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從「司馬光砸缸」來看歷史的真偽問題

2024-02-16教育

我們都知道「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這是我們小學課本上的內容。

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具體教科書的原版內容我忘記了,也沒有找到,只在網上找到了插圖。當時的教科書標題到底是「司馬光砸缸」還是「司馬光」,說實話,本人也記不得了。

但是,在現在新的三年級語文課本上,也有這個故事,但這個故事是文言文,而且標題也是【司馬光】。

原文如下: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下面還做了註釋,本文選自【宋史·司馬光傳】。

我們先看一下原文,原文裏面說的是「甕」而不是「缸」。

甕和缸 是有區別的:

是「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是「圓筒狀,底小口大」;

還有一點, 甕比較矮,而缸比較高 。這點也是很明顯很重要的一點;

,在古代常見於 南方 ,主要用途用於儲水;

,常見於 北方 ,主要用途也是儲水,當然還用來腌制腌菜。

司馬光砸缸90年代小學課本插圖

再說一下司馬光其人。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在宋神宗時期相當於宰相。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則是副宰相。

在歷史上,他最著名的莫過於兩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 反對王安石變法 ,被逐出朝廷中樞十幾年。

第二件就是 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這部被稱為中國古代的「 第二十五史 」,史料價值極高,對後世的史官創作、中國的歷史編撰、文獻學的發展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然,在小孩子的心目中,這兩件事加起來可能都沒有「司馬光砸缸」這一個故事知名度高。

即使是我本人,上小學的時候也根本不知道司馬光是何人,在歷史上幹了什麽著名的大事。

只知道在古代,有一個叫司馬光的人,小時候和玩伴們遊玩,有個小孩掉缸裏面了,缸裏還裝滿了水,其他小朋友不知道怎麽辦,都跑了,只有司馬光把水缸砸開了,救了那個小孩。

而「司馬光砸缸」是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卻遠不是「砸缸」的問題,它要告訴我們的是:

遇到事情,要沈著冷靜,勇於思考,解決問題。

那麽,「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司馬光

回到我們前面講的「甕」和「缸」的區別來看。

第一, 司馬光出生於 河南光州 ,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光山縣。

從地理位置來說,河南屬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光州處於河南的南部。

所以,當時在司馬光出生的地方,可能有人家使用甕,也可能常見的是缸。

從地理位置來說,司馬光砸的是「缸」還是「甕」,都有可能。

第二, 馬未都在一期節目中說,司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甕」。他說在北宋時期,還燒不出那麽大的一個能裝進小孩的缸。

但實際上,他的說法是有誤的。

在【 史記·貨殖列傳】 中就有記載:「 酤一歲千釀,醯醬千缸 」。中國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生產大型容量的缸了。

第三, 「司馬光砸缸」一說, 最早是出於清朝 。清代光緒年間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就有記載。

請註意,我這裏說的是「砸缸」而不是「砸甕」。

而「司馬光砸缸」一說就是從清代一直這樣流傳了下來,其目的也是用來教育小孩子用的。

第四 ,在 北宋惠洪的【冷齋夜話】 卷三「活人手段」中記載:

「司馬溫公童稚時,與群兒戲於庭。庭有大甕,一兒登之,偶墮甕水中。群兒皆棄去,公則以石擊甕,水因穴而迸,兒得不死。蓋其活人手段已見於齠齔中,至今京洛間多為小兒擊甕圖。」

【冷齋夜話】具體成書年代不詳,大約在宋崇寧、政和年間(1102—1113年),而司馬光去世於公元1086年。

由於【冷齋夜話】這本書在當時名聲不是太好,晁公武、陳善,迄今人郭紹虞,均對其多所非議。認為書中有假托,「多誇誕」,既有「偽造之病」,亦有「剽竊之弊」。

總之, 這是一部毀譽參半的著作

還有人說,惠洪在書中所表現的因急於求名而交結公卿,附庸風雅,竟至不惜偽造假托,借人言以為重等弊端。

言外之意,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在書中說的有些東西是為了「拍馬屁」。

但你說他為了一個死去了十幾、二十年的人,專門編造一個故事來進行拍馬屁,完全沒必要。

第五 ,按照「甕」和「缸」的區別來看,司馬光當時也就六七歲的樣子,玩伴可能年齡也差不多,從身高來說,小孩掉進甕裏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第六 ,最後我們來說 【宋史·司馬光傳】

【宋史】作為「二十四史」中的一史,歷來非議很大。原因就在於,【宋史】這本書是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開始編修,於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編修完成,歷時兩年半。

給人的感覺就是草草了事的樣子,很多東西是直接從宋朝的史料原文中摘取的。就像我們說的司馬光砸缸的這個故事。

但【宋史】為何草草了事,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史料的不真實,它也是早就擬定編修,也準備了較為充足的資料,但由於「正統之爭」而始終未能進行。

說明,【宋史】雖然編撰時間較短,但在前期肯定很多史料都是經過考證和研究的。

像司馬光這樣一個北宋重臣,影響深遠,他的事我不相信那些元朝大臣不去仔細研究和考證的。

所以,說了這麽多。鄙人得出的結論就是:

「司馬光砸缸」這事,大概率是真實的。

只不過他砸的不是缸,而是甕。在清朝以前流傳下來的也是甕,而非缸。

只不過到了清朝時期,從「司馬光砸甕」演變成了「司馬光砸缸」。

可能有一部份原因在於,「甕」這個字很多人都不知識,而「缸」更容易讓人記住,可能更多的人知道。

在清代時期,民間普遍識字率就不高,你說「司馬光砸甕」老百姓可能很難記住,也可能不會讀

但你說「司馬光砸缸」,老百姓既會讀,也容易記住,所以也就起到了教育意義。

比如我們這一代人,二十幾過去了,依然還記得「司馬光砸缸」,又有誰知道他是砸的是「甕」呢?

以上就是鄙人分析的,「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和演變過程。

實際上,歷史總是真假摻雜。

除了那些真正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事件,和一些有著鐵一樣的證據的事件,很多歷史事件都像影藏在迷霧中,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這就是歷史需要考證和研究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去偽存真,「以史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