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張培祥:兩度輟學考上北大,24歲病逝,學校為其在八寶山辦葬禮

2024-02-10教育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八寶山是中國赫赫有名的革命公墓,其中埋葬著許多為國為民奉獻一生的革命先輩。

在人們的印象中,去世後能埋葬在八寶山的,必定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了不起人物。

但有一位 年僅24歲的北大學生去世後卻被埋葬在八寶山 ,北京大學眾師生在八寶山為這名學生舉辦了隆重的追悼會。

老師和同學們為這名學生的去世悲痛不已,現場眾多學術界的名人為之落淚。

那麽,這位年僅24歲就英年早逝的北大學生是誰呢?她又做出了什麽突出的貢獻,能在身後享有埋葬八寶山,北大眾師生哀悼的殊榮呢?

困苦不堪,被迫輟學

這個女孩就是張培祥,1979年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的一個貧困山村。她的出生並沒有為貧困的家庭帶來什麽喜悅,反而加深了父母的憂愁。

張培祥的父親患有重病,常年臥病在床,什麽活都不能幹。

母親則患有嚴重性的小兒麻痹癥,腿部和右手都有癱瘓,這樣一殘一病的父母,連養活自己都是個事,何況是養活一個年幼的女兒了。

家裏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地裏的水稻田,往往別人家一天就能幹完的簡單農活,張培祥家裏卻需要好幾天才能勉強幹完。

每一項看似簡單的農活對張培祥的父母來說,要想幹好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

家庭的重擔,實際上都壓在張培祥的母親身上,因為她的父親整日躺在床上,能生活自理就已實屬不易,更別說幹農活了。

張培祥從小就非常懂事,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父母,每天放學後,張培祥都會早早的到稻田裏幫母親幹農活。

待到農活幹完後,張培祥才能借著微弱的燈光在用石板拼湊起來的桌子上學習。

水稻收獲後,她和母親前往集市上賣米,張培祥和母親共同挑著幾百斤米的扁擔。她用盡全身的力氣,將重的那頭調給自己,將輕的那頭留給母親。

因為營養不良,張培祥的看起來非常孱弱,幾百斤的重量把她的骨頭壓的生疼,即使這樣,張培祥絲毫不敢停下來休息。

家裏離集市有幾十裏的山路,母女二人早上天不亮就出發,運氣好的話,暮色降臨就可以回家。

如果米沒賣出去的話,那直到三更半夜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情。有一次,張培祥的父親又突發重病需要買藥,但家中沒有錢,於是母女二人又挑著大米前往集市。

可那天他們大概運氣不是很好,在烈日下一直等待。但等了一天都沒有等到下一個人來買米,最後母女二人只能又將幾百米斤的米挑回了家。

對於這個沒有完整勞動力的家庭來說,每一分錢都顯得格外重要。雖然張培祥大多的時間都在幫母親幹活,但她的學習可是絲毫沒有落下。

在班裏,她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那個學生,老師們都非常看好這個懂事且學習優秀的女孩。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張培祥已經十歲了。彼時她的弟弟也已經出生幾年了,貧困的家庭因為人口的增多更加的雪上加霜。

五年級的一天,張培祥的父親叫著她的小名,聲音低沈的說道:瓊寶,家裏太難了,要不你就別上學了吧!

聽到父親的話後,張培祥的心情一下墜到了谷底。她有些著急,但是她又怕父親生氣,於是她壯著膽子小心翼翼的問:爹,為什麽不讓我上學啊?

父親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家裏都這個情況了,實在是沒有積蓄供你上學了。看似她的父親是在和她商量,其實在這個家裏,重病在床的父親有絕對的話語權。

這短短的幾句話就足以敲定張培祥日後的人生,年幼的她聽出了父親語氣裏的堅決,於是她泣不成聲的沖到了屋子外大哭。

張培祥沒有和父親辯駁什麽,她明白,父親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是不會說出讓她輟學這樣的話的。

從小懂事的張培祥理解父母的難處,她不願意讓父親徒增傷心。張培祥的父親躺在床上也淚流不止,家裏但凡有一點可能,他都斷然不會說出這話。

他悔恨自己的無用,埋怨自己的身體不好。但木已成舟,日子還得照舊的過下去。

磨難造就的才女

張培祥收起了書包,第二天就和母親下地幹活了。在路上她看到上學途中的同學一個個歡聲笑語,她的心中難受不已。

小小的村子裏是藏不住事的,作為村中最懂事,學習成績最好的女孩,張培祥輟學的訊息很快就人盡皆知了。

她的姑姑怒氣沖沖的跑到家裏,質問張培祥的父親為什麽不讓孩子上學。

眼看張父慚愧的一言不發,張培祥的姑姑嘆了一口。她隨即拿出了一些錢給了張父,並表示這些錢是專門給張培祥上學用的,一定不能讓這個優秀的孩子輟學。

張培祥從地裏回家後得知了這個訊息,她非常高興。回到學校後,她很快就跟上了進度,經過努力的學習,張培祥以全年級第一的好成績被醴陵一中錄取。

老師和同學紛紛祝賀,父親看著錄取通知書上的學費數目眉頭緊鎖,他對張培祥說:瓊寶,要不咱上學費便宜的普通中學吧?

張培祥看著醴陵一中的錄取通知書,雖有些不舍但還是同意了父親的要求。

她知道家裏的困難,對張培祥來說,在這個家庭裏,能夠上學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但普通學校和最好的學校有很大的差距。

張培祥有個表叔在醴陵四中教書,聽說這件事後他非常惋惜,於是向學校申請,將張培祥招進了醴陵四中。

這個學校在醴陵縣是一所不錯的中學,上初中後,張培祥一邊在學校食堂做兼職,一邊學習。

她從來沒有向父母要過生活費,和小學時那樣,張培祥的成績一直是全年級第一,她的老師們都認為她肯定會考上縣裏的重點高中。

但老師們不知道的是,張培祥已經決定報考中專了。

彼時的張培祥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家庭的貧窮,她不願意為自己的上學的事情再給家裏徒增壓力。

即使不願意早早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但張培祥還是得從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未來的上學問題。

報考完誌願時,醴陵四中的校長羅定中看到這個全年級第一的學生竟然報考了中專,他感到難以置信。

在他的這麽多年的職業生涯裏,張培祥是他教書這麽多年來遇到過最好的學生。羅定中覺得一個人才被埋沒很可惜。

羅定中校長堅定的對張培祥說:好好準備中考,以後上高中了我來幫你,別怕孩子。

看著面前慈祥的羅定中校長,張培祥眼中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她心中的委屈終於在這一刻有了宣泄口。

不出所料的,張培祥被醴陵縣最好的高中錄取了。羅定中校長幫她出了學費,還資助了一些生活費讓她可以安心完成學業。

在學校,張培祥刻苦讀書,努力沖刺著理想的大學。就當這個女孩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時,命運再次給她的家庭降下了大災。

高三那年,張培祥父親的病已經不能再拖了,做了手術後,家中的積蓄所剩無幾。

正當全家人憂慮之時,張培祥的母親又患上了乳癌,這個家庭仿佛天塌了一般。張培祥思考再三,決定要為家庭做些什麽。

於是她收起了心愛的書本,簡單了收拾了一下行李就毅然和同鄉踏上了養家之路。如果張培祥就此打工的話,那也不會有後來的北大才女了。

高中的校長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刻到張培祥家質問其父母。

張培祥的父母再一次支支吾吾的說出張培祥已經南下打工的訊息,來不及責怪,這位可敬的校長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張培祥。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一遍遍的聯系和張培祥打工的女孩,終於聯系上了張培祥。這位校長只有一句話:只管回來讀書,其他的事情我們來處理!

英年早逝的北大才女

遠隔千裏,張培祥在電話那邊淚流滿面。她隨即收拾行李快速的的趕回了學校,半年的時間裏,張培祥不僅趕上了學校的進度,還展示出了耀眼的成績。

高考後,她惴惴不安的在家裏等待錄取通知,當一張北大的錄取通知書被送到張培祥手裏時,她的心裏像是烏雲見日了。

在老師們和父母的歡送中,張培祥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在大學裏,她刻苦攻讀法學,並憑自己的努力掙學費和生活費。

2001年,張培祥北大畢業,而後考上北大法學院研究生。

張培祥以「漫天飛花」為網名,大學期間創作了「大話紅樓」,「紅樓十日」樓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各大高校。

有了名氣後,北京電視台還找她寫過劇本,邀請他當節目策劃。賺到了錢,張培祥將大部份都寄給了家裏,並感謝曾經幫助自己的老師們。

張培祥寫的「賣米」一時間讓她在文學界揚名,人們看到了一位文學巨星冉冉升起。但命運是殘酷的,正當一切都在變好時,張培祥卻被查出了白血病。

在醫院,張培祥與病魔作鬥爭,並堅持把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寫完。

這位年僅24歲的女孩在面對病魔時展現出的樂觀讓無數人為之淚目,生命的最後時刻,張培祥在社交平台上留下兩個字:花謝。

按照她生前的遺願,她的骨灰一半被埋葬在家鄉,一半被埋在北京。張培祥放不下北京的同學和老師,也放不下父母,所以她才做出如此選擇。

張培祥去世後,北大眾師生為其送葬,父母為之慟哭。

家中的條件好了,但改變家庭條件的才女卻永遠的離開了。

斯人已逝,但張培祥那一生坎坷卻始終樂觀向上的精神被人們所永遠銘記著。

參考資料

[1]北京日報客戶端-北大才女【賣米】寫哭整個朋友圈,但你們知道她是怎樣一個人嗎?

[2]百度百科-張培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