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新春走基層|為什麽是袁家村?

2024-02-18三農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 賀桐 杜鵬)一手拎著麻花酸奶,一手牽著活蹦亂跳的孩子,2月16日(大年初七),遊客劉先生帶著一家三口漫步在陜西鹹陽禮泉縣袁家村的小吃街,整個街巷擠滿了人。剛吃完酸辣粉,他又開始環顧四周覓尋下一個不用排隊的美食。

陜西省鹹陽市禮泉縣袁家村

「2023年,袁家村年遊客接待量達800萬人次以上,年旅遊總產值超12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5萬元以上。」從北宋時期的避戰亂定居,到明清之際的作坊繁榮,袁家村歷經了千年的滄桑變遷,近年來因原汁原味的關中民俗文化和古樸的鄉村風貌而聲名遠揚。為什麽袁家村如此之「火」且經久不衰?我們試著在這裏尋找答案。

為什麽留在袁家村?

一碗「農家飯」 就能實作家門口「致富」

走進袁家村村史館,館內一張張陳列的照片、一面面錦旗無不向大家訴說著袁家村的歷史。從上世紀70年代起,袁家村先後經歷了三次變革轉型。1970-1978年,袁家村積極發展集體經濟,成為陜西省乃至全國農業戰線的標桿。1978-2005年,興辦工業企業,水泥廠成為村上的支柱產業。

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

2007年至今,袁家村發揮歷史形成的積澱特色和獨特優勢,以關中民俗文化為底色打造鄉村旅遊綜合體。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說,最初鄉村旅遊的概念基本是農家樂牌,袁家村距離西安市70公裏,光做農家樂牌人來不了,那靠什麽能讓人來?便成為當時的主要「問題」。「袁家村起步是在農家樂牌的基礎上做旅遊,主題定位是關中民俗文化,用旅遊的形式吸引人來,讓農民在自己家裏賣農家樂牌。」

袁家村村民惠文霞

「2007年村上發展鄉村旅遊,我辦起了第一家以本地菜為主的農家樂牌,到現在年收入翻了好幾番。」惠文霞不僅是原住村民,還是袁家村第11號農家客棧的主人。之前,惠文霞在村辦企業水泥廠上班,一月幾百元的薪金,收入穩定,心裏踏實。村裏剛開始搞鄉村旅遊時,她和大部份村民一樣,當時都持觀望態度。

經過村幹部的耐心溝通後,她被選為村裏的兩戶示範帶頭戶之一,並在當年辦起了以本地菜為主的農家樂牌,成為村裏最早受益的村民之一。「其實我們就是做著‘自家飯’,簡單、純粹、健康。看到我盈利後,我們村的農家樂牌由最初的2戶發展到5戶,再到全村60多戶全都開始參與鄉村旅遊建設。」惠文霞說。

每天看著川流不息的遊客從自己門口走過,匯入到熙熙攘攘的小吃街裏,惠文霞心裏是美的:「這樣好,小吃街把遊客分流了,要不客太多,人累得招架不住。」之所以淡定「不搶客」,是因為她們都是合作社的股東,不管是誰家的生意紅火,大家都是共同得利。

「分紅多得很,弄不清。」看著手機裏又一筆到賬提示短訊,惠文霞開心地笑了。現如今,惠文霞一年的收入達到60萬元左右。用她的話講,作為一名袁家村的村民,自己感到十分幸福。

春節期間,袁家村村民演出節目歡迎各地遊客

為什麽選擇回袁家村?

鄉村發展需要我們 這是青年一代的使命

2010年,來袁家村的遊客已經非常多,但存在一個問題,白天遊客多,晚上都走了。怎麽能留住人?王創戰說,他們開始轉型升級做鄉村度假,建設客棧區,為遊客留宿創造條件。遊客住下來又有新問題:晚上出來沒事幹。於是,袁家村又建設了酒吧街、藝術街等配套街區,逐步實作白天的袁家村向「月光下的袁家村」轉變。這也吸引了一批批人才返鄉創業和外來投資。

作為袁家村的女婿,張雷之前一直在外面做國際自駕遊,在外打拼多年後,在2017年回到袁家村投資經營精品民宿,目前擔任袁家村民宿協會會長,有3家自有民宿在營運中。張雷說,選擇回袁家村投資創業,首先考慮的是袁家村客流量足夠大,其次這種帶動全村人共同致富的思路很吸引他,「我也入股村上的合作社,除民宿本身經營收入外,還有其他的股份分紅,這是在其他地方獲取不到的」。

如今袁家村的高品質民宿有30多家,不同遊客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住宿樂趣。張雷說,每到節假日,袁家村最先住滿的是民宿,之後才是農家樂牌,這反映出遊客消費水平糊品質追求的提升。而袁家村的民宿也在不斷提升品質滿足遊客需求。

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琪

1993年出生的小夥王琪是袁家村原住民,大學畢業後進入央企工作,2019年辭職回鄉成為村委會委員。他的個人成長與袁家村始終緊密相連。王琪告訴記者,「記得小時候,村裏發展工業,父母都在工廠裏上班,之後袁家村發展鄉村遊,周圍人又開始做農家樂牌。」

一直在外讀書工作,王琪每年回村次數比較少,但每次回家他都能發現村裏變化巨大。為什麽選擇回袁家村?王琪說,「鄉村發展需要我們。袁家村有了文旅產業,又有更多80後、90後甚至00後陸陸續續回到村裏,讓袁家村變得更好,我認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目前,王琪在袁家村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一職,主要負責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的接待工作,包括媒體、高校、黨建等與村子的業務對接。「個人力量非常渺小,但如果把所有袁家村的原住民、新村民、商戶牢牢關聯在一起,我認為袁家村的發展在未來是有無限可能的。」王琪說。

為什麽來袁家村創業?

一個人富不是富 帶動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2月6日中午11點鐘,鹹陽市禮泉縣袁家村裏,已經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四方遊客,人們帶著對鄉村美食的好奇,在這裏吃得津津有味,穿著時髦的姑娘舉著甑糕邊走邊吃:「關中小吃,這裏味道最好。」

袁家村粉條作坊合作社社長馬秋鳳

在小吃街道上的手工粉條店鋪,粉條作坊合作社社長馬秋鳳正和店員一起打包粉條,之所以叫社長,是粉條社和其它酸奶、油、辣子、醋等作坊,都是由村民入股的合作社模式。

「2014年,我關掉服裝店的生意,來袁家村開粉條作坊,與別人家不同的是,我們的酸辣粉使用地道關中紅薯粉、現做的豆腐、新鮮的小青菜、蔥末等,就連辣子使用的都是用石磨磨出來的地道關中辣面。」馬秋鳳說,自己從未想過,一碗酸辣粉,竟然擺脫了困境。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最美鄉村建設,如何滿足城市遊客走進鄉村景區的美食體驗,成為千千萬萬個以馬秋鳳為代表的民俗體驗村美食經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最新鮮的食材,最簡單的制作工藝,才能帶給食客們最好的美食體驗。」馬秋鳳說。

在袁家村,凡是要用到粉條的小吃店,都由粉條合作社供應,這是長假前最後一次大批次的生產。馬秋鳳告訴記者,「目前粉條合作社年收入超千萬,我與村民們不僅是鄰居,還是彼此的股東。要我說,一個人富不是富,帶動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如今,袁家村的合作社大大小小加起來有30余家,有作坊、農產品加工、城市體驗店、基礎設施等多種形式。王創戰說,「比如我們的停車場、擺渡車、旅遊大巴,都是合作社形式的。只要是能掙錢的,我們都成立合作社,讓村民參與進來。」

為什麽是袁家村?

全國發展鄉村旅遊的地方那麽多,為什麽袁家村最為成功?王創戰說,袁家村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危機感,怎麽持續發展很重要。

除了靠旅遊把人引進來,袁家村提出「走出去戰略」,也叫「進城、出省」計劃。「進城」就是用袁家村多年建立的品牌和口碑走出去,開設「袁家村城市體驗店」;「出省」就是用袁家村人總結的經驗和思路在其他省份打造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袁家村」。

西安市曲江銀泰城袁家村城市體驗店

2015年,袁家村在西安市曲江銀泰開設了第一家城市體驗店,這也是他們走出去戰略的第一步。店長馬景超說,為保證西安市民能吃到與袁家村一樣的美食,「進城店」有自己的秘訣。開店前,他們都會發「英雄帖」,然後按品類組織「比武」,透過競爭選出最優秀的檔口經營者。

「店內食材也是每天清晨從袁家村所在的鹹陽禮泉縣運送過來,透過原產地統一的原材料標準,把袁家村美食送到市民遊客餐桌上,確保食品安全衛生。」馬景超告訴記者,目前店內30家商戶、100余名工作人員都是禮泉縣當地的村民,這也帶動了當地就業。

2月16日,航拍袁家村停車場

如今,袁家村在西安、鹹陽、寶雞已開設城市體驗店18家,並先後在青海、山西、海南等地打造了5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遊體驗地。王創戰說,袁家村走出去的每一個店都是農民股份制的形式,有能力的農民袁家村就帶出去就業創業,人出不去的把錢帶出去入股,農民直接間接跟著產業在收益,解決了袁家村產業延伸的問題。

袁家村以鄉村旅遊帶動產業發展,成功探索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支部+公司+合作社+股份制+農戶「袁家村」模式,成為鄉村振興的代表。「為什麽是袁家村?」這一問題的答案,其實就蘊含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勤勞身影、每一次成功的探索、每一項啟用鄉村活力的政策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