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共有24家券商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整體來看,業績跌多增少。
有14家券商一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降幅最高的是太平洋證券(76.61%)。但同時,也有券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50%。從幾項業務相關的數據來看,自營業務扮演了勝負手角色,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表現也較為分化,有4家券商的增幅甚至超過100%。
相比之下,一季度,多數券商經紀和投行業務的手續費凈收入、利息凈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後兩者下滑振幅都較為猛烈。比如中信證券,投行手續費凈收入和利息凈收入分別同比下滑56.11%和44.18%。
24家券商股披露一季報,業績跌多增少
有非銀分析師此前在研報中預判,結合去年的高基數,預計一季度證券板塊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下滑。從目前已披露的數據來看,大致符合預判,24家券商股歸母凈利潤是跌多增少。
數據顯示,共有18家券商股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有14家是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興業證券、海通證券、華西證券、太平洋證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跌幅均超過60%。華林證券、西部證券等10家券商的跌幅則在10%到50%之間。
大型券商方面,目前披露業績的三家券商也是承壓明顯。券商「一哥」中信證券是目前唯一單季營收超過百億元的,但相對上年同期業績也有所下滑。一季度實作營收為137.55億元,同比下降10.38%;歸母凈利潤49.59億元,同比下降8.47%。招商證券和海通證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54%和62.56%。
唯有中原證券、東興證券、方正證券、首創證券、南京證券五家券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為正增長。其中,中原證券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幅為38.93%,歸母凈利潤增幅為85.53%。東興證券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幅為112.56%,歸母凈利潤為64.28%。這兩家券商業績增幅居前。
自營業務成勝負手
造成券商業績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於自營業務。除首創證券外,前述4家營收和凈利潤均實作正增長的券商均因報告期內投資業務收益增加。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估算,東興證券自營業務一季度攬收5.54億元,南京證券攬收4.04億元,方正證券為7.44億元,中原證券為3.10億元。
對比之下,太平洋證券、華西證券、海通證券、財達證券、興業證券、國金證券等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超過38%的券商均在季報中提到,報告期內證券投資業務下降。目前自營業務下滑振幅居首的是華西證券,自營收入為0.44億元,同比下滑89.77%。
首創證券業績亮眼,主要跟一季度資管業務收入增加有關,這也是它的優勢業務。季報顯示,首創證券一季度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2.50億元,同比增加了1.69億元。而它一季度的自營業務收入表現並不如上年,同比下滑4.52%。
超七成券商投行業務下滑超20%
僅看19家上市券商,其次影響業績較多的是投行業務。比如華林證券,雖然其自營業務同比增加313%,但由於上年基數不高,僅攬收0.56億元。與此同時,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同比下滑73.79%。華林證券稱,因IPO及再融資階段性收緊,投行相關業務量同比有所下降。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後發現,有15家的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出現下滑,其中超七成券商下滑振幅超過20%。
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下滑振幅超過50%的有6家,既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頭部券商,也包括中原證券、太平洋證券等中小券商。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同比下降達56.11%,下滑振幅明顯高於經紀和資管業務凈手續費收入,也高於自營業務。
券商投行業務收入下降跟股權融資市場規模放緩有直接關系。按發行日計,2024年一季度股權融資規模同比下降75%,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資募集資金規模下滑振幅均超70%。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券商是因債權類投行業務收入減少,比如華西證券,一季度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1854.60萬元,同比下滑39.90%。
部份券商資管業務走強
有14家券商的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也出現下滑。但相對投行業務而言,這種下滑振幅較為緩和,大多在10%以內。僅有華西證券、首創證券和興業證券的下滑振幅超過10%,分別為15.31%、17.55%和23.44%。
資管業務表現則較為分化。有10家實作正增長,其中財達證券、南京證券、首創證券、太平洋證券的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100%。西部證券該項業務數據表現也不錯,增速接近60%,一季報透露,這主要系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增加。對比之下,9家券商資管業務手續費收入下滑,如華林證券、中原證券,降幅則均超過40%。
跟兩融業務相關的利息凈收入方面,超七成券商出現下滑。其中下滑振幅超過40%的券商有中信證券、興業證券、第一創業和招商證券等。
綜上來看,券商一季度業績難言表現良好,自營和資管表現分化,經紀、投行的手續費凈收入,以及利息凈收入則多數下滑。
關於券商一季報,招商證券非銀分析師鄭積沙日前釋出的研報中曾分析道,一季度股基成交同比增長3.0%,新發基金同比下滑5.7%,權益市場震蕩影響保有規模;債券發行速度較緩、股融受政策收緊影響發行尚處低谷;債券牛市延續、權益市場「V形」反彈;風偏受挫,兩融、股質尚處修復通道。結合去年高基數,預計一季度證券板塊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下滑。
券商板塊的持倉也在下降。鄭積沙在4月26日釋出的研報中提到,目前權益市場超預期波動,券商板塊關註度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券商板塊持倉占比繼續下滑0.22%至0.46%。個股方面,綜合型券商遭不同程度減倉,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持倉比例繼續下行。
不過,鄭積沙表示,當前行業進入改革陣痛期,營收面臨沖擊,銷售業務變革走向尚不明確。但不宜陷入對行業發展過度悲觀中。無論綜合型券商,還是以研究業務為核心的中小型券商,抑或依托地方資本、深耕區域、打造差異化的地方型券商,在本輪行業出清風暴中均占據一定獨特優勢,存在跑贏行業、開啟第二增長曲線的可能。放眼未來,新改革周期下,資本市場良性迴圈終得以構建,伴隨廣大投資者信心修復、風險偏好回暖,經濟持續高質素發展,流動性合理且充裕,證券板塊的行情同樣不會缺席。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