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國企收購商品房都租給誰?主要面向三類人群

2024-06-28三農

「目前可供選擇的房源已經不多了,租金都在每月1500元左右。如果需要,帶上身份證可以來我們現場看房、選房。」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租客身份致電重慶佳寓光環店時,門店工作人員如是表示。

目前,重慶市屬國企批次收購商品房用作租賃住房,首個投入使用的專案為重慶佳寓光環店。今年初,重慶嘉寓公司、重慶建渝住房租賃基金共收購了7個專案,合計4207套房源,這些專案大多集中在軌域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院(醫院)區等「一點四區」人口聚集區,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為主。預計今年內,重慶中心城區還有近1000套房源將投入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地發文,鼓勵國有企業收購符合條件的存量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就在6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影片會議上再次明確要求,推動縣級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2024年6月11日,重慶市雲陽縣的商品房建設工地和促銷中的樓盤。視覺中國圖

「專案所剩房源已不多」

「每套房子面積都差不多,36至38平方米,基本家具家電如床、沙發、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都是配置齊全的。」重慶佳寓光環店的一位營運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次簽約除交付租金外,物業費和網費均為贈送。

據該營運官介紹,重慶佳寓光環店位於重慶照母山板塊,緊鄰軌域5號線重光站,步行6分鐘可達光環購物中心、金科商業中心,商圈配套完善。所有房源均為單間套房設計,雖然專案所在樓棟為商住一體,但所有房源水電均為民用。「租金每月1500元左右,租期最短一個月、最長一年,若簽一年租金會有相應的折扣。」

據重慶兩江新區官方公眾號,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需求,重慶嘉寓推出了「佳計劃」,主要面向三類人群:「佳寓+乘風」計劃,為大學畢業生、青年人才等客戶群體提供搬家補貼、押金減免、租金優惠等政策支持;「佳寓+溫馨」計劃針對以家庭為單位客戶群體;「佳寓+愛心」計劃,由嘉寓公司職工自發捐贈成立愛心基金,為一時困難的佳寓租戶提供愛心幫扶。

不過,該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門檻比較低,沒有特殊限制,有住房需求的都可以申請,目前可租房源僅剩幾套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佳寓中環店此次投入使用的房源總量為95套,於6月23日正式投入市場使用。在正式投入使用前的6月13日,重慶嘉寓開始對外進行招租。彼時,重慶嘉寓對外宣傳租金可享受九二折至九五折。此外,今年內,在中心城區還計劃有近1000套房源將投入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貝殼找房App了解到,目前,緊鄰佳寓光環店的金州苑·依山郡小區,套二整體精裝修租金在2700~2800元/月,約25平方米的單間,租金為795元/月;同區域的公寓專案——金科美寓,同等面積的房源,租金也在1500~1800元/月;而距佳寓中環店僅一站地鐵的藝方公寓,32平方米的房源,月租金為1450元。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重慶嘉寓此次推出的佳寓房源所在專案,正是此前重慶建工所打造的「建工·嘉寓」。

天眼查的資料顯示,重慶嘉寓房屋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由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持有。

「國企平台收購存量房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消化存量房,另一方面是穩定不動產的資產價格。」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地方政府本就有常態化籌建保障房、人才房等任務,透過這一形式,可以為更多人群,提供更為便宜的房源。

在李宇嘉看來,相較於其他房企,如萬科、貝殼等推出的,以盈利為導向的公寓,政府保障性出租房更偏向於引進人才、招商引資等。

重慶佳寓光華店房源內部裝修情況 圖據重慶兩江新區微信公眾號

地方國企下場收購存量房

今年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國企,下場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出租房。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今年二季度以來,湖北、寧夏以及廣州等地,鼓勵地方國企收購符合條件的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部份城市如杭州臨安、貴陽、惠州、臨滄、大理等地,釋出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由國企在部份行政區域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3個城市落地政府收儲商品房。

不過,在目前已出台相關政策的城市中,僅有少數城市對面積作出了規定,或對定價規則進行明確。

如惠州,當地明確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設價格為參考上限,確定合理收購價格,參與征集的房源面積,應在120平方米以下。

再如重慶,當地第二批次收購房源,則明確要求不超過90平方米。

此外,6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影片會議」。在會議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再次明確要求,推動縣級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而在此前的6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也召開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房地產業發展關系人民群眾切實利益,關系經濟執行和金融穩定大局。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賃,是金融部門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統籌消化存量房產和最佳化增量住房、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透過市場化方式加快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助力保交房及「白名單」機制。

「一方面是因為三四線及縣級城市庫存消化周期長;另外一方面,則是能夠促進‘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求。」易居克而瑞集團董事長丁祖昱分析指出,據克而瑞監測數據,2023年末,百城狹義庫存面積降至5.3億平方的階段性低位,但因成交持續低迷,去化周期仍保持在24個月的較高位。

不過,在業內看來,在存量房源以及資金支持都能較快速到位的背景下,營運管理能力將成為能否真正盤活存量房的關鍵。

「保障房不管是配租還是配售,價格相對都較低,隨之收購價格更低,其中還有商業銀行借款、團隊營運成本、管理成本等,這些對國企都是巨大的考驗。」李宇嘉表示。

「目前,市場上的集中式公寓,主要由市場化房源和保租房源組成,一線城市的集中式公寓規模增長較快,其中保租房規模占比在三成以上。市場逐漸邁向‘市場化+保租房’雙軌並列模式。」丁祖昱分析指出,無論一線還是二線城市,在新增房源中,保租房的占比越來越大,在一線城市,這對整體規模提升的貢獻度達84%。

「投資機構對長租公寓穩定的回報率預期,基本都集中在4.5%至5.5%之間。」丁祖昱進一步分析指出,作為存量收儲的國企平台,進入保租房賽道的時間是在2021年前後,營運經驗尚未完全成熟。專案如何制定營運標準,專案品牌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出圈,以及專案周邊租賃市場發展如何,以及如何及時調整營運管理策略,是否需要營運借力等問題,這些對大多數國企平台來說都是考驗。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