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孕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過酸的食物、高脂肪食物以及大量添加劑的食物,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
其實,這些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從健康飲食角度出發,不論是否懷孕,高脂肪的要盡量少吃,而食品成分過度復雜且食品安全可疑的食物,則最好別吃。至於辛辣的、酸的食物,那要看個人飲食偏好,比如辣椒、檸檬之類的食物,如果平時吃,孕期也愛吃,那自然可以繼續正常吃。
為什麽會得新生兒黃疸?哪些寶寶高風險?如何應對?曬太陽治黃疸靠譜嗎?......6大準媽媽和新手媽媽關註的新生兒黃疸問題,今天分享一下。
圖源:Unsplash
01
為什麽會發生新生兒黃疸?
黃疸是由於人體血液裏堆積太多膽紅素所導致,而膽紅素是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一種物質。新生兒體內的紅細胞被快速破壞和更替,從而可以產生大量的膽紅素。如果這些膽紅素不能透過肝臟有效的清除,那麽就會出現高膽紅素血癥。因為膽紅素是一種橙黃色的物質,所以當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時,幼兒的皮膚會變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疸。寶寶皮膚變黃通常從臉面部開始,然後隨著膽紅素水平的升高,身體和四肢皮膚會呈現黃色,而有時候鞏膜(俗稱眼白)也會呈現黃色。
02
哪些寶寶容易得新生兒黃疸?
由於新生兒的肝臟功能在剛出生時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膽紅素清除的能力有限。所以即使是健康足月的新生寶寶,也可以發生黃疸,這樣的黃疸我們稱之為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在出生後約兩周的時候開始自行好轉,膽紅素水平較低,黃疸也也不會太嚴重。
有一小部份(約5%,但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統計數碼可能有差異)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出現輕度的黃疸,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可達一個月或者更久。這樣的黃疸稱之為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的確切起因現在還沒有完全清楚。它可能與母乳中某種蛋白質導致血液裏膽紅素堆積有關,而另外的可能原因還包括分娩後初期母乳尚未大量分泌,新生兒攝入相對較少,從而導致體內膽紅素清除效率低。
如果寶寶在分娩過程受到一定的外力擠壓,導致淤青,那麽在出生後需要清除更多的被破壞的紅細胞從而產生相對更多的膽紅素,也因此相對更加容易出現黃疸。其他可以導致發生黃疸風險增高的因素還包括:疾病原因(比如早產,感染等)以及人種(比如地中海和亞洲人種)等。
圖源:Unsplash
03
新生兒黃疸有哪些健康危害?
黃疸對新生寶寶的健康影響,取決於血中膽紅素水平糊寶寶的基本狀況(比如是否足月,基本狀況是否良好等)。
對於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血中膽紅素水平通常不高,對寶寶造成健康損害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寶寶可能只是表現為比較困倦或者吃奶意願不高。而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則可以影響幼兒的健康,比如影響中樞神經,對聽覺、視覺等造成損害,不過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
04
新生兒黃疸該怎麽應對?
大部份新生兒黃疸無需特殊治療。隨著新生寶寶的肝臟功能逐漸發育完善(通常在出生後兩周左右)能夠更加有效的清除膽紅素,黃疸也就慢慢自行消退了。在餵養上註意勤哺乳,同時註意觀察癥狀變化。對於母乳性黃疸,通常無需停止母乳餵養,相反媽媽們應該盡量頻繁按需哺乳,從而來幫助黃疸的消退。
有部份寶寶由於膽紅素水平較高,則需要及時采取額外的治療。目前安全而有效的新生兒黃疸常規治療方式是光照治療 (也常常被叫做藍光治療)。光照治療的原理是透過光照來轉化血中膽紅素化學結構來促進代謝排出。光照治療通常需要持續數天,在治療的時候寶寶的眼睛會被保護起來,全身皮膚盡量暴露在藍光下。在光照治療期間我們特別需要註意寶寶是否有脫水或者過熱的狀況。
而對於更加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如果光照治療無效時,則可能需要換血療法,但是這種情況是十分罕見的。另外,病理性黃疸的寶寶,同時也需要對引起黃疸的病因進行進行治療,比如寶寶如果存在感染,那麽需要治療感染。
圖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05
血膽紅素高到什麽程度
才需要光照治療或者換血療法?
血膽紅素升高到什麽程度才需要做光照治療或者換血療法需要根據各方面的因素綜合決定,比如寶寶是否足月,基本狀況是否良好,測量血當紅素水平時是出生後多少小時(天)等。
以下圖為例子,對於低風險的新生兒 (例如38孕周之後出生,出生後體重下降少於12%的出生體重,餵養理想的寶寶),縱軸是血膽紅素水平,橫軸是出生後的時間,然後曲線代表了到了哪個程度需要進行光照治療或者換血療法,同樣也包括不需要治療的區域。
(圖片來自:http://www.sahealth.sa.gov.au/)
06
曬太陽或者隔著玻璃曬太陽
對治療新生兒黃疸有幫助嗎?
目前臨床證據不支持日光治療黃疸,讓寶寶曬太陽並不是治療黃疸的安全方法,寶寶可能被曬傷或者因為室內過度暴露而受冷,因此不推薦家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