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保送直博、留學歸國!四川「90後」學者,成果3次寫入「中央一號檔」

2024-07-28教育

走在 四川農業大學 的校園裏,吳雨珊總是會被認成學生。在課堂上下,她能輕松與學生「打成一片」……然而這位年輕的「90後」已經是副教授和碩導了。同時,她還是團隊中的核心骨幹,研究成果被三次寫入「中央一號檔」,為解決中國的「卡脖子」難題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取得累累佳績的她,其實是一名從文科轉向理科的「闖關者」。她的學術道路,始終與川農緊緊相連。

吳雨珊,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8年,吳雨珊考入了四川農業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本學院設有人力資源管理、農村區域發展和土地資源管理 3個 本科專業,其中土地資源管理為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農村區域發展為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吳雨珊所學的正是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當時,中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下降,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在川農的一場講座上,吳雨珊了解到了學校楊文鈺教授研發的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 有望破解這一「卡脖子」難題,於是她也燃起了投身科研的熱情,開始了一場華麗的「逆轉」之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本科四年積極奮進,吳雨珊最終以 專業第一 的成績,順利拿到了公管學院內 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直博生保送名額 ,成功從文科轉攻理科。之後,她在楊文鈺教授的帶領下開始了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學習,開啟了漫漫科研路。由於是文轉理,剛開始讀博的吳雨珊倍感壓力,於是她透過積極傾聽本科課程來彌補和夯實自己的基礎,逐步克服重重坎坷。

2017年到2019年,吳雨珊曾公派至澳洲聯邦科工組織博士聯合培養。期間,她的眼界得到了拓展,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吳雨珊學習了先進的作物生長模型技術,取得了一系列學科融合的創新性成果, 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核心技術的最佳化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技術支撐。

楊文鈺帶領吳雨珊和學生們清選種子,為播種做準備 圖源:封面新聞

博士畢業後,吳雨珊選擇了留在川農任教,繼續躬耕科研。這些年,她作為課題組核心骨幹,主研完成的國家級科技成果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三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檔」。 目前,該技術在全國累計推廣 1.06億畝 ,新增大豆產量 1283.9萬噸 ,成功緩解了國產大豆面臨的危機,為解決長期困擾中國糧油安全的玉米大豆爭地矛盾,提供了切實可行方案。

2021年底,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政策釋出後,川農楊文鈺教授成為了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家指導組組長,開始帶領團隊為各省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同時,吳雨珊作為團隊作為核心骨幹,協助各級政府和農技推廣部門開展培訓、調研、會商等活動,協助制定了18個省的技術方案,為當地的推廣提供技術指導……

2020年吳雨珊參與【大咖說科普】知識科普型欄目 圖源:科創龍泉驛

在科研之外,吳雨珊還用汗水和辛勞搭建起教學育人的橋梁。

目前,她共指導了碩士研究生12人,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了國家發明專利5項、制定了國家農業行業標準1項。她是玉豆推廣之路上的青年先鋒,是教育之路上的「四有」師者,也是將科研做在祖國大地上的川農人。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註「四川農業大學本科招生」

註:文章部份素材來自四川農業大學官網/官微、四川農業大學新聞網、封面新聞、科創龍泉驛、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