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西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克氏原螯蝦新病原

2024-01-24三農

新華社客戶端重慶1月23日電(記者周思宇)記者近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甲殼類動物的二類疫病病原蝦肝腸胞蟲能感染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並造成其肝胰腺和腸道組織損傷,揭示了該新病原對相關養殖業的危害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線上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水產養殖】。

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微孢子蟲感染與防控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陳潔介紹,蝦肝腸胞蟲主要感染凡納對蝦(又稱南美白對蝦),易引起對蝦生長遲緩症候群,且在育種、育苗體系中不易清除,嚴重影響對蝦養殖周期和經濟價值。

該研究團隊發現,從凡納對蝦養殖塘中捕捉的共棲野生克氏原螯蝦均排白便,其肝胰腺、腸道及白便中存在大量微孢子蟲孢子,且肝胰腺和腸道發生萎縮,上皮細胞脫落。該團隊對分離的微孢子蟲進行鑒定,發現該微孢子蟲為蝦肝腸胞蟲,利用透射電鏡觀察超薄切片發現,克氏原螯蝦肝胰腺細胞被蝦肝腸胞蟲感染。

克氏原螯蝦肝胰腺細胞中的蝦肝腸胞蟲。(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供圖)

「中國克氏原螯蝦養殖區與凡納對蝦養殖區域存在重疊,克氏原螯蝦具有營底棲、擅攀爬的生活習性,易傳播蝦肝腸胞蟲到不同養殖池或棲息地,造成不同水域的交叉感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王元副研究員表示,該研究為對蝦養殖過程中防控野生克氏原螯蝦傳播蝦肝腸胞蟲提供了依據,同時也提示小龍蝦養殖業警惕蝦肝腸胞蟲可能帶來的危害。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