從不同的視角和大家分享下。


一,究竟要發多少錢?
今天的釋出會,一開始市場的評論是這樣的:
本來看空的說低於預期,下周要大跌;本來看多的說大超預期,下周要大漲。

結果不知道誰發現了一個小秘密,「約1小時11分鐘40秒的時候,明顯的畫外音:副部長問:「要不要說具體多少發行量?」部長低聲答:「先不要說,量會比較大。」」,這下市場炸了,各大券商直接開始畫餅:

但我和大家說,其實這不是重點,站在兔子和鷹醬博弈的大背景下,你會發現,今天會議的很多內容是說給老外聽得:

第一,主要發力方向在化解地方債,已進入決策流程的措施包括增加債務額度化解地方債、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行資本金。這是老美這兩年最危言聳聽的,而現在財爸直接發話,你們多慮了,僅僅今年最後三個月,就給2.3萬億,這就是大國氣魄!

第二,從10萬億到2萬億,海外券商一直在給我們降預期,目的嘛,很明顯,就是搶奪資金。雖然管理層隱晦表示還不能說,實際是三個關鍵詞:「絕不僅僅!」、「較大空間!」、「力度最大!」,中國人是聽得懂的,實際就是表達上不封頂,只有這樣,才不會有人做「大聰明」。

什麽是「大聰明」?你說3萬億,他就覺得有100個人不受益,於是悲觀,你說10萬億,他就說有10個人沒照顧到,總之都有紕漏,就和股市一樣,我們說能漲到4000點,3800就有人跑,甚至於3600,於是乎屁股沒坐熱,3200就有人叛逃了,說白了,就是覺得要搶跑,這是沒有底線的,所以沒有上限,不是沒有預期,而是堵住老外的嘴!

所以,有的小夥伴一直覺得說為啥好好的牛市就突然中斷了!其實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談到過,本周,老美開始出手了!


二,註意海外動向
美聯儲的每一次轉向,都是一位出鏡率不高的官員提前預告的。本周最後一位講話的聯儲官員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Lorie Logan),打響了「暫停降息」的第一槍,在市場對降息熱情高漲之際,禮貌地向市場宣戰。其表示要采取非常漸進的方式來平衡我們所面臨的風險。

「漸進」的意思,並不是說每次會議都小幅降息,而是一些會議暫停降息。就好比騎單車下坡,需要邊剎車邊下坡,這樣才會更穩。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Nick Timiraos本周發文照應了洛根的講話,最新數據美聯儲官員很難完全相信高通脹已經得到遏制。

也就是說美聯儲有可能暫停降息,而老美降息是一切的起源,所以老美是使出了殺手鐧,當然這招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畢竟再不降息,美國銀行可能就炸了,但如果美聯儲也采用兜底的方式,一切都有可能。

美聯儲轉向的預期是在假期裏面,而結果就是A股大受影響。

再說一遍,開弓沒有回頭箭,大家不要對牛市有任何的懷疑,但是不得不防的就是海外的這種襲擾,這也就導致了「牛市多暴跌」的問題!

三,如何化解牛市多暴跌?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很多次,牛市的暴跌是自然現象,作為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不是去規避他,而是要順應它,這話聽上去有點拗口,實際就是認清楚暴跌的目的。
牛市中的暴跌,無非就是兩個事情:
其一,機構調倉換股,跑路了
其二,機構借題發揮,打壓股價,低位吸籌。

這兩者如何辨識呢?簡單來說就是看調整的時候有沒有機構在參與,有的人會覺得說這都能看得出看來?

當然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數據統計工具了。

比如下面這兩只股票,看下圖:

之所以出現差異,其實本質上就是機構大戶資金的選擇不同導致的。

當機構大資金發現一調整買盤不斷,那機構大資金很有可能就順手推舟,把更多的籌碼賣給你,這時候就出現了連跌數日的一幕,往下,取決於機構資金想怎麽打,有的覺得自己的成本也不占優勢或是其他因素,就不參與了,這時候,就成了加速下跌的先兆。

反觀如果機構大資金覺得自己有信心掌控,那很可能走勢就反轉了,當然不是說機構有信心,就一定馬上反轉,它也可能繼續讓股價跌個幾天,但只要自己能掌控,跌多久,最終不過是為了機構大資金低吸創造機會罷了。

所以,看清楚機構資金的行為特征是關鍵,剛才說過已經有大數據統計工具可以做到這點,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數據先保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數據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征了,大家看下面的數據:

圖中橙色柱體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中反應機構資金活躍程度的「機構庫存」數據,「機構庫存」數據反映了機構資金交易的意願,如果「機構庫存」數據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很顯然,左側的股票的調整過程中,「機構庫存」持續增加,說明機構大資金積極參與該股,即便跌的挺兇,也毫無畏懼;而右側的股票,雖然調整了幾天還出現反彈,但實際「機構庫存」逐漸消失,說明機構大資金並無意願參與交易,結果只能是繼續拉胯!

本篇就聊到這裏,關註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