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明日秋分不一般,老話「秋分有三怕」,具體是哪三怕?早看早準備

2024-09-23三農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不知不覺間,暑氣消散,秋意漸濃。

田野裏,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果園中,累累碩果壓彎枝頭。

大自然正以其獨特的色彩,描繪著一幅豐收的畫卷。

在這美好的季節裏,我們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

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秋天到來。

從這一天開始,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氣溫也逐漸下降。

古人雲:「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秋分時節的特點。

不過,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句俗語:「秋分有三怕」。

這「三怕」到底是指什麽呢?咱們一起來瞧瞧。

第一怕:怕刮風

秋分時節,許多農作物已經成熟。

這時候如果刮大風,很容易造成作物倒伏,影響收成。

特別是對於水稻、玉米這些高桿作物來說,風險更大。

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分前後,爺爺總是憂心忡忡地看著天空。

有一年,秋分那天突然刮起了大風。

爺爺二話不說,拉著我就往田裏跑。

到了田邊一看,果然有不少稻子已經倒伏了。

爺爺嘆了口氣,說:「看來今年的收成怕是要打折扣嘍。

」說完,他就開始忙活起來,用竹竿扶起倒伏的稻子,用繩子固定。

我也跟著幫忙,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一株株稻子重新挺立起來,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這件事讓我深刻理解了「秋分怕刮風」的含義。

它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農諺,更是農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大自然的敬畏。

第二怕:怕下雨

「秋分怕下雨」,這話乍一聽有點不可思議。

雨水不是莊稼生長所需嗎?為啥到了秋分反而怕下雨呢?

原來,秋分時節正是收獲的季節。

如果這時候連續下雨,不僅會給秋收帶來不便,還可能導致糧食黴爛。

特別是對於一些需要晾曬的農作物,比如花生、紅薯等,連續陰雨天更是大敵。

我有個表哥在農村種地。

前年秋分前後,老天爺不作美,連著下了好幾天雨。

表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天天盯著天氣預報。

好不容易等到放晴,他二話不說,招呼全家出動,加班加點搶收。

那幾天,表哥家的院子裏、屋頂上,到處都是晾曬的農作物。

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著滿院子的豐收景象,全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次經歷讓我明白,「秋分怕下雨」背後,是農民對辛勤勞動成果的珍惜,是對豐收的熱切期盼。

第三怕:怕落霜

「秋分怕落霜」,這可不是電洞來風。

秋分過後,氣溫逐漸下降,如果出現早霜,對一些還未完全成熟的作物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早霜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凍傷作物,導致減產;二是打斷作物的生長周期,影響品質。

特別是對一些喜溫作物,如棉花、晚稻等,影響更大。

去年秋分後不久,我回老家探親,碰巧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降溫。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村裏的喇叭聲吵醒。

原來是村委會在通知大家,趕緊采取措施防霜。

我跟著叔叔下地察看,只見田裏一片忙碌景象。

有的人在給蔬菜地搭建簡易棚,有的人在果園裏點煙熏。

叔叔告訴我,這些都是防霜的土辦法。

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感慨:農民朋友們對抗自然的智慧,真是令人欽佩。

說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是否註意到,這「秋分三怕」背後,其實反映的是農民對自然的敬畏,對豐收的渴望。

它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經驗總結,更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我們有了更先進的技術和器材來應對這「三怕」。

比如,透過氣象預報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利用防風網減少風害,使用大棚設施調節溫度等。

但是,「秋分三怕」背後那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豐收的期盼之情,卻是永恒的。

今年的秋分就要到了,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好年景。

同時,也別忘了感恩大自然的饋贈,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最後,送大家一句老話:「勤勞出智慧,堅持有收獲。

」無論是面對自然的挑戰,還是生活中的困難,只要我們保持勤勞和智慧,堅持不懈,終會迎來豐收的喜悅。

朋友們,你們對「秋分三怕」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經歷。

讓我們一起暢聊秋分,共迎豐收!

對此,你怎麽看呢?歡迎評論區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