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中日糧食進口對比:日本每年進口2400多萬噸糧食,中國是多少?

2024-07-18三農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日本糧食自給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常年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其糧食自給率,采取的是「卡路歷奇準」。將不同農產品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按統一標準折算,從而得出熱量自給率。

如今,日本部份糧食種類的進口率甚至已達到異常扭曲的地步,例如八成以上的小麥、大豆、玉米都需要從海外進口。食用植物油進口比例更是高達97%。

日本:糧食嚴重依賴進口

日本是個島國,山地多平原少,光照條件差,其地形與氣候並不是很適宜種植小麥與水稻。目前,日本的耕地面積大約在6500萬畝上下浮動,60歲以下的務農億人口常年保持在百萬人的規模。

二戰結束後,由於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出現了嚴重下滑。其自給率從上世紀50年代的80%以上,下滑至目前的不足35%。

最近幾年,日本每年的糧食總產量維持在1100-1150萬噸的水平,其中主糧稻米的年產量為700萬噸, 自給率基本維持在95%。日本國家糧食庫和民間糧食庫存有370萬噸儲備糧。但是,如果遇到戰爭等特殊情況,養活日本1.26億人口,起碼需要1500萬噸大米。

為了解決國內糧食不足,日本透過各種手段來提高糧食安全。比如為了保障國產主食大米,日本對進口大米的用途進行嚴格限制,只允許其用作食品加工和飼料等用途,嚴禁用作主食。

還有一條重要舉措就是建立建立海外糧食供應鏈。日本積極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去海外囤田種地或對農業企業進行投資、並購,以盡可能多地掌握農業資源,建立海外糧食供應鏈。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到本世紀初期,日本在海外屯田面積已超過1300萬公頃,相當於其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是現有國內耕地總數的3倍。最近幾年,日本把農業拓展的目光又投向了中南美洲、中亞和東歐等農業新興地區。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3年,日本從海外進口了2400多萬噸糧食,主要以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為主。其中,玉米進口數量最多,為1550萬噸,美國與巴西產的玉米占到了進口總量的九成以上,是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

小麥進口量530萬噸,美國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占到了進口總量的一半,其次是加拿大與澳洲。大米進口量數量則比較少,約70萬噸,美國、泰國、中國是三大主要供應國。

此外,每年日本還要進口200多萬噸的大豆,主要是由美國供應。從日本的糧食進口結構來看,它對美國的糧食依賴性很強,整體依賴性超過了50%。日本的糧食安全全靠美國保障,這也是日本一直追隨美國的主要原因。

同日本相比,中國的糧食進口量更為龐大,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糧食1.6億噸,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從結構看,大豆仍占大頭。全年進口量為9941萬噸,占全部糧食進口量的6成以上,巴西大豆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物件。

從糧食進口國家看,巴西、美國、澳洲、加拿大、法國、阿根廷、烏克蘭、俄羅斯這八個國家是中國糧食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其中巴西以8276萬噸的對華出口規模位居中國糧食進口第一來源國,是排名第二的美國糧食進口總量的2.4倍。

除了大豆之外,2023年中國還進口了2713萬噸玉米、1210萬噸小麥、1132萬噸大麥,其中,僅僅是玉米的進口量就已超過的日本糧食進口總量。

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糧食進口固然能解決國內的缺口,但是從糧食安全的角度 來說,還是得繼續挖掘國內糧食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