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八、九十年代考上中專的,這條路究竟是對還是錯

2024-02-18教育

前段時間寫了篇關於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是什麽水平的文章,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參與討論,從評論內容,我理清了初中專各省一般是從1987年左右開始招生的。我本意指的就是開始招生到擴招前的那批初中專,不包括中師,本地中師與中專考取方法不同,難度低於中專。引來了眾多當年高中專參與討論,說實話那個年代的高中生含金量也非常高,都是特殊時期精英式教育年代選拔出來的。

眾友評價多為那批中專生就是中專水平,考上的難度不低於現在985,後天學習能力強,有上進心、責任心,為一代人的翹楚和驕傲。於是翻看類似文章,有一個觀點刺痛了我並不知道該咋評論了,即「這批中專生是未灌滿漿之前被提前收割,晾在基層,任其雕零」。

1、紮堆報考的原因。恢復高考之後,錄取率非常低,這個錄取率,指參加高考的學生與考上的比率,當年可是小升初、初升高,都淘汰了大部份人,更有高中期間大量輟學的,可見考上本科、大專、中專的難度有多大,是本人沒參與過的,但應向那批人致敬。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專開始招生,考上了,直接農轉非、吃商品糧、畢業包分配,而且可以跳過三年不知定數的高中。因此引來眾多初中生紮堆報考,以地市級為招生單位錄取,情況迥異,不管讓不讓復讀生參與,招生人數固定,難度都是一樣的。

2、考上中專的難度。最初幾年,幾乎所有的初中學校,都要進行篩選考試,只有進入全校前十名二十名之內,才有報考中專的資格。後來取消篩選,變為縣級初試,取得資格後,才能參加統考。在這樣一種報考氛圍中,能夠幸運進入中專學習的學生,大都是讀書天分非常出眾的孩子。按當年的學生感嘆:「要是他們不考中專,去讀高中考大學,那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也許將換一批人」 。這話當然有些片面 ,但說他們是最有力競爭者,任何人都不會否認。特殊境遇,使這批人為了早早地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卻押上了自己一輩子的出息,讓這批極具學習天賦的孩子,停止在中專教育,這批孩子大多「工商電油財」、「農林機畜水」、「醫衛」,而他們後來的境況確實讓人唏噓。

3、惋惜這批人的原因。在最初的興奮過後,進入中專學校就讀的孩子,發現所謂的中專,其實是農村孩子進入城市的最低門檻,在學校裏並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最理想的「工商電油財」有機會進入國企,留在縣城,但後來因企業改革,部份有買斷下崗的,只能從事個體經商。學「醫衛」的,畢業參加工作後成了中國基層衛生工作的基石。比例最高的「農林機畜水」基本都在最基層的鄉鎮工作,幾年後,家境更好的黨校聯辦生、委培生充實基層。這批初中專多為農民家庭出身,他們無法結識更高層人士,他們不適應的幹著苦累的工作,默默承受著各種不公平。當時鄉鎮待遇低,甚至開不出薪金。個別能力特別突出,也有做到鄉鎮主要領導、科局長、縣級,但從政的風險也可想而知。能夠調入縣城工作是他們半生夙願,可最終會成為他們的奢望,也註定95%以上一輩子工作在農村,退休在農村。這批人個體的素質和天賦很高,又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聽話的好習慣,所以,盡管他們工作在最底層,但是他們依然抑制著自己的強烈失落感,將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到更好。

4、三十年後現實境況。最近些年基層從政環境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可以說正適合這批人有所作為,怎奈幹部要年輕化,他們年齡都在接近或50歲以上,進入鄉鎮班子的,無非是等待退休,更多的不得不步入躺平狀態。而當年成績不如他們的孩子,考不上中專而念高中,又逢擴招,許多都考上大學,由於他們接受了更高更系統教育,思維敏銳,眼界開闊,視角獨特,格局高遠,大多留在地級以上城市,級別、職稱更高,經商的,利潤更豐厚,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再看看現今瘋傳公務員內卷的情況下,考入鄉鎮的,目前罕有211,好點的一本,工作態度、學習能力是無法與那批人相比。

八十年代初中專的招錄,讓許多人一生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這批中專生,不得不說,充滿了悲情。他們的天賦如此優秀,卻不得不生活在最低層。為了那份穩定的工作,卻押上了自己一輩子,他們確實是在沒灌滿漿之前,就被提前收割,而又雕零在最底層。但話又說回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歷史沒有假設,時事造英雄,至少這批人多數退休有份薪金,他們的上代、上上代人,更苦,更悲催!

您怎麽看?歡迎在評論區探討,並點贊、收藏、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