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農村老齡化、年輕人不願種地,「誰來種地」難題求解

2024-02-07三農

2023年10月,河南省安陽市一位村民正在夕陽下播種小麥。視覺中國圖

近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網站釋出文章【關於「誰來種地」重大問題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該調研報告針對陜西省土地耕種現狀是什麽、為什麽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以及如何吸引各類主體人群種地等三個板塊,深度分析導致「耕地撂荒」「種地勞動力老齡化」的多方面原因,並為政府部門應如何支農提出多項措施,引發網友關註。

「(調研報告)寫得非常客觀,其他省份也差不多是這樣。」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也關註到這份調研報告,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年輕人不種地」是研究農業領域的共識,「(種地)養不活人,只能出去(打工)」。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據他觀察,青年人普遍外出打工,如今大多是六七十歲的人在種地,「如果年紀大的人有一天不在了,那誰來種地?」

2024年1月19日,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該報告第一作者,對方以「不方便」婉拒受訪。南方周末記者檢索相關研究論文,發現此前已有多篇類似論文發表,系統化闡述當今種地的現狀,並對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提出多項支農策略。

2024年2月3日,2024年中央一號檔【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2024年1月1日)】公布。檔首先強調,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同時也增強調控能力、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並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和標準體系建設,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農民老齡化不可避免

在中國,「誰來種地」是一個長期問題。在農業稅條例廢止之前,有的農戶甚至會拋棄土地,躲避交稅。2004年,國家實行稅費改革,農業稅全面取消。

「以前農民是不得不種地,但在農業稅取消後,他們開始搶地種。」李國祥介紹,2017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自此之後,中國農業的生產力及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提升,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顯著提高,糧食得以持續增產。在此基礎上,種地改革穩步進行。

隨著社會發展,關於種地又浮現出一些嚴峻的問題。李國祥認為,現階段導致「誰來種地」問題的社會背景主要有兩個特征:第一,隨著科技進步,農業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種地的門檻也相應變高,即只有會種地的人才能賺錢,不會種地就賺不到錢;第二,農村人口老齡化、高齡化趨勢明顯。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蘇衛良於2021年發表的論文【未來誰來種地——基於中國農業勞動力供給國際比較及應對策略選擇】中提到,隨著城鎮化速度加快,以青壯年為主的非農就業勞動者迅速增多,留守農村並繼續從事農業勞動的以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老年人為主。

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資訊,當前農業勞動力基本是1990年之前出生,且以1960年之前出生的老人為主。蘇衛良提出,假定農業勞動力從事的極限為80歲,且無進城農民工返鄉務農的情況下,再過10年,即2030年,農業勞動力將會減少20%甚至更多;到2040年,60後將陸續結束農業勞動力市場;至於2050年甚至以後,80後也逐步結束,農業勞動力將會依賴於70後和80後在此之前所培育的後代能否繼承農業生產,尤其是種植養殖大戶家庭。

「農業老齡化在不同國家呈現加深趨勢,說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是普遍且必然的趨勢……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規模的農戶有所側重地選擇職業技能教育和科技推廣培訓,以提升農民的專業技能水平。」上述論文中強調,在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方面,除了農民職業化措施外,還應不斷完善並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水平,同時加大農村基礎學歷教育投入以及培養農業未來接班人。

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多篇農業經濟主題論文,「專業人才缺乏」是一個常被提起的字眼,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接受能力不高,既懂技術又善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調研報告中也解釋,因為農村基層的薪金待遇、環境條件和發展空間與城市差距較大,大量涉農人才外流,涉農專業畢業生不願到「三農」一線工作;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當前農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才占比較少、老齡化嚴重,難以滿足農業生產指導服務需求。

(IC photo/圖)

「年輕人不願回家種地」

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2020年55歲及以上農業勞動力占比接近45%。針對「為什麽年輕人不願意種地」這一問題,調研報告提出,原因之一是生產成本逐年走高,種糧比較效益下滑。近年來,陜西省糧食生產成本年平均增長速度遠大於糧食產值年均增長速度,隨著生產成本的大振幅上漲和收入的小幅增長,糧食種植凈利潤和成本利潤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有時甚至處於虧損邊緣。

種糧收益不斷收窄抑制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平均成本由2.03元/公斤上漲至2.33元/公斤,增長14.87%。2021年三大主糧每公斤平均出售價格為2.57元,較2012年僅增長7.21%,其中2016—2019年糧食的平均出售價格更是低於平均成本。

據南方周末記者在甘肅一地的觀察,「年輕人不願回家種地」已成為一種不用言說的常識,年輕人讀書即是為了從農村走出來,不用再像父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即使在工廠流水線、工地打零工,也不願回家種地,主要原因是「做什麽工作都比種地掙錢」。

村裏老人種的地也越來越少,一方面是中青年外出發展,家裏勞動力不夠;另一方面,這幾年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西北長期幹旱導致村裏莊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加劇了棄耕外出的現象。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以前,村裏家中吃的面粉是將自家小麥拉到磨坊推磨而成,但近幾年,不少人家一直在大超市購買面粉食用。

調研報告中也提到,陜西省農業基礎設施普遍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足。陜西省66.94%的耕地為旱地,耕地質素總體水平較低,且面對頻繁的極端天氣風險較大,加之機械化水平滯後,土地主體實力不強,服務水平相對滯後等原因,都進一步加劇年輕勞動力流失。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收入,選擇外出務工。

與此同時,農業信貸融資困難、金融服務供給不足、補貼水平相對較低、農業發展激勵有限都是打擊農民種地意願的重要因素。在調研報告作者調查的382位普通農戶及91位種糧大戶中,有51.6%的人認為補貼政策不能提高種糧意願。

至於年輕人普遍不願意種地的選擇,李國祥分析,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農民種地已不如之前辛苦,「但在很多年輕人眼裏,種地是沒出息、沒前途的,所以他們都不願意幹」。他認為,針對這一問題,社會不必過多擔心,「他們終究有年老的時候,一部份人還會選擇回歸鄉村,等他們覺得有參與建設鄉村的必要了,回來一樣能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

土地流轉和社會服務化兩條腿走路

「土地零散,是年輕人不回來的重要因素。」孔祥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小農戶經營現象普遍,破碎的土地限制了生產規模,如果要把土地規模化,需要一家一戶去談判,難度很大。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中國戶均經營規模僅為7.8畝,小農戶占農業經營主體的比重在98%以上。

「有些小農戶因為土地租金太低,不願意把地租出去,自己三心二意地種,這類普遍現象會影響國家的農業發展。」李國祥表示,現階段,農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競爭力不足,具體而言就是農產品價格偏高,成本偏高。如果大量耕地效率低的小農戶把承包的土地結束來,讓真正會種地的人規模化種植,就能推動土地成本下降。

2021年,【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大國小農是基本國情農情,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的小農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在短期內透過流轉土地搞大規模集中經營。

孔祥智介紹,中國在農業現代化道路探索中,發現規模經營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土地流轉的規模化經營;另一條腿走社會化服務的規模化經營,利用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的規模經營,以服務規模的擴大來彌補耕地規模的不足。

在調研報告中,也重點提及規模化經營土地。針對「如何吸引各類主體種地」的問題,要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一是促進土地規範有序流轉,在農戶自願、集體同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農戶間、承包農戶與其他農業經營主體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實作規模經營,實作規模效益。二是需透過培養各類主體,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為,支持有條件的小農戶加快成長為家庭農場,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引導農民合作社興辦企業,如此推動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即便是土地流轉規模化,也需要社會化服務。」孔祥智認為,相比土地流轉規模化,社會化服務更重要。在他看來,種糧面臨賠錢風險,經濟作物種植技術水平又相對更高。年輕人即使是返回農村種地,大多也是農機戶(從事農業機械化作業的農戶),相對更需要技術和裝備支持。

「真正種地太苦,也有技術限制。」孔祥智舉了一個例子,「北京大興西瓜瓜農年齡在70歲左右,瓜農都發愁再幹幾年幹不動了怎麽辦。那是個技術活,不是說年輕人回來就能幹的。」在這種情況下,為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提供各種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和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匯入小農戶生產,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顯得尤為重要。

2013年起,中央財政專門安排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透過先服務後補助等方式,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服務專業戶和服務類企業面向小農戶開展社會化服務。2013—202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資金190億元。

孔祥智介紹,由於土地流轉價格較高,且根據相關規定不能轉移種糧性質,農民種了糧食一旦掙不到錢就會撂荒,但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又能夠獲得專案補貼,「農民就很高興,願意納入到這個專案裏面」。

關於如何提高農民積極性,李國祥向南方周末記者補充,農業要素配置存在障礙,比較典型的是缺少專門針對農民的職業保險,也應當盡快設立,「有關農民職業的保障,各地政府也在嘗試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只是其指標比較少」。

2024年中央一號檔中也要求,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鼓勵地方探索建立與農資價格上漲振幅掛鉤的動態補貼辦法。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範圍,推進農業保險精準投保理賠,做到應賠盡賠。完善巨災保險制度。李國祥說,各類保險固然會增加政府支出成本,但也可以從其他地方省出一些錢,減少部份產業的資金投入,「歸根結底,種地改革還不夠大膽,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做一些讓農民可及可感的實事」。

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南方周末實習生 張永奇 蔣泓怡

責編 何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