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物匱乏到解決溫飽,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社會發展的成果,不斷體現在人們的餐桌上,6月7日釋出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隨著人均GDP提高,居民膳食持續升級,未來,中國將大幅增加動物性食品和油脂類需求,主食需求明顯下降,肉類食用需求總量或將突破1億噸。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釋出會。中國農科院供圖
主食降低,食物正在變得豐富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居民從食物匱乏到徹底解決溫飽問題,再到實作生活小康,伴隨中國人千百年的饑餓問題徹底消失。在今天,食物供給豐富,谷物充裕,口糧絕對保障,肉蛋奶等食物消費越來越高,蔬菜水果等周年供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1961年至2021年,中國居民食物結構變化中,人均谷物消費量總體增長,薯類、豆類等過去用以充饑的食物消費量明顯下降。
同時,可以提供更多能量的油脂、肉類消費在不斷提高。60年中,人均植物油的消費增長了7倍多,從只有1.1公斤增長到8.9公斤。
本次釋出的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正在從主食型向「糧菜肉果魚」多元化食物消費模式轉變。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葉玉江介紹,當前,中國居民膳食供能結構中,谷物仍然是第一,其次為肉類、蔬菜、植物油,但谷物的比例正在下降。從各省發展狀況看,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時,糧食的消費比重就會逐漸下降,肉類消費增長放緩且趨於穩定,蛋奶水產品等優質蛋白食物的消費比重會逐漸上升,果蔬消費則呈現多樣化趨勢。
當前,中國年人均谷物原糧食用消費量為193公斤,肉類55公斤左右,蔬菜水果合計超過240公斤。而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報告預測,到2035年,人均谷物原糧食用消費量將降到152公斤,肉類仍會增長,達到79公斤左右。
兩套方案,兩種不同的轉型路徑
在現代化行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餐桌的變遷也仍在持續。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葉玉江介紹,在【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研究人員設定了兩套方案,即「吃得好」和「吃得營養健康」。
葉玉江解釋,「吃得好」即滿足人們不斷變化和豐富的需求,「簡單來說,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然而,「吃得營養健康」,則是按照更健康、營養更全面的吃法,兩者類似但也有區別。
報告預測了兩種不同方案下的變化趨勢。葉玉江介紹,按照「吃得好」方案來測算,到2035年和2050年,中國肉、蛋、奶和水產品的人均食用需求量都將大幅增加,但依然低於美國2021年的水平,水產品比美國2021年的水平要高一些。谷物的人均食用需求量將持續下降,略高於美國2021年的水平。「要滿足這樣的需求,意味著生產端要大幅提高肉蛋奶和水產品的產量。根據預測,到2035年,肉類要增加2964萬噸,到2050年,肉類要增加4260萬噸。」葉玉江介紹。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肉類總產量為9600多萬噸,這意味著,到2050年,肉類要增加近一半的產量。
而按照「吃得營養健康」的標準,報告顯示,奶類和水產品人均食用需求量將大幅提升。到2050年,奶類和水產品人均食用需求量將分別達到109.5千克和75.01千克,和目前相比,增長3倍和3.4倍。
吃得營養健康,不只是影響個人
在今天,「吃得營養健康」越來越成為社會的共識,中國曾先後多次釋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不斷調整健康膳食的結構,以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消費領域,綠色、健康、營養的食物,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如原本作為雜糧的小米、馬鈴薯等,因其含有更多的營養元素而受到青睞,在主糧消費中,全麥食物等健康食品的消費量也越來越大。
在生產領域,消費結構的變化,必然會影響生產結構。葉玉江介紹,在未來,中國居民口糧的絕對安全可以保障,農產品的供需矛盾主要是動物性產品供給不足,生產端要提升畜禽生產效率,要調增飼料糧播種面積,提高飼料糧的供給。
當前,中國飼料糧供給不足,進口量較大,如進口糧食中最多的大宗作物大豆,其主要用途為榨油和飼料用,進口玉米的主要用途也為飼用。
如何緩解糧食供給的壓力?報告認為,在消費端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引導消費者轉變觀念,在吃得好的同時,還要吃得營養健康。在生產端,則透過調整生產結構,提高供給水平,葉玉江表示,「不論是哪一種方案,總的趨勢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主食的比例會繼續降低,主糧會吃得越來越少,而動物性食品需求不斷增加。這也意味著,在滿足動物性產品需求、保障目標自給率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提高飼料糧的生產能力。此外,在進口方面,需要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確保飼料糧穩定安全供給。」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