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60年代農村常用的老式農具,認識3個正常,全都認識,證明你老了

2024-09-23三農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正選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點選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大家也知道中國之前的發展起步都比較晚,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這片國土上經歷了太多次的戰爭。

所以我們一開始其實是靠發展農業起家的,可以說農民當時是撐起了我們的半邊天。

不過隨著現在科技技術的發展,農業也開始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糧食莊稼都開始批次生產,節約了很多人力。

但是這樣一來以前很多的老式農具都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盤點印象中那些農具,看看你還記得幾個呢?

一、風車

第一個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以前農村都會使用的那種老式農具風車。

它的歷史可謂是十分悠久,作為古代中國農民智慧的結晶,是一種非常簡單而實用的農業工具。

以前莊稼種出來之後又不像現在一樣有現代化工業的處理和篩洗,那時候都是靠人力進行二次篩除。

這時候風車就派上了用場, 它一般是用於清除稻谷和一些谷物莊稼中的雜質,如灰塵、葉子、小石子等,這就能夠保證糧食的純凈度。

這種風車一般都是用木質的材料制作的,它的結構相對來說制造起來是比較簡單的,雖然簡單卻不失設計,十分精巧。

風車中最核心的部份就是扇輪,上面裝有多個竹片或木板制成的葉片,葉片透過精心排列和固定,能夠讓風車在風力或人力驅動下旋轉起來。

而且在風車的一側設有進料口,農民只需要把要清理的稻谷倒入這個進料口中,就會落入扇輪下方的空間。

隨著扇輪的旋轉,谷物在風力的作用下被拋向空中,並因重量和形狀的差異會分散開來。

像一些較輕的雜質,比如灰塵、葉子這些就會在旋轉的過程中從風車的另一側並排出,而較重的谷物就會繼續下落,最終透過出料口收集起來。

可以說有了風車,以及農業中對其進行使用之後不僅提高了稻谷等谷物的清潔度,還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工作任務,更好地篩選了谷物。

畢竟當時也沒有這些先進地機械器材,所以風車成為了農民們不可或缺的幫手。

每到秋天要收谷物糧食地時候,風車總是熱鬧非凡,農民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它,為來年的豐收做著準備。

但是現在風車也開始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畢竟現在很多地方連收割谷物都不需要人工收割了。

只需要駕駛專業的收割機就可以批次的對谷物稻子進行收割,收割機也會一並將這些雜質排除,不再需要大家使用風車篩選一遍了。

鐮刀

第二種相信很多60、70後都有見過,那就是以前農村基本上家家必備的鐮刀。

它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自古以來便承載著農民辛勤耕耘的汗水與希望。

也正是因為其獨特的形態和實用功能,在中國悠久的農業歷史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鐮刀主要是由刀片和刀把兩部份組成,它的刀片通常都是由鐵質材料鍛造而成的。

形狀比較狹長鋒利,可以非常輕松地割斷農作物稭稈或者是一些農作物旁邊的雜草。

它的刀把一般都是由木質材料制成,堅固耐用又便於握持,這是為了確保農民在使用時能夠穩定而舒適地操作。

以前一到農忙時節,鐮刀基本上就是大家手上最得力的助手,不論是收割莊稼還是清理雜草,鐮刀都可以說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代化的收割機械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收割方式。

不過這也不代表鐮刀完全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現代化行程比較慢的村落裏鐮刀仍然農民們廣泛使用著。

鐮刀不僅是農民們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懷念,更是對勤勞、堅韌、自強不息的農耕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可以說老式農具鐮刀是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見證者,見證了中國農耕文化歷經千年來的發展和變化,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三、扁擔

扁擔可以說是曾經農耕時代農民肩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辛勤的汗水。

一般扁擔都是用竹子制作的,它的形狀扁長,兩端微微翹起,這能夠方便農民將其插入籮筐或者水桶等農具的繩索中。

不過扁擔的長度和寬度也並不是統一的,它會根據使用者身高和負重需求而異。

一般扁擔是會用來搬運一些比較重、比較多的糧食、肥料、水等的工具。

可以說一根扁擔、兩個籮筐或水桶是農民們往返於田間與家中的標配。

扁擔的使用不僅減輕了農民們手提肩扛的負擔,還提高了勞動效率,可以說是農村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扁擔其實作在的使用率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它性價比很高,而且也方便使用。

大家如果去菜市場買菜的話應該會看見很多農民會將自己家的蔬菜、莊稼等用扁擔挑著籮筐裝起來售賣。

四、耙

說到這個農業工具不知道大家腦子裏會不會浮現出豬八戒的武器,它的原身正是我們要說的這個農耕工具耙。

釘耙主要是由木質的耙身和鐵質的耙齒組成, 耙身長而直,耙齒則呈彎曲狀,密集地排列在耙身下方,形似一排排鋒利的牙齒。

如果大家有在農村待過,看過農民種地的話應該都知道。

當土地經過犁耕之後,往往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土塊和溝壑,這不利於後續的播種和作物生長。

這時候耙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整理對耕翻後的土地,能夠將土地中的碎土耙碎,將土地整理平整,讓土壤表面平整得細膩均勻。

這個步驟大家別看簡單,但是它卻十分重要,它提高了土地的耕作質素,還為作物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經過耙整的土地,土壤疏松透氣,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和發育。

同時平整的土面也便於農民們進行播種、灌溉和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

五、簸箕

簸箕是用竹篾或柳條等天然材料進行編織之後制作而成的,它的形狀一般都是圓形或橢圓形。

在農耕社會中,簸箕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於清理糧食中的雜質。

每當農作物到了收獲的季節後,這些糧食作物會被倒入簸箕中,然後農民會用雙手緊握簸箕邊緣,輕輕地上下左右晃動。

在這個搖晃的過程中,飽滿的谷粒由於重量和摩擦力的作用會留在簸箕底部。

像一些比較輕的雜質如塵土、稻殼、麥芒等就會被逐漸揚出,這樣一來就能很好的篩選出糧食中存在的雜質。

其實它的作用和風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只是說相較於風車的話,簸箕更多是需要人為進行,體力消耗比較大。

除了清理糧食之外,簸箕還可以作為搬運工具,用來盛放和移動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的工具。

大家現在如果去很多村落裏都還能看見當地人會用簸箕來晾曬作物,他們會將洗凈的蔬菜或水果攤放在簸箕上,置於陽光下自然晾幹。

織布機

以前可不像現在有這麽多好看的衣服,連布料都會比較稀缺,然而織布機也就是以前農耕時代的一大重要代表之一。

織布機主要由木質框架、經線架、緯線梭、踏板等部件構成,結構復雜而精巧,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的卓越工藝。

而且相較於現在什麽都提倡便捷方便來說,老式織布機不僅操作復雜,還需要織工具備高超的技巧和耐心。

在漫長的織布過程中,織工需根據圖案設計,靈活調整經緯線的交織方式,才能編織出各種精美的花紋和圖案。

這種手工織布的方式雖然效率低下,但所織出的布匹質地厚實、耐用且充滿自然韻味,深受人們喜愛。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現代紡織機械逐漸取代了老式織布機。

但後者作為農耕文化和傳統手工藝的重要代表,仍被許多人所珍視和傳承。

結語

隨著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現代科技器材的出現,標誌著生產效率的快速提升和勞動強度的降低。

它們通常能夠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地完成傳統農具需要人工長時間、高強度才能完成的工作,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產量。

其實這種替代也是歷史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具體表現。

但是這些老式農具不僅僅是生產工具,它們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智慧。

農具的淘汰,意味著一部份文化遺產可能逐漸消失,使得年輕一代難以直接體驗和理解祖先的勞作方式和生活智慧。

因此,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也需要重視對傳統農具和農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那麽上面這些農具你都認識幾個呢?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60年代農村常用的老式農具,認識3個正常,全都認識,證明你老了

正選2024-03-13 21:23·小四愛八卦

農村60年代的5種老農具,認識3個正常,5個都認識,證明你老了

2019-05-04 11:18:36 來源: 蚊子愛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