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一根翠竹撬動綠色富民大產業

2024-03-23三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竹碗、竹椅、竹桌……走進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廳,上千種精致的竹制品讓人眼前一亮。「竹不富民羞成業」,「竹二代」王驍晴從美國留學回國後一直記得父親說的這句話。

如今,這些凝聚著工匠精神的竹制品在世界舞台上多次亮相,憑借細致的雕花、精湛的工藝,中國人自己的竹制品品牌已打響知名度,王驍晴也帶動著越來越多的竹農增收致富。

「讓中國竹子走向世界」

「桌台上的12顆釘子體現中國人說話做事好比是‘板上釘釘’,用橋梁構型設計的桌腳和拱桿,蘊含著企業將連線四海、共同發展的理念……」2018年,這款主題為「橋桌」的竹制品在第一屆世界竹藤大會上大放異彩,被組委會指定為中國館專用桌。這一刻的意義對王驍晴來說不同尋常,這代表她接手團隊之後推出的「國潮」竹制品正在邁向世界舞台。

「中國竹子種類豐富,素有‘竹子王國’的美譽。但我在留學時發現,盡管中國的竹制品備受歐美客戶的好評,但很多其實是在做國外市場的代加工。」2013年,王驍晴大學畢業後決定回國幫助父親,打響中國人自己的竹制品品牌。

第一屆世界竹藤大會舉辦時,王驍晴代表士林工藝主動報名參加。正是由於她擁有留學經歷,精通外語,再加之對竹產業的了解,王驍晴被主辦方任命為那屆竹藤大會中國竹產業的「文化大使」,「以竹為媒」,讓世界感受到厚重的中華文化。

「中華竹文化源遠流長,這是我們產業人走向世界的發展底氣。」王驍晴說,翠竹來自大山,手藝來自民間,每一件竹制品都蘊含著濃濃的工匠精神。每當參加國際性會議,主辦方念到「中國代表」時,王驍晴的民族自豪感總會油然而生——因為這一刻,自己向世界介紹的是中國生生不息的竹海文化。

「哪怕再難,不丟下一名員工」

今年是王驍晴接手士林工藝的第10年,年輕人有想法有魄力,但創業期間難免遭遇荊棘。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運往歐美國家的港口陸續關閉,王驍晴公司訂單銳減,大批竹制品滯留在國內。

「當時完全不知道什麽時候工廠才能正常執行。為了降低風險,合作夥伴建議我們裁員。」回想那一年,王驍晴至今覺得「真難」:700多名員工,每人背後都是一個家。經過和父親的深談,王驍晴做了決定,哪怕再難,也不裁一名員工。面對疫情帶來的困境,工廠處於不停工狀態,縮短工作時間,為疫情緩和後的市場做足準備。

經過大半年「苦熬」,國外港口逐漸開放,正是因為王驍晴團隊既做好防疫、生產也「不打烊」,他們能以最快速度拿出貨品。歐美客戶第一時間給了一筆訂單,這筆訂單讓王驍晴追回疫情損失,也為工廠復蘇帶來了「春天」。

「只要不放棄,我一直堅信最後的結果都會是好的。」這位90後姑娘的臉上常帶笑容。她說,自己在國外留學時的專業是企業管理,學到最深刻的知識,就是企業無論面對任何難題,都要有「站起來」的決心。企業不能「掉鏈子」,要向前走,給員工信心,給自己信心。

如今,士林工藝年生產各類竹制品1000多萬件,85%的產品主要銷往歐美等國際市場,占浙江省寧波市竹制品出口額一半以上。此外,深耕「雙碳」新賽道,公司先後建立「院士工作站」、寧波市中林竹子研究院等機構,不斷對竹子進行深加工研究。同時,王驍晴還投入1800余萬元對生產器材進行更新改造,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基本形成了一條低碳、環保、綠色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讓鄉村更美、村民更富」

從一家山區木材廠發展成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外向型企業,目前,王驍晴團隊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6歲,公司年輕且充滿活力。「竹子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是朝陽產業。現在有越來越多海外留學生願意返鄉加入我們。」但是,王驍晴坦言,竹林資源豐富的地方基本在偏遠山區,當地村民普遍收入較低。

鄉村振興,產業富民。近年來,王驍晴帶領團隊立足本地資源,透過收購農戶毛竹、提供就業崗位來提高農民收入。同時,企業還先後扶持了省內外10多家竹制品加工企業配套協作,實作一竹多用、綜合開發的奮鬥目標。

「我出生在大堰,永遠是大山的孩子。」隨著企業營運逐漸步入正軌,王驍晴作為寧波市奉化區留學人員創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還打算讓更多留學生共同聚成合力,憑借有視野、有知識、會創新、敢創業的團隊優勢,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發揮才幹。

目前,奉化區留學人員創業發展促進會擁有成員180人左右,基本以80後和90後青年為主。除了定期慰問空巢老人和關愛留守兒童,溪口鎮桕坑村作為留學生的興農基地,雙方還建立了聯絡員制度,針對如何提升村特色農副產品經濟效益展開探索,並進行定期交流,充分發揮現有回奉創業和工作的留學人才優勢,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讓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這些留學生走得再遠,根還是在祖國,在家鄉。助力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希望我們的加入,能讓鄉村更美、村民更富。」王驍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