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
央視網訊息:田間稻谷黃,秋收近尾聲。金秋十月,廣袤田野上繪就了一幅幅絢爛的豐收畫卷。北方收玉米,南方割水稻,雜糧和水果等經濟作物也陸續成熟。又是一個豐收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科技賦能土地改良 鹽堿地變成新糧倉
在吉林大安,昔日寸草不生的鹽堿地,眼下正飄滿稻香。這裏是如何變成「米糧倉」的?2024年水稻收成如何?
農機往來秋收忙 畝產突破600公斤
眼下,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鎮的3000多畝鹽堿地水稻正在搶收。這一穴水稻長出了28穗,穗粒數能達到130粒左右。前段時間,這裏組織了一次測產,水稻千粒重達到28克,畝產突破600公斤,較2023年每畝增產100公斤左右,創造了這片稻田的畝產紀錄,這樣的產量幾乎接近黑土地水稻良田的產量。
不毛土地變良田 新材料改良鹽堿地
這片稻田一路之隔就是未改良的重度鹽堿地,白花花一片,土壤板結較為嚴重,pH值一般都在9.5以上,不適合作物生長。
鹽堿地在吉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2012年以來,吉林西部地區整治開發鹽堿地等耕地後備資源,形成了工程、物理、農藝、生物等多種改良措施,其中就有一種新材料——有機矽改良劑。
這片田采用的是有機矽改良劑來治理的鹽堿地,選取同地塊的鹽堿土溶於水中,加入有機矽後,土壤和水快速分層。可以看到,有機矽具有較強的親土性,可以和土壤包裹一起,阻斷鹽分吸收,從而達到降堿和改變土壤板結的作用。這能讓水稻更好地紮根生長,渾濁的水變清澈,也可以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有效治理重度鹽堿土壤。
近年來,當地不斷探索鹽堿地治理方式,目前已累計改良鹽堿地30萬畝,擴充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
加快秋收行程 全省水稻收獲超九成
除了科學開發耕地後備資源,吉林省也在持續加大水稻品種研發力度。這片稻田中,推廣種植的一款長粒香品種和另外一款小粒型超級稻,都具有較強的抗鹽堿、抗倒伏的特點,為鹽堿地上增產提供良種保障。最近幾天,吉林多地出現雨雪天氣,農戶也在加快秋收行程。截至目前,全省糧食作物已收獲超八成,其中,水稻收獲超九成。
水稻收割之後,大安市的一些種植合作社對稻谷實行倉儲、加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日加工新米能力達到60噸左右。水稻收獲後,存入恒溫米倉,再進行打磨、色選、包裝,助力秋糧顆粒歸倉、新米鎖鮮上市。
收割機全程機械化作業 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在江西宜春,多台大型收割機在農田裏全程機械化作業,搶收秋糧,確保顆粒歸倉。
在江西宜春市上高縣野市鄉,當地種糧大戶傅敏的高標準農田裏,多台大型收割機全程機械化作業。
收割完的糧食隨即被裝車運往烘幹中心,及時烘幹、儲存,防止黴變發生。2024年,傅敏在當地承包了1萬多畝水田進行水稻油菜輪作種植。
在當地糧食收儲點,多台售糧車正有序進場。透過質檢後,源源不斷的稻米透過輸送帶送入儲糧倉庫。
瓜果飄香 石榴豐收采摘忙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眼下,山東棗莊的石榴陸續成熟,果農在林間穿梭,忙碌采摘。
在棗莊市薛城區張莊村的這處石榴連片種植區內,一棵棵石榴樹郁郁蔥蔥,一個個顏色鮮艷的石榴掛滿枝頭,散發出陣陣果香。
據了解,當地立足資源稟賦,打通石榴產業上下遊產業鏈,各類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目前,棗莊市的石榴種植面積達12萬畝、600余萬株,產量超過1.2億斤。各類種植、加工、銷售等市場主體118家。
北鬥賦農繪「豐景」 秋播加速有「絕技」
眼下,正值冬小麥播種的好時節。陜西渭南大荔縣2024年冬小麥種植面積55萬畝,當地正在用安裝了北鬥駕駛輔助系統的各類機械,優質高效開展秋播作業。
10月24日一早,在大荔縣趙渡鎮的黃河灘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清林正和工人們一起,為合作社的500畝流轉土地進行播種準備。和往年不同的是,2024年有了北鬥系統的助力。
吳清林介紹,車輛安裝北鬥系統後,只需提前在駕駛艙電腦上設定地塊邊界和播種耕幅,系統就能接管車輛,進行耕地、播種等工作。多台車同時作業也互不幹擾,一天半時間,就能完成500畝的播種任務。
大荔縣目前已累計投入各類農業機械4600多台,其中,參與小麥播種的拖拉機90%以上都安裝了北鬥駕駛輔助系統。預計11月初全部完成播種任務,較往年能提早7—10天。
除了各類機械器材助力,大荔縣還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精選優質糧種,指導農戶科學秋播。
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10月25日,陜西秋播小麥1323.98萬畝,占預播面積93.57%。寬幅溝播等新技術推廣作業面積達610萬畝,較上年增加67萬畝,播種質素持續提高。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