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重慶潼南區:讓更多農戶「富腦袋」帶動「富口袋」

2024-06-08三農

「春爭日,夏爭時」。從小滿到芒種,也是農人最忙的時候。這段時間,潼南區農業農村委組織的210余名農技人員、產業村支書和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人才,紛紛去往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農民做好夏季農業作物管理工作。

「排水、營養、水分都很充足,如果後期采用環割技術,合理修枝,改善果子的通風和光照條件,掛果率就自然提升了。」在塘壩鎮的一片柑橘種植園裏,龍珠社區產業村支書張玉正帶領著專家團隊為種植戶陳建提供技術指導,促進農戶增收。

張玉是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三區科技人才,主要從事傳統發酵食品品質控制與標準化生產研究,2023年被聘任為塘壩鎮龍珠社區產業村支書。在擔任產業村支書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張玉立足專業、紮根沃土,深入了解龍珠社區產業發展情況,積極對接種養殖戶,同時依托高校平台,針對社區產業特點梳理了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龍珠社區依靠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培育出了重慶龍珠田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4家新型經營主體,栽種有花椒、檸檬、西瓜、砂糖橘以及中藥材等經濟作物4000余畝,養殖小龍蝦等生態漁業900余畝。柑橘種植戶陳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種植砂糖橘已有7年,但由於缺乏技術,果樹雖枝繁葉茂,但掛果率卻不高,加上資訊渠道的不暢,沒有請到合適的種植專家幫忙分析原因,導致年年虧損。

「產業有了,規模有了,缺了技術可不行。」張玉告訴記者,產業發展和農戶自耕自收完全是兩個概念,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細節有很多,各個種養殖戶在技術技能和資訊渠道上的參差不齊,就導致了哪怕是豐收,效益卻不見提高的情況發生。

「張教授給我們做了技術指導,今年的砂糖橘和往年相比,長勢還是不錯,果子也大,成本降低了。」龍珠社區柑橘種植戶陳建說,張玉了解到他的情況後,經常到果園實地了解情況分析原因,還邀請西南大學柑橘種植的專家團隊前來免費指導,幫助他實作增產增收。

在龍珠社區,像陳建這樣免費享受到專家培訓的種養殖戶還有很多。除了幫助種養殖戶分析低產原因,實作增產,張玉還會結合當地產業特點,非週期性將大學課堂搬進社區,解決一些與農產品貯藏加工相關的專業問題,做好一產向二產發展的引導。

「檸檬在豐收的時候,部份無法及時運輸,都會儲存在凍居里,同時也導致了檸檬品質的下降,拉低產品的價格。」龍珠社區檸檬種植戶王依前介紹,張玉針對潼南蔬菜、檸檬等特色農產品所培訓的保鮮技術非常實用,也相信在她的指導下,種植戶的收益會更好。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張玉就如同那初夏的細雨一般,溫柔且及時,將專業所長與產業特點相結合,開展村級產業規劃,落實產業發展措施,做好產業技術服務,促進產品產銷對接,當好一名鄉村振興排頭兵,為國家農業產業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

據了解,潼南涪瓊兩江橫貫,農業發展條件獨特、優勢明顯,是重慶農業大區、川渝核心保供基地、全球頂級檸檬產區,擁有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等近30塊國家級「金字招牌」,正加快建設重慶市唯一的農業科技城,享有「國際檸檬之都」「西部綠色菜都」「中國油菜之鄉」「生態小龍蝦之鄉」美譽。

近年來,潼南緊緊圍繞「一高地、三集群、三平台、四名片」,著力推動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爭當重慶市乃至國家鄉村振興排頭兵。目前檸檬、蔬菜、油菜等農產品面積和產量常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75億元、65億元和30億元。2023年農業增加值增長4.7%,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5元,增長6.2%,農業農村高質素發展態勢明顯。

上遊新聞記者 王梓涵 通訊員 陳俊霖 李旭 譚兆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