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466天
核心內容
第一,為什麽外語這麽難學,我們學習外語主要有哪些障礙?二,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用最前沿的外語學習方法,更科學地學習外語?
前言
【如何科學學外語】的副標題是:語言習得的真相與方法。本書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科普名作。
第二語言習得,簡單理解就是「學外語」的意思,可能對於大部份中國人來說,就是指學英語。第二語言習得是一門交叉學科,結合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領域。第二語言習得這個學科很年輕,誕生於二十世紀60年代末。當前的外語教學和學習的科學依據,都來自這門學科的研究成果。
外語是許多學生心中的一座大山,很多人因為要考試而不得不學,他們在離開學校後,很快就忘記了自己當初為了考試學習的外語。當然,也有一些語言愛好者,在學外語的過程中發現了樂趣,甚至學會了許多種語言。還有一些人,工作中雖然用不上外語,但是喜歡某個國家的文化,想要去某個國家旅行,想和外國人直接交流,他們也是語言學習者。但是各種媒體上,有層出不窮的不同外語學習法:有推薦強制記憶單詞的,有只對話不教語法的,到底哪一種符合人類大腦學習外語的規律?對於不知道該用哪種方法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解讀了人類掌握母語以及外語的原理,並歸納出科學的外語學習方法。
這本書告訴我們,能不能學好一門外語,除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也跟你的母語是什麽,你要學什麽外語,甚至跟你初次接觸這門外語的年齡都有關系 。本書作者是白井恭弘,他是日本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也是一名認知科學教授,參與了劍橋大學【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教材編寫。
接下來,我從兩部份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麽外語這麽難學,我們學習外語主要有哪些障礙?二,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用最前沿的外語學習方法,更科學地學習外語?
第一部份
我學過十幾年的英語,怎麽還沒有三歲的美國小朋友說得好呢?為什麽我們沒法像學習母語那樣,學習一門外語?
原因就是, 母語的習得,增大了我們學外語的難度。我們的母語水平越高,就越難以學習外語。 當一個孩子中文說得越來越好時,對他來說,英語就越來越難學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這背後腦科學的原因非常復雜,你可以這樣去理解:每一種語言都有特點,我們的大腦一旦選擇了某種語言為母語,就會認定這種語言是大腦執行的語言,大腦會更習慣用這種語言來思考。某種程度上來說,不管你小時候接觸了多少種語言,最後,我們大腦接受的母語其實只有一個。
母語在我們的腦海中落地生根。母語的特點會固化在我們的腦中,影響我們組織語言的邏輯。就比如說漢語,不會因為人物和時間變了,就改變動詞的狀態,比如這三句話:「我想去看電影」,「我昨天去看電影了」和「她計劃明天去看電影」。雖然有「了」字表示我完成了看電影這個動作,但看就是看,不管什麽時候看,不管是誰看,我們都會使用「看」這個字。而英文會因為時態不同,不停改變「看」這個字的形態,把watch變成watched,watching,watches……因此,我們開口講英文的時候,首先遇到最大的困擾,就是很難在張口說話的短時間內說對時態,即使我們寫英文的時候能寫對時態。不是不明白,而是中文本來就沒有時態這回事,以中文為母語的人沒有關於時態的「肌肉記憶」,得大量的練習才能建立起改變動詞的習慣。
另一個我們容易忽視的東西是冠詞。冠詞一般用於名詞之前,比如「a」「the」等。我們以漢語為母語的人,會忽視冠詞的存在。打個比方,中國學生很容易寫出「Cat is a good friend」(貓是我們的好朋友)這樣的錯誤表達,cat前面缺少一個冠詞去限定,就會讓外國人疑惑:你是說cat這個群體都是好朋友,還是這一只貓是好朋友?對我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當然是泛指貓咪啦,這還用說?如果是具體的某一只貓,前面加上「這」或者「那」不就好了?可是在英文中,就是要在名詞前面進行限定才行。
我一位雅思裸考8分的朋友告訴我,他學英語的秘訣,就是用主要精力去研究冠詞和時態這樣漢語中沒有的東西。因為中國的考生往往都會沒有那麽重視冠詞的學習,但在英語母語者看來,如果你總能處理好冠詞和時態這樣的細節,那麽你的英語一下子會顯得非常地道優雅。雅思裸考8分是什麽水平呢?就是在沒有特意準備的情況下去考試,他的英文水平滿足所有英國世界名校的語言入學水平。
在面對外語時,母語除了會在語法結構上造成陌生感,也會在語音上造成隔膜感。比如,日本人分不清r和l,相當於一個日本人會把「然後」說成「藍後」。你要註意,日語母語者不僅是說不清,就連平日聽的時候,他們雖然的確聽到了r的音,但大腦中也會把「然後」和「藍後」處理成同一個詞。
那麽問題來了,這種情況是因為使用日語語言後天塑造的,還是先天的呢?日本嬰兒也聽不出來嗎?
本書的結論:全世界各個人種的健康嬰兒,生理上幾乎都可以分辨世界各國語言中的所有語音。也就是說,人類一生下來,白紙一張的語言系統,是強大、開放、敏銳的,嬰兒具備學習任何語言的潛力。但是,註意了,隨著聽父母和身邊人說話,嬰兒的大腦開始形成一個大型的語音數據庫,有一些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嬰兒會開始學習並且試著發音,而那些大人從來不會發的音,嬰兒的大腦會漸漸認定,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噪音,然後逐漸忽略它。在大腦形成的最初階段,透過這種取舍,嬰兒語言能力開始快速成長。在出生的後的幾個月裏還能分辨r和l,但是在六個月到一歲期間,這種能力在飛速下降,因為他們的大腦學會忽視了母語中那些不用去區分的語音差異。
這個結論不奇怪,奇怪的是,研究人員怎麽知道嬰兒分得清?第二語言習得的實驗方法值得跟你說道說道。美國科學家設計了一個針對嬰兒的著名的「轉頭實驗」,轉頭實驗裏,讓嬰兒聽「rarara」的語音,中途換成「lalala」並且掏出玩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嬰兒會明白:語音變化的時候,就會出現玩具。可是嬰兒一旦系統地習得了日語發音以後,他們就再也聽不出這種差異,一歲左右的嬰兒就已經無法再分辨出ra和la的區別,他們只有在玩具出現後才會轉頭。
既然母語的語法和語音,都會成為我們學習外語的障礙,那麽問題來了,如果嬰兒從小就接觸外語,既聽母語,又聽外語,那麽他們會不會保留辨識外語音素的能力?實驗發現,聽漢語故事朗讀的美國嬰兒,能夠分辨出英語中沒有的漢語語音。給美國嬰兒聽過五個小時漢語,他們的漢語語音辨識能力就達到了中國嬰兒的水平,可見 嬰兒的語音習得能力是極其強大的,如果在嬰兒時期更多接觸外語,就會不喪失對外語語音的敏感。
那麽,是不是應該讓孩子盡可能早地接觸外語呢?紐約市立大學有一項實驗,對十位從中國赴美國上學的孩子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跟蹤調查,這十個中國孩子,最小的五歲,最大的十六歲。抵達美國三個月的時候,問孩子們更喜歡說英語還是漢語,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漢語,而十二個月後,五到八歲這批年齡小的孩子的答案變成了英語,而年齡大的孩子,12到16歲的孩子的回答依然是漢語,而中間年齡的這幫孩子說兩種語言都差不多。
這個實驗看似在說明,學習年齡決定學習水平。但作者認為並非如此,如果深入研究,會發現 不同年齡的孩子們作為學習者的學習模式不同,學習模式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水平糊意願。
比如,這群中國孩子中,五到八歲的孩子,身邊的朋友都是美國孩子,他們平時看的是英文原聲的【蝙蝠俠】或者【米奇老鼠】,跟同齡的美國孩子沒什麽區別。而這群孩子中年齡大一點的孩子,12歲以上的孩子,更喜歡結交說漢語的朋友,他們看的是中國的新聞和電影。所以,喜歡說漢語還是英語,與適應美國社會的程度有關,也和有沒有結交說英語的朋友有關。 這個實驗其實並不能說明學得越早就說得越好,只能說明越沈浸在語言和文化環境中,學習的水平越高,意願就越強。
在嬰兒時期,我們為了學習母語,形成了語言過濾器,語言過濾器讓我們更快學會母語,但也讓我們更難學外語了。作者認為,盡管年齡會影響語言學習能力,但學習模式才是真正重要的影響因素。越沈浸在外語文化環境,越讓人想學習外語、提高外語水平。
第二部份
如何更好地學習外語?因為背誦單詞和語法是普遍的教育方法,作者重點教你如何用外語交流,而不是用外語考試。因此,這部份內容更側重如何在外語的聽說兩方面進步。
第一,作者提到了外語的教學方式,這部份是從老師的角度說的。 作者認為,設定沈默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不要著急說和寫,先多聽多讀。基於這種理念,作者提到了一種高效的學習法:全身反應教學法。
什麽是「全身反應教學法」呢? 比如老師在課堂上用外語說,起立,坐下,用左手拿起書,到黑板上來畫一朵花……學生完成老師的指令,全身都參與到反應中。全身反應教學法的關鍵是,設定一段「沈默期」 ,不讓學生發言,只是讓學生聽和讀,而不著急讓他們說和寫,只輸入,不著急輸出。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這種教學法的高明之處,在於模擬了一個母語環境。對於一個剛學習語言的嬰孩來說,重要的是聽懂作為指令的語言,而不是張口說話。
即使在學習母語的時候,有一些孩子也需要更長的沈默期,因此開口說話很晚,很多家長因此很擔心,但這並不能說明孩子智力有問題,這種說話遲的這種孩子被稱為「愛因斯坦症候群」,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這樣的。在一個案例中,一個小女孩相當大了,不管家長如何誘導,都不肯開口,大家都擔心孩子是否是智力有問題。結果有一天,在外面玩的時候,小女孩突然說話了,她說:「媽媽,這片夕陽真美啊。」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這句話意涵的復雜和感性成熟程度遠超同齡人。
我們說回來。認知心理學裏有一個「容量有限論」 ,人在說外語的時候,如果將註意力集中在傳遞意思上,那麽就很難分出一部份精力去關註語法是否正確。學習需要把握兩者的平衡。既要願意交流,也要意識到超過自身水平的交流,有可能會產生不自然的外語表達。
外語學習時, 有一個「外國人交談」(「foreigner talk」)理論,這個理論提出,一旦外語學習者學會了簡單的表達,就一直用最簡單甚至是錯誤的表達去說話,而不願意去嘗試語法正確的復雜句子。 比如說,既然可以叫火龍果是「粉色的水果」,那麽就沒有必要學習火龍果的英文到底怎麽說。針對這種情況,有些專家提出,可以嘗試適當反常識教學,先教復雜的例子,比如先教 「那個我之前給了一本書的人」 (「The man I gave the book」),後教 「過來的那個人」 (「The man who came」),前一個句子句型比後一個更復雜,那就先教復雜的。再比如說先教「我們」(「we」),後教「我」(「I」)。
另外一種情況相反,很多學生因為想一張口說出完美語法的英文,就過分註意語法,然後就無法思考自己到底要說什麽,最後大腦就宕機了。這種情況出現幾次,人就產生了畏難情緒,越來越不愛說外語了。 這個心理包袱其實可以放下,因為作為一個外語學習者,我們就是很難在快問快答的時候,既傳達資訊,又說對語法的。那麽究竟怎麽克服呢?作者最推薦的方法就是背誦例句和對話,盡可能記住更多地道的句子表達,然後再練習替換其中的詞語,並且想象使用場景,這樣就能在口語表達的時候更從容。
第二,身為一個語言學習者,確定自己的學習動機。 學習外語,有兩種動機,一種動機叫做「融合型動機」,另一種叫做「工具型動機」。融合型動機可以理解為,喜歡外國文化,願意和外國人保持一致,參與到他們的文化中。工具型動機是指,作為工具,這門語言是你的剛需,比如說,你要被派去外國工作,比如你必須要透過一門外語考試,才能上理想的大學,或者是獲得一項資格。
這兩種動機,哪種更有利於學習呢?經過大量實驗發現, 工具型動機學得更快,而融合型動機學得更好。 但是長遠看來,還是需要融合型動機。比如說你還是需要喜歡這門語言,否則,就會出現畢業了或者考試後,本事「都還給老師了」的情況出現。我身邊就曾經有一位同學,上學的時候英語總是不及格,但是因為喜歡日本動漫,用課外時間自學了日語。最終高考的時候,索性選擇了日語作為高考的外語科目,分數比他的英語成績好得多。
你學外語是什麽動機呢? 不管是融合型動機還是工具型動機,其實學習外語的關鍵,都離不開一個詞,就是「責任」。學習外語必須要意識到,學外語一切責任都只能由你自己承擔。學外語不是別人逼你學的,而是你自己想學的。這個理由可以是「我想考個高分」這樣的工具型動機,也可以是「我想跟一個外國人交朋友」這樣的融合型動機,動機和理由沒有高下之分,但學習者一定不能騙自己。如果你對某件事情興趣很大,無論要面對多大的阻力,你都會把它學好,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這也是學習外語最重要的一點。
只要能確認自己為什麽學習外語,真誠地想清楚這一點,那麽每個人都會變成外語專家。 如果一位老師想教你東西,但是他教的時候,你對他所說的話一點興趣都沒有,結果就是你會覺得「好難」「好無聊」。學習者一邊抵觸學習,一邊又勉強做一些學習的動作,那麽是學不好的。這一點看似有些虛,大部份學不好外語的學習者,其實都是敗在了行為和動機不一致這一點上。
分享一個故事,在我上中學的時候,曾經在書店的外語區,看到了一個大約五十歲頭發花白的建築工人,背著安全帽,外套上都是油漆和泥土,他在全神貫註地看著一本英文雜誌。我偷偷走近,還發現他讀出了聲。他跟我說,「小姑娘,我請教你啊,在說英語的時候,百位數和十位數中間加不加‘and’?」因為有時候,他聽到有人加,有時候又不加。我也糊塗了,我只能不好意思地說,我其實也不清楚,但我在學校學到的是要加的。
我繼續問他,為什麽在這裏看英語教材呢。他說,他其實從來沒學過英語,但是在大概五年前的一天,他去一個廢棄的辦公室拆墻,看到了墻上一塊世界地圖,他忽然發現,這個世界很大的,有很多地方,是完全在講另外一門語言的。他想,那些外國人,他們過著什麽日子呢?於是,他決定學一門外語,而所有外語裏,最出名的語言是英語。就是基於這樣樸素的想法,他開始了自學外語。在不去工地的日子裏,他總是在圖書館和書店裏看英文書,聽各種資料。
你看,只是因為看了一眼地圖,起心動念了,他便萌生了學習外語的願望。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日子裏有了一些超越庸常的瞬間,他的世界因此比別人更廣闊和富足。而我,有老師每天教我英語,即使有高考的剛需在面前,也不能完美地回答他那個問題。後來我上了大學,需要頻繁說英語的時候,我才弄明白,關於建築工人問的百位數和十位數之間加不加and的問題,英式英語要加,而美式英語則會省略。
其實剛剛這個故事,很能反映兩種動機的學習者的特點,我作為工具型動機學習者,明白升學考試的重點是讀寫能力和語法,學校教學就也是這樣,以語法和轉譯為中心,學生自然是讀寫更厲害,世界各國外語教學的普遍實際狀況都是這樣的。而如果你不再需要考試,你只是單純對某個國家的文化感興趣,大可以重新設定你的學習路徑。你可以把目標設定成:我今年要能夠和外國人進行十五分鐘的英文對話。
所以說,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還是退休在家的人,最關鍵的是創造一個外語學習環境。你要知道,「外語學習環境」不是指「出國」,有很多人出國了多年也只是跟華人在一起,而也有人從來沒出國,卻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一個好的外語學習環境是指:你能每天接觸外語,並且用外語來交流資訊。資訊可以由你傳遞給別人,也可以讓別人的資訊進入你的腦中。
沒有機會跟別人用外語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把聽外語和看外語變成自己的日常習慣。 最好是在手機裏下載外語的音影片檔,這樣既可以聽、也可以看。只要你有5分鐘或10分鐘的空閑時間,就願意拿出來聽聽看看。這樣會慢慢建立一個「有空隨時學外語」的習慣。有些人會喜歡聽教程,比如單個單詞的發音,或者一句句音訊。但其實聽成熟自然的音訊更好,比如電台的對話、電影、新聞等,因為它們可以覆蓋外語最高頻的所有聲音,你會多次聽到同樣的規律,這樣一來,你的大腦會熟悉那些原本聽覺系統過濾的外語音素,聽得越多,你的語感就越好,這是在課本上苦學也學不到的。易懂、好聽的發音的關鍵不是單個音講得多標準,而是整體的語調和節奏,像聽音樂一樣去聽到重音、速度和停頓,去表演一門語言,去模仿說外語的本國人,才是地道發音的秘訣。
我在香港上學的時候,教學語言都是英語。有一位教授,他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但他也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博士。我看到他在餐廳的時候,總是在看美劇。我以為他是一位狂熱的劇迷,於是問他,這個劇好看嗎?他像劇中的人物一樣,聳了聳肩,說沒什麽意思,只是隨便找的。我問他,為什麽還要看呢?他說,因為我不在美國了,必須要靠每天輸入一小時純正的英語來保持良好的口語語感,才能給你們上課。
作者提醒我們,聽力練習的時候,反復去聽能聽懂80%的聽力材料,比去聽只能聽懂20%的材料的效果要好。如果有文字版,就先聽,再看文字,確認你漏掉的和聽錯的部份,然後再聽。將一份材料同時用於閱讀和聽力,一魚兩吃,會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你不僅僅是既聽到了單詞,又讀到了語法結構,更重要的是,你能聽到平日裏只在閱讀的時候,才會註意到的語法和句子結構,透過聽力,你會聽到母語者如何處理句子的重音。而不閱讀文章,是會忽略這部份資訊的。
那遇到幾乎完全聽不懂的音訊,怎麽辦?比如五分鐘的新聞裏,你就能聽懂三四個單詞,像是China,subway這樣簡單的單詞,作者說,這種聽其實也不是白聽,聽不懂也比不聽好得多。雖然我們理解不了聽到的內容,但其實,我們的大腦仍然在收集和處理各種語音資訊。就像嬰兒一樣,你可以熟悉外語的語音節奏,以及一個長句子的音調起伏,每多聽一個音訊,你下次開口都會進步一點點。
結語
為什麽外語那麽難學? 原因很簡單,其實習得母語的過程,就是取舍選擇的過程。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在大腦發展的黃金時間,形成了一個語言過濾器。這個過濾器讓我們更好地學習母語,自然也就建立起了學習外語的屏障。盡管年齡會影響語言學習能力,但學習模式才是真正重要的影響因素。越沈浸在外語文化環境,越讓人想學習外語、提高外語水平。
學習外語的動機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工具型動機,一種是融入型動機。工具型學得更快,融入型學得更好。 但是長遠看來,學習一門語言仍然需要融合型動機,也就是需要喜愛這門外語和它代表的文化。如果你單純對某個國家的文化感興趣,你可以重新設定你的學習路徑,甚至可以重新設定學習目標:比如,今年學習日語的目標,本來是完成十五分鐘的對話,現在變成了十五分鐘不露餡,讓外國人糊塗,以為你就是本國人。這樣的目標對你掌握這種語言的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這樣的要求,只對融合型動機的人才能起效。
最後,我給你介紹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包,親測有效。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人,你想學習他會的這門語言,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讓你快速創造一個絕佳的外語環境。
你需要先學會這幾句話,用外語怎麽說:
請說慢一點。
那個(東西)是什麽?
這個(東西)怎麽說?
我不太懂,請再說一遍。
學習語言也是一種模仿,你在扮演那個國家的人,而這幾句話就是你的「外語急救工具包」,先學會這幾句,能保證你在不知道台詞的時候,繼續演下去而不出戲。說到現在,相信你也能感覺到,學習外語是需要我們全身心投入的一件事。這其實跟任何一種學習一樣,只不過語言會給我們更快的反饋。同樣的,學習一門語言能給我們帶來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另一門語言,就是另一種看世界的視角。
比如,我解讀【我問太空人】那本書的時候,了解各種世界語言的裴鵬程老師,路過了我的電腦,開心地告訴我:「astronaut」也就是「太空人」,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是由「星星」和「水手」組成的。我想,啊,沒錯,太空人就是星星間的水手,從大海到太空,勇敢的水手們一直將人類探索的邊界向外推一步。
知道這個,可能沒有什麽用,但外語在那一刻給了我一個比喻,一個啟發,這種換個視角獲得的心領神會,其中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如果你想獲得這種快樂,也去試著學一門外語吧!哪怕是一句「你好」,也會讓你感覺你的世界更大了。這可能就是即使離開校園,也不必再考試的你,再次學習外語的最佳理由。Congratulations!You made it!
撰稿:真真;腦圖:劉艷導圖工坊; 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播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影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串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聯系我們刪除。
成為榜樣,把時間變成孩子的資產。每周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幫助孩子擁有一個、每一本書都學習過的書房。
媽媽有焦慮,來母親智慧文化館!
地址:杭州南宋禦街「密不可分母親智慧文化館」
聯系人:葉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