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江蘇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高水平建設「藍色糧倉」

2024-01-03三農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不僅要向陸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不僅要有陸地糧倉,還要建設「海上糧倉」。

江蘇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裏,海岸線954公裏,擁有獨特的海洋資源稟賦。近年來,江蘇加快推動海洋漁業高質素發展,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推進海洋漁業發展若幹措施

為全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發展,助力海洋強省、農業強省建設,2023年10月23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制定了【加快推進海洋漁業發展若幹措施】,若幹措施明確將制定出台海洋牧場建設、深遠海養殖設施裝備建設、遠洋自捕水產品回運等支持政策實施細則,進一步拓展海洋漁業發展空間。

為推動遠洋漁業發展,江蘇鼓勵高品質遠洋自捕水產品回運,對國內遠洋漁業企業進入江蘇解除安裝的自捕魚,給予一定的運輸費用補貼;鼓勵沿海地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吸引遠洋漁業企業落戶,透過重組、兼並等方式,助推遠洋漁業全產業鏈、規模化、集聚發展。

在深遠海養殖方面,江蘇對重力式深水網箱和桁架類大型養殖裝備,省級財政資金最高補助1000萬元;對新建的大型養殖工船,省級財政按照不超過總造價15%的標準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為夯實海洋漁業發展基礎,江蘇還支持沿海地區以縣為單位,探索推進鹽堿地設施漁業養殖基地、海水生態健康養殖基地等建設,提升灘塗、近海養殖設施水平。

全省 海洋 漁業 蓬勃發展

江蘇「親海近海第一區」之稱的連雲港市贛榆區,這裏的海水育苗和遠洋捕撈均在全國沿海占有一席之地。在連雲港贛榆東潤海產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裏,工作人員正在將收割的海帶進行分揀、沖洗、烘幹等。東潤海產品有限公司2023年在近海養了大約1萬畝紫菜,總凈收入將達400萬元左右。

如今,「中國紫菜之都」連雲港每年大約有70萬箱紫菜經過加工後運往世界各地。2021年,柘汪紫菜產業園建成,這是江蘇省首個紫菜加工全行業電氣化覆蓋示範區。柘汪紫菜產業園占地面積約326畝,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可容納180套紫菜初加工生產線,年產紫菜60億張,年產值20億元,帶動約2000人就業。

「金融活水」匯入海洋市場

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等金融機構對江蘇現代農業建設、海洋漁業發展給予了極大關註和支持,分別出台了多項金融服務政策、支持舉措,讓更多的「金融活水」匯入海洋漁業。

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金租」),圍繞遠洋漁業、水產飼料、水產養殖等「藍色糧倉」特色產業,持續加大金融供給力度,以租賃「活水」匯入「海洋深藍」。截至2023年10月江蘇金租在農牧養殖、農業機械等相關領域投放金額近200億元,服務近萬家客戶,促進多雙邊漁業合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推動「養殖——捕撈——加工」相互融合,為助力深海漁業轉型升級貢獻租賃力量。

緊盯短板弱項,精準著力點

江蘇沿海各地高度重視海洋漁業,將其納入高質素發展工作大局,堅持海陸統籌發展,多措並舉發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取得了良好成績,但對比先進省份,短板弱項也十分明顯。

就生產結構而言,從海淡產品比例來看,江蘇海產品產量、產值占比不高,以淡水產品為主的特征較為明顯,海水產品產量、產值僅占全省總量26%左右;山東、福建、浙江以海水產品為主,其產量、產值占比在80%上下;廣東海淡水產品相對均衡,海水產品產量、產值占比50%左右。

江蘇淡水魚蝦蟹已實作特色養殖。陽澄湖大閘蟹、盱眙小龍蝦、中洋河豚、太湖「三白」……江蘇蝦蟹中外聞名。但江蘇海水養殖規模較其他省份仍占比偏小,海水魚養殖方面,無論是技術還是苗種,原產地在江蘇幾乎很少,從育苗開始,都要借助他省資源。

從發展區域看,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江蘇省海洋漁業生產以傳統的近海、灘塗貝藻類養殖為主,深遠海養殖仍未取得突破;目前全國已建成169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其中山東建成67個、廣東建成38個、江蘇建成4個;全省僅有4家遠洋漁業企業、43艘遠洋漁船,船隊總規模不大。

未來江蘇也將破除「重陸輕海」的傳統觀念,聚焦薄弱環節和短板弱項,找準工作著力點和主攻方向,著力建設「海上糧倉」。以更大力度向海洋要空間、向海洋進軍,推進海洋漁業經濟實作跨越式發展。

上遊新聞 邢可

編輯:陸行

責編:周希

稽核:袁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