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陶麗林:種下食用菌撐開「致富傘」

2024-07-26三農

近年來,針對群眾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保山市龍陵縣鼓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實作了農業產業多樣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在鎮安鎮,提起食用菌種植,不得不提的是被當地村民親切稱為「陶鮮菇」的陶麗林。自1999年開始經營餐飲業以來,陶麗林憑借其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對美食的熱愛,逐步發展起食用菌產業。最初,她透過加工油菌作為餐飲服務的一部份,受到顧客的喜愛。但由於菌類供應不穩定,陶麗林決定自行種植食用菌以確保品質和供應量。

2015年,陶麗林夫婦租了17畝土地開始種植食用菌。由於缺乏種植管理經驗,成批的菌包死亡,兩年時間虧損50多萬元。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困難後,陶麗林夫婦沒有放棄,每年抽時間外出「取經」,不斷學習改進,並逐漸掌握了食用菌種植的核心技術,從「門外漢」變成了遠近有名的「土專家」。

如今,他們的種植基地已經擴大到了60多畝,每年產出食用菌超過1000噸,年產值達到600萬元,並擁有12項實用型新型專利以及正在申請中的兩項發明專利。基地還為周邊居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幫助當地村民實作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

走進龍陵縣鎮安鎮食用菌種植基地,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棚內一排排菌棒整齊擺放,一朵朵肥碩的蘑菇探出「小腦袋」。采菇、搬運、稱重、裝箱……10多名工人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蘑菇。

王金鳳已經在基地務工了7年,主要負責員工的餐飲,她表示在家門口工作既方便照顧家庭又能獲得穩定收入,感到十分滿意。另一位長期在基地工作的何秀芬,則成為了銷售主管,經常獨自駕車前往周邊市場進行銷售,業績突出。

在食用菌種植基地務工5年的何秀芬,是陶麗林的「左膀右臂」,對基地裏各項業務了如手掌,是獨當一面的銷售主管,經常獨自一人駕車到周邊市場進行銷售。

多年的摸爬滾打,練就了陶麗林觀察市場的「火眼金睛」。陶麗林表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綠色食品需求的增加,食用菌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除了鮮銷外,基地還將部份產品加工成油菌子,實作了產品的多元化銷售。今年4月,大連理工大學無償提供了2畝多的竹蓀菌種,目前長勢良好,預計不久後即可上市。

憧憬未來,陶麗林計劃進一步拓展食用菌產業鏈,包括種植、深加工、冷鏈物流、銷售配送等多個環節,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讓食用菌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把「富民傘」。

雲南網記者 楊艷鵬 通訊員 李長明 侯雲鵬 李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