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農村教育難出貴子?老師家訪實錄,這3類學生讓人心酸

2024-02-07教育

農村家訪現狀:現實如此不堪

現在的農村小學, 不出意外的話,都要對全班同學進行家訪。在我的小學班級裏,人數比較多,有接近50位同學,所以家訪也就成了一件比較龐大的工程。

任務繁重,本想著走馬觀花地完成這項工程。但是沒想到這一次的家訪下來,卻給了我深深的打擊。

恍惚間,我仿佛又回到了家訪那天,所見所聞,仍歷歷在目。

1

「你好,有人在家嗎?老師家訪的。」我敲了敲門。這是一家「問題學生」吧,作業經常不做,在班裏雖然不鬧事,但是成績也是很不理想,五年級的語文能夠拿到個位數的。

大門用門栓卡住,叫了幾聲家裏人過來開了門進了屋。本來那天就是陰陰的,再加上回南天,窗都是關著的,顯得屋子裏更暗了。

一樓客廳挺大的,目測一下起碼都有九十多方吧。但是屋裏四代同堂,人氣很旺,雖然很暗,但是顯得整個空間都很飽滿。

家長看到老師來後,滿臉愁容地從廚房裏緩緩走出,應該是在廚房裏剛剛忙活。回到房間整理好衣服,穿好皮帶,再出來和老師拍照。而學生小王,卻在家長都整理好衣服、其他家裏人叫喚了好幾分鐘後再拿著一根啃過一半的玉米來到一樓客廳裏,見到老師後靦腆地笑了一聲後跟著一起拍了照,拍完照後,一陣風一樣就跑上樓了,怎麽叫都叫不住,還想借機問一下小王在家裏有沒有寫作業了,結果人家不給我機會。

倒是家長拍完照後繼續整理著皮帶,跟我大吐苦水,說這個孩子回到家後就是玩,還跟家長說學校沒有作業,老師你一定要幫我看好他看緊他,家裏就靠他讀書了。

在我們談話的時候,其他的家裏人在客廳裏緊盯著電視螢幕,被電視裏的劇情深深吸引住,狗狗在家裏走來走去,只有在我們準備走後,大家再齊聲跟我們一起打招呼。

2

寒暄過後,我們繼續往下一家走去,這次的學生,平時比較靦腆,在班裏也不活躍,成績中等吧。

依然是大門緊閉。

「你好,有人在家嗎?老師家訪。」叫了沒人回應。可是明明裏面有電子產品的音樂聲,應該是在刷影片吧。喊了好一會才有人下來開門。進到門後一眼就看到散亂在桌面的作業,平時做作業應該就是在客廳吧,而放作業的桌子就正對著電視機。屋子裝修了一半,除了一樓廚房貼了瓷磚,做了櫥櫃,墻壁和地板都是凹凸不平的水泥,還有很多工具堆在角落裏,聽說是等有空了學生家長再一點一點活地補上。

「不做作業嗎?」見到面後我就發出了靈魂拷問。

「我親戚叫我去隔壁玩一下,難得回來,先寒喧一會再做啦。假期那麽長,不怕啦。」學生胸有成竹地說道。

但是我翻了一下他的作業,基本都是空的。真的不急?

拍完照,叮囑完安全事項,強調了作業的重要性後,我們繼續往下一家走去。

3

炊煙裊裊,村裏總是充滿了那股讓人向往的生活氣息,淳樸無華。曾經的城市人是多麽地向往這種光景。可是在互聯網、電子產品日漸也包圍了農村人民後,這裏的光景不再讓我們那麽地朝思暮想。

這一家是班長,同時也是班裏成績最好的學生。一開始我以為成績好是因為家裏窮所以拼命讀書想改變現狀,走出去承擔起家裏的重擔。結果進了她家裏後我整個人都傻了,哪裏是什麽窮苦人家,羅馬柱大門,氣派的家門口,進去後紅木家具整齊擺列在客廳裏,班長的房間裏,衣服很多,但是也是很整齊地疊在衣櫃裏和凳子上。

「老師好。」家裏唯一的一位家長——孩子的奶奶在樓上很親切地向我們打招呼,臉上充滿了笑容。班長的父母都外出工作,家裏只剩老奶奶一個人照顧著大家。

我們站在門口拍完照後,班長又回房間裏繼續擺弄自己的新玩意——女生指甲去了。作為班主任,下意識地詢問班長,作業完成了不,那麽有閑情逸致玩指甲的?

班長瞟了一個白眼,幹脆利落地回答道,今天除了一篇小練筆沒寫,其他都已經在早上完成了,我待會再繼續去練一篇字,去看幾個章節的【水滸傳】。

很詳細的計劃,很完整的意識,聽到這裏,我也識趣地離開。

所謂「寒門」?

我對於教育的情懷向來深情,而且還是在學校教師宿舍裏長大的,也不曾忘記著淋過雨的自己,希望以後為人師的我能為自己的學生撐起一把傘,讓他們的前途更加光明。經過了這次家訪,卻讓自己陷入了沈思:我能改變什麽?我真的能讓他們改變嗎?

寒門,給我們的印象,家裏常常都是家徒四壁,孩子呢都是勤奮刻苦讀書,整一個埋頭苦幹的形象。但是現代社會的現實卻好像並不是這樣,我們那個曾經以為的「寒門」,已經不再是家徒四壁了,扶貧工作的背後,我們村裏的很多人都已經能夠自給自足,給自己的家裏起一棟樓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無家可歸早就是過去式,特別是在我們廣東的鄉村裏,這種現象更是「鳳毛麟角」。

那現在生活條件好起來了,農村的孩子們學習卻感覺還是跟不上來呢?家境貧寒卻沒有成績體現,而成績好的都是家境優越,是這個世界的法則變了嗎?

應該是,家境變了,心態也變了

「心態」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詞語,那麽心態是什麽?以我個人愚見,可以解釋為:心之所向,也就是心裏面所想的是什麽,向往的是什麽,我就去做什麽,我心裏面想的,直接影響了我的行動。

村裏的孩子們家境好了,房子遮風擋雨,一份安心在這裏,吃什麽家裏人想著呢,穿什麽家裏人也會幫我安排好的,農活呢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也是家長全包的。孩子呢,只需要每天按時上下課就好,甚至在家長忙活的時候,拿手機來看看,了解一下網絡世界裏又多了什麽新鮮的內容,如此這般,一個周末的下午就這樣在刷手機的時間裏愉快地渡過了。心之所向是什麽?不就是耍手機看網絡世界發生的事情嗎。

在村裏,物質可能沒有城裏的豐富和便宜,但是網絡世界和城裏的是一樣的,網速和城裏的是一樣的,熱搜第一是一樣的,所以同步的是接收網絡熱梗,同步的接收網絡上的良莠不齊。

所以一個周末的下午是可以很快的過去的,因為村裏的訊息閉鎖,傳播地不夠發達,網絡是村裏的人們獲得外界資訊的最快的捷徑。孩子們也很渴望從網絡世界裏接收新的資訊,以便在回學校的時候可以和同學們去交流自己接收的熱梗,以便告訴同學們自己沒有落伍,或者是可以跟同學們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而別的同學不知道的,賺個掌聲和喝彩。

城裏的孩子也會和同學去分享網絡熱梗,但是這些熱梗的背後很多都是經過家長們的指正和同學們的修飾一番。和城裏不同的是,村裏的大人們大多也很忙,對於孩子今天做了什麽不會去跟進,也很少有和孩子溝通的時間,停下來後大多都是自己的時間,忙著自己的社交和娛樂。更有甚者,或者說現在的大部份農村家庭,都是破碎的,都是離婚的居多,就我班裏而言,離婚家庭起碼占據了三分之一多。

所以孩子們接受的資訊沒有人去給他做價值的辨析,慢慢地腦海裏所吸收的就很「豐富」,甚至有時候一些跟學生行為規範背道而馳的行為,也都習以為常了。就像一棵樹的成長,農民們都會在還是小樹苗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矯正的工作,而不是等到參天大樹的時候,那個時候木已成型,再去怎麽矯正,首先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接著矯正的措施還不一定有效。所以到那個時候再去擺正,真的就很有難度了。

應該是,家境跟不上,心態跟不上

家訪的時候雖說很多同學的家裏不算很窮,但其實也是不富有的,很多家長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心態,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微薄薪水後自給自足過日子,別說給孩子投資了,所以村裏的孩子很多連多一本的筆記本都是奢望,一問學生為什麽不拿多本筆記本,都是很理直氣壯地回答老師家裏沒錢,窮。

聽到這些回答,如果我還是城裏的老師,我可以直接回懟城裏的孩子,兜裏的零食拿出來吧;面對村裏的孩子,我卻突然語塞,因為你回懟他,可能真的會傷到他的自尊。但是沒有筆記本對於一個上學的孩子們來說的確是不利於他們的學習的。矛盾之下,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老師們更多的是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孩子沒有任務,家裏人只顧自己,隨性生長的孩子,大多是滿足現狀,不想進步的。於是乎學習、進步這些積極的心態,也不會在孩子們的成長中生根發芽,而懶散的心態就會逐漸生長並且紮根立足,就像那些野草一樣,沒有人處理的話會生長地更加地茂盛。

如此這般,家長不著急,孩子跟著不著急,那種深入骨髓的懶,就會隨之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

應該是,家境的左右,心態的搖擺

村裏人和城裏人相比,更多的一個區別,就是村裏人的鄰裏關系要比城裏的鄰裏關系好很多。村裏人閑下來會到處走街逛巷,探訪親鄰好友。而城裏人一般只跟自己家裏人打交道,不會主動和鄰裏示好。所以一到周末,好久不見的鄰居親戚們,難免要聚聚,加上村裏的習俗又多,喜酒也不少,一件件的社交活動都堆積在了周末一起完成。

有時候剛想坐下來寫作業的時候,親戚又過來拜訪了,孩子們不得不去應付一下,不然就被說成沒有禮貌了。或許有時候被老師說得入骨入心,下定決心去改變了,但是卻因為家裏的問題而不得不做出讓步,我的事是小事,整個的家的事情才是大事,我要為此做出犧牲,而不是想著為了我的學習而做出犧牲。如此久而久之,心態的搖擺不定,也是造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所以,淋過雨的我,又怎能為學生撐起傘,改變他們的未來呢?

或許能,但是還是那一批人,那一批家境平糊、心態平穩、目標明確的孩子們。

拯救所有的農村學生?或許我真的無能為力。該教的知識點教完,該做的思想工作做完,該批評教育的批評,該做的表格完成,或許就是這個時代下,我能做的最完善的教師工作了。雖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就會很輕松的,對吧?

END

圖文編輯丨阿梁,更多教育資訊熱點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