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基本供給,始終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
國家統計局9月10日釋出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下稱「系列報告」)顯示,75年來,中國糧食生產實作跨越式發展。2023年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增長5.1倍。
75年來,糧食生產、農業發展跨越了哪些台階?支撐保障糧食產量連年穩增的農業科技有哪些突破,還有哪些薄弱環節?
糧食產量時隔7年再次站上萬億斤台階
國家統計局曾經刊發「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其中,【農村改革邁出新步伐,農業發展再上新台階】一文闡述了「中國糧食生產經歷的風風雨雨」:新中國成立之初糧食產量2000多億斤;從1952年的3000億斤到1966年的4000億斤,用了14年;改革開放之初,農村改革、家庭承包釋放了農業生產力,激發了農民積極性,糧食產量從1978的6000億斤增加到1984年的8000億斤,登上兩個千億斤台階用了6年時間;1996年、1998年和1999年三次達到10000億斤;但這個台階沒有立刻站穩:2000年至2006年連續7年低於10000億斤;直到2007年再回萬億斤,此後不再下滑。2015年糧食產量突破13000億斤,此後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人均糧食擁有量400公斤,是國際公認的糧食安全線。國家統計局年鑒數據顯示,自2008年開始,中國人均糧食產量超過400公斤,此後保持連續增長趨勢。2023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93公斤。
與此同時,系列報告稱,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中國農業生產實作了由「以種植業為主、以糧為綱」的高度單一結構向「農林牧漁全面、多元、協調發展」的歷史轉變,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加快構建。1952年,農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5.9%,處於絕對主導地位。改革開放後,農林牧漁業加速發展,農林牧漁業結構逐步協調合理。2023年,農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4.9%,比1952年下降31個百分點;林業、牧業、漁業占比分別提高2.8個、13.4個、8.9個百分點。
農業產業鏈條和多功能性也不斷延伸拓展。2022年全國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達到195692億元,占本地生產總值(GDP)比重為16.2%。2023年末全國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的村占比為14.7%,50萬農戶開展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30億人次,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到8400億元。2023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超過7300億元,超過100萬農戶透過網絡銷售農產品,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9萬億元。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跨越
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背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升。
雖然糧食產量在2007年再次站上萬億斤台階,但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一直在50%之下。直到2009年前後,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0%,標誌著中國農業發展由過去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增加,逐步轉變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到2023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
在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工作人員對智能農業監測器材進行偵錯檢修 新華社圖
2021年底釋出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到,「十三五」是農業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實作關鍵轉折的時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支撐保障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湧現出一批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整體研發水平與已開發國家差距逐步縮小。
不過,中國農業科技還存在一些明顯短板和薄弱環節。例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與已開發國家水平還有差距。相關報道顯示,部份已開發國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約80%。
【規劃】也舉例稱,部份前沿和交叉領域基礎研究和底盤技術的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要種源、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能力不強,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不夠,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國新辦7月24日舉行的釋出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回應記者提問時也表示,2023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2%,這個數據比2012年大體上提高了10個百分點,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但整體的科技水平與國際上先進水平比較,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從全球範圍看,以生物技術和資訊科技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制高點。」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