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國家級試驗區!源頭活水助力宜興鄉村振興

2024-01-07三農

「9.9帶走一杯好茶,乾元薄禮,不成敬意。」新年伊始,總部位於宜興太華山鄉的江蘇茶業有限公司的電商直播間先聲奪人。乾紅早春茶年銷售6000余萬元,最近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非遺工坊名單。宜興南部丘陵山區茶山星羅棋布,宜南山區獨有的生態稟賦和人文優勢,在產業植入上發揮到極致,沈睡的資源變成農民致富和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成為宜興市致力於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亮點。

涉農產業連年「升級」

從夏種時無人拖拉機旋耕翻地、無人駕駛插秧機精準插秧,到日常田間管理時無人飛機自動噴灑農肥,再到秋收無人收割機整齊收割……位於丁蜀鎮的蓮花蕩無人農場,在物聯網、北鬥傳感等科技的加持下,傳統農機有了「智慧大腦」,科技感、數碼化的場景正迅速從城市延伸到農村。

位於宜南山區的太華鎮富硒資源豐富。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委員、太華鎮黨委書記潘國強介紹,作為江蘇省唯一獲得認定的天然富硒土地,太華鎮將不斷推進江蘇南部典型丘陵生態涵養區多種資源統籌開發利用與深化礦地融合示範專案、富硒林下經濟和太華鎮林業規劃編制專案,加速形成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產業集群。

宜興於2019年底被列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寧錫常接合片區)以來,以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生態產品價值實作、農民可持續增收、科技成果入鄉轉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重點,探索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積極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城鄉融合發展的宏偉畫卷在陶都大地漸次鋪開。

科技創新成了「金鑰匙」

「太湖青蝦有了國家級基地,今後全國的青蝦要到宜興來拿。宜興不僅每年可向市場提供約60萬斤的商品蝦,全國的種蝦和蝦苗也主要從宜興出去,宜興實際上成為青蝦‘國家隊’所在地了!」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副總經理朱九紅抑制不住興奮地說。不久前,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共同建設宜興青蝦產業園區戰略合作專案簽約,相關專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社會實踐基地落戶宜興。與此同時,國家級的蝦蟹種業總部、太湖青蝦研發中心等科研機構也將應運而生,平台優勢、人才優勢、國際交流優勢等多種優勢將在該專案實作優勢整合。

緊鄰太湖西岸大堤的新莊街道百合花開農場內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實驗室已開工建設,這片區域將匯集全國各地的百合品種,成為百合種質資源圃,同時開展種質研究,為周邊農戶提供更為優質的種質資源和技術指導服務。宜興楊巷鎮的金穗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透過打造一流的繁、育、推、銷一體化現代種業公司,示範推廣水稻小麥新品種,帶動農戶共同致富。

在宜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科技創新成了金鑰匙,這種理念成為一種普遍共識。眼下,宜興農技推廣部門、行業協會、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科研人員、農戶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主體建立互利共贏機制,打造產學研平台,集各方人才之勢,推進新技術嫁接農業生產流通各環節,打造現代農業、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的集聚區,形勢喜人。

城鄉融合發展呈現「新場景」

在宜興經開區,阿裏數碼鄉村宜興產地倉由城市現代服務業同廣袤鄉村深度融合,成為華東地區首個農產品原產地公共倉,透過集約化服務,讓宜興田間地頭直連城市小區,啟用了鄉村產業增效增收的乘數效應。

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工作,布局引育窯湖小鎮、國坤產業園等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培育「花海觀賞、瓜果采摘、戲水漂流、運動休閑」等鄉村旅遊產品。

新街街道潼渚村是宜興環科園示範性打造的全國首個低碳村,也是環保科研成果轉化的「試驗田」。作為全國唯一以環保為主題的高新區,環科園結合宜興農村生產生活需求,打造了田園牧歌零碳生態綜合體等一批引領性的綠色生態產品。潼渚村黨總支副書記潘耀說,曾經汙水橫流的潼渚村已變成生態優美、遠近聞名的「公園」。每到周末,不少城裏人就會到潼渚村露營休閑,農業與旅遊融合發展效果已經顯現。

眼下,宜興以培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突破口,著力加強國家級園區、農業園區、特色鎮村等載體建設,以實作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為目標,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功探索創新富有宜興特色的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模式,促進了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協同發展。(江南晚報記者 何小兵 )

原創稿件 轉載須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