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為什麽農村土地撂荒越來越嚴重?背後有「三大」原因

2024-02-10三農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撂荒土地要不得!」這句話在過去確是農村人的共識。然而當下,中國農村土地撂荒問題日益嚴重,僅2022年就有3000萬畝土地被撂荒。面對荒蕪的田野,有人質問農民失職,但我們應當正視,這件事不能簡單怪罪農民。種地不掙錢,年輕人不願種地,老人力不從心,這才是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一、種地不賺錢,農民也要生存

「不掙錢的事,誰願意幹?」這句老話道出了農民撂荒的首要原因——種地不賺錢。以糧食舉例,近年來政府雖逐步提高收購價,但漲幅遠遠跟不上農資價格的上漲。2022年小麥和稻谷的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了0.02元和0.03元,可見漲幅十分有限。

而與此同時,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價格卻在快速攀升,一畝地能多賣幾十塊錢,但農資費用可能就是幾百塊。成本高收入低,種地成了虧本生意。正如【論語】所雲,「民以食為天」,農民也要吃飯養家。掙不到錢,他們也只能放棄種地,去經濟發達地區打工謀生。

其實,種地不掙錢的根本原因,是農產品特別是主要糧食的價格長期偏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工業和城鎮建設的重視程度遠高於農業農村。城鎮居民收入快速增長,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差距不斷擴大。

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只能緩慢上漲,否則就會推高居民的生活成本。可農業生產成本卻在持續增長,農民的種地收入也就難以明顯提高。這種局面若不改變,光靠少量補貼,根本無法激勵農民種地。

二、吃不了苦,年輕人不願種地

如今農村年輕一代多是獨生子女,打小生活富足,不像過去的農民吃苦耐勞。在田間地頭,無論酷暑嚴寒,農活依然重體力勞動。這對習慣了電風扇和空調的年輕人來說,實在難以忍受。

再加上他們受教育程度較高,不願終生從事農業。你給他們再好的土地,他們也寧願進城打工,而不會回鄉下種地。其實,年輕人不願種地也與農村的發展潛力有關。中國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缺乏充分的教育醫療資源。

大城市才是提供充足就業機會的地方,農村要想脫貧致富,只能靠打工。這導致了年輕勞動力大規模外流。如果農村也有充足的發展機會,年輕人也可以在本地就業和創業,那麽回歸農村種地的人就會更多。

三、老齡化嚴重,農村缺乏勞動力

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占農村人口三分之一。大量年輕力壯的勞動力進城打工,農村只剩下老人和婦女。但老年人體力不支,難以承擔繁重的農活。一些老人甚至連自家的土地都難以全部打理,只能選擇撂荒部份遠離家裏的土地。

農村嚴重的人口老齡化也從一個側面導致了土地撂荒。之所以出現嚴重的農村人口老齡化,也與年輕勞動力外流有關。目前中國農村空巢老人數量巨大,僅2017年就達到5000萬。這些留守老人原本依靠子女贍養,現在子女離開農村,他們的生活就成問題。

而農村又缺乏完善的養老設施,老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容易出現問題。如果能改善農村環境,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老齡化問題也會減輕,農村勞動力短缺的狀態就不會如此嚴重。農村土地撂荒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並非農民的個人過錯。

種地不賺錢,年輕人不願幹農活,老齡化農村缺乏勞動力,這些才是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下面我結合目前形勢,就如何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撂荒問題,分享幾點建議:

調整農產品定價機制,提高主要農產品價格

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政府應該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農產品定價機制,保證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價格能夠合理上漲。

逐步縮小工業品與農產品價格差距,提高農業收入水平。這需要改變以往主要照顧城鎮居民的價格體系,兼顧農民利益,逐步實作農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加大農業生產補貼和扶持力度

在農產品價格機制改革需要一個過程的背景下,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補貼力度,直接增加農民的種植收入。各地可參考一些積極的做法,如直接補貼農民種植成本,或對銷售的農產品給予一定的補貼。這需要各級財政增撥更多資金用於農業扶持,切實幫助農民度過當前經營難題。

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

要抑制農村人口外流,吸引年輕人返鄉,就必須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城鄉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包括交通、通訊、電力、網路、醫療等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