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雄東畢
農民合作社是上聯消費端、下接生產端、推動農業產業鏈發展的有效載體之一,在構建農業全產業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農民合作社在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方面積極探索,成效顯著,擁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一、合作社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阿克蘇地區有農民合作社5700多家,其中發展規範的1740家,擁有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9家、自治區級示範社111家、地區級示範社142家,組建聯合社20家,輻射帶動農戶17.4萬戶41.7萬人,農戶覆蓋率近50%。農民合作社建成原材料基地超過390萬畝,其中綠色食品原料基地超過20個、總面積290.3萬畝,帶動農戶13.4萬戶。合作社註冊各類商標511個,認證綠色農產品91個、有機產品21個,帶領農戶走上了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產業發展道路。
1.引領產業發展。立足阿克蘇地區實際情況,合作社積極參與糧、棉、果、畜、設施蔬菜等優勢產業發展。沙雅縣德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聯合社,吸納技術人才,與村集體合作,引導農民土地入股,提高了當地棉花種植的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開展規範提升行動,選好帶頭人,健全盈余分配機制,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提高了聯合社經營管理水平;面向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拓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途徑和服務內容,推動了當地棉花產業高質素發展。
2.發展適度經營。透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草畜聯營等多種形式,開展規模化經營,共同抵禦市場風險。沙雅縣和阿瓦提縣穩妥推進土地流轉,實作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獲得土地和勞務兩份收入。截至2022年12月,阿克蘇地區有13.86萬戶農戶流轉土地291.36萬畝,共釋放富余勞動力30.51萬人,促進農民由單一的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向多元化收入轉變,其中繼續從事農牧業生產人數9.24萬人,年均收入16663元;外出務工及在當地就業人數10.77萬人,年均收入20141元。
3.完善利益聯結。一是「小農戶+基地+合作社+休閑娛樂+N統一」模式。阿克蘇市嘉鑫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全「辣椒育苗+機械種植+初(精)加工+品牌銷售+盈余分紅」利益共享機制,吸引6000多戶農戶參與,打造集品種推廣、規模種植、標準化生產、垂釣娛樂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基地,補齊了當地食用辣椒全產業鏈短板;新和縣小牛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300余戶果農,形成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成員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二是「農戶+黨員示範田+黨支部+聯合社」模式。拜城縣新繁榮農業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有7名黨員成員,成立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流轉土地4900畝,帶動373戶脫貧戶發展馬鈴薯和玉米制種,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三是「大合作+小聯戶+合作社」模式。阿瓦提縣淘淘園果蔬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農戶2600畝土地,農戶以土地入股參與經營,享受盈余分配,2022年盈利170萬元,參與農戶得到了實惠。四是「小農戶+合作社+基地」模式。阿克蘇市建波農業專業合作社年收購核桃6000噸,直接帶動農民就業200人,間接帶動1100戶增收5000多萬元。五是「農戶+合作社+公司+旅遊」模式。拜城縣康其人家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生態旅遊與農林牧產品銷售掛鉤,提高了農產品商品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合作社拓展農業全產業鏈面臨的問題
1.生產與需求脫節。合作社對市場需求把握滯後,捕捉市場資訊的敏銳度不高,導致生產和需求不協調。
2.品牌意識較淡薄。阿克蘇地區5700多家合作社中,實行標準化生產的不足5%,擁有註冊商標的不到2%,透過各類質素認證的在1%左右,合作社品牌意識較淡薄。
3.利益聯結不緊密。合作社與農戶很少簽訂訂單,農戶不按照標準生產、各行其是,產品收購隨行就市,削弱了合作社的吸重力。部份合作社延續家族式經營模式,在聯農帶農促農方面基本沒發揮作用。
三、合作社拓展農業全產業鏈的建議
1.走全產業鏈管理之路。築牢農業產業鏈基礎,增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強化「領頭羊」帶頭意識,加強成員主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辦農民合作社,鼓勵村「兩委」班子成員創辦農民合作社,打造典型示範合作社。引導有情懷、懂農業、愛農村、知農民的各類專業人士組建合作社,為農民合作社規範營運、可持續發展提供組織、人才保障。二是以完善內部管理為重點,提升合作社規範化水平。持續按照「規範提升一批、扶持壯大一批、清理結束一批」的要求,健全合作社管理、分配制度,實行財務公示公開,接受成員監督。引導合作社最佳化股權比例,吸納合作社成員生產要素入股,讓更多農牧民成為「股民」。三是行業領域均衡發展,以合作社帶動產業發展。摸清農民合作社發展現狀,分行業制定示範社目錄,樹立發展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典型,在本行業領域推廣其經驗做法。
2.走全產業鏈服務之路。延伸產業鏈,拓展合作社功能,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一是聚焦特色,助推互補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利用資源稟賦,在資訊收集、產品銷售、品牌建立等方面加強服務,引導合作社提檔升級、互補發展。二是培育龍頭,推進差異發展。在產業、行業、區域內,鼓勵合並「同類項」,培育龍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三是聯結利益,實作協同發展。利用專案資金、政策導向、集體資源,支持合作社采取多種分配方式,吸引多方合作,形成利益整體,促進協同發展。
3.走全產業鏈市場之路。堅持目標導向,提升合作社市場競爭力。以品牌打造為抓手,拉動產業鏈向中高端發展。一是加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與合作社品牌的合作。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稟賦、人文環境、品牌優勢,突出「一村一品、一鎮一特、一縣一業」,推進企社品牌合作。二是加強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規範標準化生產流程,指導農民生產經營。三是充分發揮產業鏈的協同作用,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利用援疆資源,強化「十城百店」銷售倉儲引領作用,加強與電商平台合作,采取線上交易、線下配送模式,推行訂單式、客製式銷售。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
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
【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