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啟用村集體經濟的「一池春水」——盤州市保基茶園秋季管護見聞

2024-10-02三農

金秋時節,沃野生金!

涼都大地茶園翠綠如畫,層層疊疊,朦朧如詩!

近期,茶園迎來秋季管護黃金期、關鍵期,盤州市各茶葉種植基地搶抓農時,加緊實施茶園修枝、除草、施肥等管護工作,掀起茶園秋季管護高潮。

白上坡茶葉基地。聶康 攝

9月27日上午,記者走進盤州市保基鄉冷風社區所轄的白上坡茶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翠綠,仿佛置身於一幅生動的秋日風光畫卷之中。盡管秋分已過,但這裏的茶樹依然生機勃勃,葉片肥厚,色澤鮮亮,成片的茶園與周圍的山林秋色形成了鮮明而和諧的對比。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茶壟上,微風過處,一片片葉子輕輕搖曳,似乎在歡迎每一位遊客、觀賞者的到來。

走進茶園深處,空氣中彌漫著茶的清香,隨處可見茶農忙碌的身影。他們頭戴涼帽、手持剪刀或鋤頭,茶農們穿梭其中,清排水溝雜草、防止茶園水漬,給茶樹施肥,打頂修邊降低茶樹高度,保證茶樹營養儲藏,加快樹體恢復與樹勢培壯,正細心地進行著茶園的秋季管護工作。

「保基鄉是天然的優質茶產地,保基茶葉是全國唯一以鄉級單位命名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據了解,目前,保基鄉共發展茶園1萬余畝,采摘茶園7123余畝,建成兩條完整扁形綠茶生產線,生產器材150余台,廠房占地8.72畝。

茶農上茶園開展管護工作。楊再發 攝

「茶園秋季管護,不同於春茶采摘的繁忙與急切,它更多了一份耐心與細致。茶農們根據茶樹的生長情況,適時進行松土、修剪、除草、施肥等作業,確保每一株茶樹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與良好的生長環境。」陪同我們到基地采訪的保基鄉冷風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江慶華介紹說。在修剪過程中,茶農們尤為註重保持茶樹的形態與通風透光性,以促進茶葉的品質提升。

「整個茶葉的采摘、管護期間,我都在茶園裏工作,這段時間正在進行秋季管護,不然過段時間天氣冷了,茶樹會受到影響。」村民張禹華一邊揮舞著鋤頭挖土一邊說道。

「我今年50多歲了,年紀大了在外面打工不方便,也照顧不了孫孫。現在可好了,在家門口都可上班,一天能掙一百多塊錢,還能兼顧照看在保基鄉中心小學就讀的孫孫。」廚子寨村村民朱正美開心地介紹。

「自村裏有了茶葉種植基地以來,帶動當地不少村民務工、增收。我們家的部份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種茶樹了,我和家人沒事就到茶園打工,秋、冬季節管護茶樹,春、夏兩季采摘茶葉,每年能掙不少的錢。」家住的冷風社區的居民李之琴、何瑞鳳開心地說道。

「除了將茶葉專用肥均勻撒在施肥溝裏,覆土後讓茶根補給養分,茶農還將雜草鏟除後,覆蓋於樹根之上,起到保溫作用。」冷風專業合作社、茶園秋季管護現場指導人員吳知榮告訴記者。隨著季節變化,雜草緩慢腐化,有機質隨水而下,也能緩慢補充土壤營養成分,一定時間後進行松土覆蓋漚肥,有機營養成分會明顯增加並使茶樹受益。

茶農正開展管護工作。楊再發 攝

上午11:00,記者來到保基鄉垤臘村郭家田茶葉種植基地看到,近300畝茶樹在山野間相連緊密,曲線排列開來,茶園裏滿目蔥郁青翠,一簇簇、一壟壟茶樹綿延起伏,數十位茶農正手拿鋤頭有序開展挖溝、松土等管護措施,現場熱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是我在保基茶葉基地務工的第三年,一年四季都有活幹,主要就是給春茶、夏秋茶做管護,每年都有一萬多元的收入,還是很不錯嘞!」垤臘村村民陳永付一邊幹活,一邊向記者高興地說。

「家鄉發展這片茶園種植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講非常好,閑時就來茶園幫忙。在自家附近就能上班,一天能掙一百多塊錢補家用,挺好的。」黃興村村民安素芬愉悅地說。

茶以「和」為貴,業以「聚」為興。「近年來,盤州市委高度重視產業發展,不斷加強市、鄉、村三級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保基鄉黨委書記付廷斌介紹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保基鄉緊緊圍繞「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定位,立足本轄區資源和產業優勢,將茶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產業來打造,有效整合資源發展「小而新」「小而精」的特色產業,透過整合種植資源,可以實作科學種植、統一管理,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整合加工和銷售資源,能夠引入先進的加工技術和高效的行銷模式,降低生產成本,拓寬銷售渠道,從而推動集體經濟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曾經散落在各村寨的茶田如同散落的珍珠,雖美卻難以形成璀璨的光芒。集中管護,便是將這些珍珠串聯起來,形成一條閃耀的項鏈。」在白上坡茶葉基地,保基鄉人大主席黃和飛介紹說。針對前些年保基茶葉產業存在著種植分散、加工技術落後、銷售渠道不暢,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的規模化發展等問題,保基鄉審時度勢,充分挖掘村級和企業之間的發展共同點,促成保基鄉茶葉企業與冷風社區、廚子寨村攜手合作,共建集茶葉采摘、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鏈式發展。

「我們打破村域限制,開展‘強村帶弱村’行動,發揮廚子寨村先進村引領作用,擬打造冷風、黃興這兩個壯大村集體經濟示範村,鼓勵廚子寨村、陸家寨村、垤臘村、黃興村入股,共同發展茶葉產業,推動四個村集體增收。」保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高太行介紹說,透過「村村抱團」發展模式,推動「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

「2024年,保基鄉清明前采收茶青3.4萬余斤,產值243.2萬元;明後大宗茶采收茶青7萬余斤,幹茶產量1.4萬余斤,產值70萬元。合作社社員80%為脫貧戶,每年向社會提供臨時性工作崗位500余個,提供長期性工作崗位54個,其中技術崗位12個。每年春季向村民發放采摘、管護費300余萬元,土地流轉費80余萬元,勞務費300余萬元。」付廷斌介紹說,這些都是過去傳統做法成效,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他們鼓勵支持各村發揮優勢條件,實作優勢互補,推動產業高質素發展。就拿社區(村)來打比方,冷風社區投入51萬元發展茶葉產業,由居委會負責統一管護統一收購,發揮管護和采收前端的經驗技術;廚子寨村負責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發揮加工和銷售後端的渠道優勢前端+後端有機結合,推動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從目前的執行來看,預計能帶動群眾務工增收、合作社創收、村集體經濟增收共計約100萬元。

「‘三分種,七分管!’好茶是種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為提質增效做強做大茶葉產業鏈,我們及時抓農時、強管護,采取‘重點推進、全面管護’的方法,加強茶園秋季管護的技術指導,確保管護一片成一片,管護一塊成一塊。」在廚子寨村郭家田茶葉基地,秋茶管護現場指導人員董寶學介紹說。目前,該基地的秋茶管護工作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主要是人工鋤草、開溝、補苗,每天有五十余人上工。緊接著就會對茶園進行施肥、病蟲害防治,一直會持續到十二月份,然後進行冬管封園,全面保障茶葉的優良有機品質。

「種下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經過多年的積澱,茶產業已成為保基鄉的重要產業之一,茶產業是保基鄉的‘綠色名片’。」看著滿目翠綠的茶園,付廷斌滿懷信心地介紹說,下一步,保基鄉按照「圍繞茶、做足茶、突破茶」的發展思路,將依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茶園管理技術水平,夯實茶園管護成果,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不斷做優做強茶葉產業。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做足「茶葉經」,念好「致富經」,全力啟用村集體經濟的「一池春水」,讓保基的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和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生態「提款機」。

連結:

保基,位於盤州東北部,距市區紅果約82公裏,全鄉總面積147多平方公裏,位於東經104°508′—104°58′之間,北緯25°53′—26°02′之間。年平均13.8℃,年積氣溫3967.50C,與普安縣龍呤鎮隔河相望;南抵盤州羊場鄉,西及西北與盤州淤泥鄉、普古鄉緊鄰,北面與水城區花嘎鄉接壤。

保基,群峰疊翠,山水相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群山連綿,地形復雜,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為西南部長山箐,海拔2375米;最低海拔為格所河谷與水城區花嘎鄉,普安縣龍呤鎮的交匯點——大河邊,海拔為740米。

保基,境內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為83%,有7.8平方公裏的野生紅豆杉,有上千年的古榕樹群,有近2平方公裏的野生楓葉林,被譽為「綠茶之鄉」「園林之鄉」「紅葉之鄉」。

保基,有著「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寡日照」等條件優勢,年平均13.8℃,年積氣溫3967.50C,氣候和土壤十分適合茶葉、黃金等植物生長。

近年來,保基始終堅持做有機茶、幹凈茶、放心茶的理念,打造萬畝茶園種植基地。當前,全鄉正在探索「村企結對」「村村抱團」「村級互補」的發展模式,持續推動村級聯動發展,隨著基地的不斷壯大發展,在為當地村民提供就近務工增收致富的同時,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六盤水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弢

編輯 顧冰潔

二審 劉定琿

三審 孫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