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曲師鄉村振興科技小院:從萌芽到茁壯成長

2024-03-19三農

陽春三月,會澤夏季草莓開始種植。由曲靖師範學院、雲南農業大學聯合申報的雲南會澤草莓科技小院也迎來了好訊息:入選雲南省省級科技小院立項建設名單。

從建成校級科技小院,到立項建設省級科技小院,曲靖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科技小院在會澤縣這片土地上萌芽、茁壯成長。

是萌芽,也是紮根。這種紮根,是曲靖師範學院為高層次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台的探索;這種紮根,是以「小」的力量,挖掘「大」的潛力、整合「大」的資源,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曲師詮釋。

博士變「農民」

平均年齡37.5歲,12名年輕人來到會澤縣駕車鄉光頭村當「農民」,實實在在解決田間地頭的問題。

他們是曲靖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科技小院首批入駐的12名博士。2023年11月,科技小院在光頭村建成。學校結合會澤縣農業發展實際,從生物資源與食品工程學院選派博士首批入駐。

12名博士分成四個組,開展蜜蜂養殖、草莓種植、果品深加工、飼草種植4個專案研究、技術指導及科技服務,在曲靖師範學院駐村幫扶的光頭村、大水村、屋基村、迤石村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助力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

會澤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功填補了國內夏季草莓生產的市場空白。但由於缺乏技術支撐,當地草莓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推動當地草莓產業實作四季品種特色化、種植基地規模化、生產流程標準化、經營模式產業化以及服務體系科技化,是科技小院草莓種植團隊的奮鬥目標。」草莓種植團隊負責人徐啟賀說。

目前,科技小院草莓種植團隊已在會澤開展高原特色無公害草莓種植技術試驗示範推廣,幫助當地種植戶建起5個示範基地。

小院不「小」 大有可為

在光頭村,村民和蜜蜂是楊爽最好的朋友。楊爽有兩個身份:曲靖師範學院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員、曲靖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科技小院蜜蜂養殖團隊負責人。

一年前,楊爽來到光頭村。村民們覺得稀奇,在大學做學問的博士,來這裏,能做什麽?

楊爽不解釋,他帶著村民養蜜蜂,養著養著,蜜蜂養殖成了農民喜愛的增收副業。

但這只是開始。「農民們找到了養蜂的樂趣、嘗到了養蜂的甜頭,有了科技小院,我們做這件事就有了更好的平台和支撐。」從大學到農村,一年時間,「80後」楊爽有了不一樣的收獲和感悟。

從2007年開始,曲靖師範學院連續8年對會澤縣者海鎮三多多村開展定點掛鉤扶貧工作。2016年以來,學校連續派出教師組成駐村工作隊,進駐幫扶聯系點會澤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多年來,工作隊隊員和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打成一片」。

2021年10月,曲靖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建成,聚焦烏蒙山集中連片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研究、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生態文明路徑研究和珠江流域農業產業發展研究,集科研、實踐、服務於一體。

「小院雖‘小’,但大有可為。鄉村振興研究院也好,科技小院也好,我們努力為高層次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台,大學和小院成為‘發展共同體’,小院為大學提供‘大舞台’,大學為小院帶來‘大機遇’。」曲靖師範學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臧國書說。

「入選省級科技小院立項建設名單,為我們開了一個好頭,我們要把科技小院建成農業科技研發中心、農業產業化基地、人才培養與合作基地、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科技成果展示中心,讓更多老師和學生到基層去,用土地當‘黑板’、作物當‘教材’,在田間地頭研究‘大學問’。」對科技小院的未來,曲靖師範學院科學技術處處長、會澤草莓科技小院專案負責人李正彪信心滿滿。

曲靖融媒特約記者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