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頭村俯瞰圖。
南塘鎮潭頭村。
潭頭村產出的蓮藕。
淺澳海灘美景。
遊客在淺澳海邊遊玩。
淺澳村的漁船。
在陸豐南塘鎮潭頭村的蓮藕種植基地中,一邊是連片碧綠的荷葉,一邊是工人們熱火朝天采摘蓮藕的身影,這些新鮮的蓮藕將運送到珠三角,成為大灣區市民桌上的美味佳肴;
而在碣石鎮淺澳村,三兩只漁船浮在海面上,不少遊客在海岸邊愜意地玩水嬉戲,國慶期間,淺澳村成了遊客來碣石遊玩的熱門打卡點。
去年以來,「百千萬工程」在陸豐不斷深入推進,各項建設穩步推進並走深走實,潭頭村和淺澳村作為今年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陸豐樣板村,正在全力推動陸豐特色典型鎮村建設。
●文/圖:李冠宇
南塘鎮潭頭村:
「接二連三」 蓮藕飄香
「潭頭村種植的蓮藕要比其他地方的蓮藕好吃不少。主要是因為這裏處在連通南海的長沙河邊,海水漲潮時為鹹水地,退潮時就是淡水地,這種半鹹水半淡水的種養環境使得潭頭村的蓮藕口感十分獨特,在市場上廣受好評。」潭頭村優農蓮藕標準化生產基地負責人說。
潭頭村位於南塘鎮西部,距鎮政府7.2公裏,屬於丘陵地帶,長沙河沿村流過。潭頭村總戶數近5000戶,總人口8000多人,村域面積5.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340.29畝,大部份種植蓮藕和水稻,目前村民多數到珠三角地區務工和經商。
「蓮藕是一種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較高的蔬菜,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補血、減肥功效,有良好的經濟價值,現在有很多農戶都在種。」潭頭村村民對筆者說。
以產業思維發展蓮藕種養業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推進陸豐市蓮藕產業的發展,南塘鎮透過招商引資,引進陸豐市優農專業合作社並在潭頭村建設蓮藕標準化生產基地,透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能力。
目前陸豐市蓮藕主要由普通農戶種植,存在種植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產品質素也參差不齊。
怎樣解決上述問題?陸豐市亟須建設蓮藕標準化示範區,進一步促進陸豐市蓮藕生產向集群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為此,陸豐市優農種養專業合作社計劃建設廣東省蓮藕標準化種植試點1460畝,發展前景良好,目前已經建成700畝蓮藕基地。
在南塘鎮潭頭村,蓮藕在花期時,連片的荷花盛開,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有利於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具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帶動作用。
「接下來,我們將在蓮藕種植基地周邊打造旅遊觀光帶,同時計劃修建蓮藕加工廠,這樣就可以將蓮藕的價值最大化,由此前只出售蓮藕的單一模式轉變為同時加工出售藕片、藕粉的多種經營模式。」潭頭村村幹部說。
據了解,由汕尾承泰農業發展公司投資的蓮藕種植及深加工產業園專案,一期投資200萬元、流轉鹹水田650畝,目前正在建設中。產業園建成後,將成為汕尾首個農旅網紅打卡基地,預計為潭頭村增加崗位20個以上,帶來經濟收入達20萬元以上。
「蓮藕生長對水位要求較為嚴格,灌溉和排水的時間較為關鍵。其中萌芽生長期,也就是從栽藕到立葉出現的階段,要求水位淺,以利於土溫升高、提早萌芽,並促進植株早抽立葉;旺盛生長期,一般是從立葉開始到出現後把葉為止,莖葉生長速度快、需肥多,水位宜深,以利於荷葉生長粗壯;結藕期則需要新藕充實,施肥較多,應該降低水位,以利於新藕生長。因此,在供水上應遵循‘淺—深—淺’原則。」優農蓮藕標準化生產基地負責人表示。
為了發展好蓮藕種植產業,潭頭村積極做好水渠疏通建設工作。
「現在的蓮藕種植基地原是一片撂荒鹽堿地,由於離海岸線比較近,海水倒灌的風險比較大,因此我們圍繞基地周邊做好排水工作,已經修建了幾條排水渠,目前還在計劃修建新的排水渠。」潭頭村村幹部表示。
近年來,潭頭村堅持以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模式,帶領黨員群眾,盤活集體土地、荒地,發展特色種植,引進高質素發展專案,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了,日子越過越好。
「之前這一帶都是連片的撂荒地,我們挨家挨戶做通群眾工作並引進農業公司進行耕地流轉,這才讓村裏1200多畝撂荒地‘活’了起來。」潭頭村幹部自豪地說。
潭頭村組織黨員聯系群眾,全面實施「敲門行動」,將政策宣傳到戶、產業對接到戶、精準服務到戶,使村民高高興興跟著黨員幹部幹。
春耕秋收時節,潭頭村黨員幹部盡量騰出時間幫農戶插秧、收割、晾曬稻谷,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對黨組織的親切感、認同感,不斷凝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潭頭村還實行「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由黨組織牽頭,以黨員幹部為崗位責任人,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優勢,以種植蓮藕、水稻、冬種馬鈴薯為主,發展特色產業,形成比較優勢和有利競爭,同時打造「一村一品」沙浮洋種植基地,不僅幫助24戶農戶獲得穩定收入,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近6萬元。
鄉村食堂提升老年群眾幸福感
「今天的飯菜好香,走到門口就聞到了魚湯的味道。」中午12時,潭頭村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老年食堂暖意融融,圍坐在餐桌旁的老人們品著可口的飯菜,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為進一步提升鄉村養老服務質素,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潭頭村在村裏設立了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村裏老年人提供可口飯菜。據介紹,潭頭村滿60歲以上的老人即可在早上、中午和下午的用餐期間用餐,且全部免費。
「潭頭村有很多外出鄉賢,幸福食堂就是鄉賢和村裏的村民們一起出資建設營運的,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給村裏有需要的老人們提供一個溫暖的港灣。」潭頭村村幹部表示。
10月18日,筆者來到潭頭村,不少老人正在有序排隊取餐。「以前每天買菜做飯、刷鍋洗碗,要忙好幾個小時。」在這裏就餐的70歲老人鄭大爺說,一日三餐曾是讓他和老伴感到頭疼的事。現在好了,有了這個老年食堂,他們不想做飯就過來吃。
前來就餐的村民們紛紛表示,老年食堂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就餐選擇,讓他們能夠享受到美味營養健康的餐食。
「目前,我們已經營運很久了,餐食為兩葷一素一湯,均是營養豐富、口味清淡、易於消化的老年餐品,且會定期更新選單。」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開設老年幸福食堂,旨在讓每位老年人都能在這裏享受到溫馨、便捷的用餐服務。同時,歡迎村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繼續做好這件民生實事,不斷改進服務水平,努力為老年朋友創造一個更加舒適、愉悅的用餐環境,讓他們在家門口吃上健康、實惠的熱乎飯。」潭頭村村幹部說。
此外,潭頭村還利用鄉賢資助,寫好風貌管控文章。一方面,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累計拆除破舊房屋16間,清理房前屋後和巷道雜草雜物等共41噸,整治「三線」30處;另一方面,深入實施農房風貌提升行動,累計提升農房外立面16間,美化改造「赤膊房」5間,管控新建農房風貌3間,鄉村面貌得到較大提升。
碣石鎮淺澳村:
依海而興
網紅漁村
國慶假期,陸豐市碣石鎮的玄武山景區受到了眾多遊客喜愛,客流量達到了幾十萬人次之多,而在碣石鎮的海邊,還有一個小村落受到遊客們的歡迎,這就是位於南海之濱的淺澳村。
淺澳村始建於明末清初,因西面是自然海灣,靠近南海海邊,海域深度較淺,100米內的近海水深都在0.5到1米之間,相對較淺,這也是淺澳地名的由來。
淺澳村位於陸豐市東部,碣石鎮碣南半島田尾山麓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裏,東鄰後埔村,南接太平洋大海,西連大海大德山,北隔白龍山,處在陸豐市鄉村振興濱海走廊示範帶上。
淺澳村曾獲得廣東省第一批文化旅遊特色村、中國最美露營地等榮譽,作為遊覽點之一列入「廣東省首批鄉村旅遊精品路線——紅色堡壘、黃金海岸」,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備選村」名單,旅遊發展潛力巨大。
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淺澳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淺澳村兩面環山,兩面向海,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自然景觀有長約2公裏的海岸線,海水清澈碧綠,沙灘潔白無瑕。
淺澳村區域內有石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奇石異景數不勝數。
除了自然景觀外,淺澳村還擁有美輪美奐的閩派建築、歷史悠久的天後宮、距今三百多年歷史的古炮台,還有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此連破倭寇的英雄事跡和田尾山上駐軍戰壕、瞭望塔、營房等歷史文化遺跡等。
「百千萬工程」開展以來,淺澳村旅遊業得到較快發展,許多村民自發開辦了農家樂牌、旅遊民宿等,漁民們在休漁期獲得額外收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此前,淺澳村村莊發展缺乏專業的規劃,產業發展不到位,缺乏品牌效應,產業升級勁頭不足,產品附加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村莊的可持續發展是個較大的難題。
「淺澳村在互聯網上仍然獲得不少關註。據統計,關於淺澳的作品在社交媒體上獲得超過450萬次的點選量。」淺澳村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淺澳村正積極建立國家3A級景區,強化產業融合發展,激發集體經濟活力,帶動鄉村發展。
一方面,淺澳突出傳統產業優勢,發動漁業行家帶動村民共同增收,在漁業發展上守好產業根基,推動形成漁業產業鏈,打響淺澳漁業品牌,增加漁業產品附加值。
另一方面,淺澳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為契機,充分利用豐富的海岸資源、紅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編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提升景觀景點,建立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當下,淺澳村將分批建設遊客中心、停車場、海濱浴場、民宿綜合體、酒吧街等專案,全力打造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海岸體驗、科普教育、康養於一體的復合型濱海旅遊度假區。
同時,淺澳村積極引導村民利用民房發展民宿和其它業態,滿足遊客需求,並有效帶動當地海鮮產品及幹貨銷量提升,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
淺澳村正整合資源,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進行整體謀劃,優勢互補實作共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碣石鎮已正式啟動了淺澳村華潤希望小鎮專案改造工作,其中,米蘭花酒店、海風集市正初步擬定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