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這句話近些年來很是深入人心。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是想盡了辦法。參加各種培訓班不說,為了讓孩子的語文學得更好,更是讓孩子們從小背詩,如今3歲就能背【詠鵝】的孩子數不勝數。但這也就罷了,甚至有不少家長不滿足於只讓他們背,還開始讓他們寫詩。
本期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位00後孩子,他的名字叫梁勝傑。這個孩子6歲時開始寫詩,曾有不少網友稱其為「最小的詩人」,或許是因為詩作水平不錯,9歲時他的詩集就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當有人問到他為何這麽早就開始寫詩時,他表示自己開始是被媽媽逼著寫的,6歲起就被媽媽逼著寫詩,他的語言間多少透著點無奈。
對於孩子寫的詩作,很多人都是很喜歡的,因為他們的詩作一般都充滿了童趣。當年駱賓王7歲寫【詠鵝】,黃庭堅7歲寫【牧童】,都寫成了千古名作,但是很多網友們對於梁勝傑的詩作卻並不買賬。在各種貼文上,有很多關於梁勝傑的討論,不少網友認為他的詩作並不算高明,而且很多都是模仿大人的語氣。我們來看一首梁勝傑的詩作,看看水平到底如何?
【春天的指甲】
春天的指甲長什麽樣
是不是嫩綠色的樹葉
是不是鳥兒的羽毛
是不是兒童的汗珠
我問過春天
指甲用不用修剪
它說不用
因為這是自己的美好留念
這是梁勝傑自己曬在微博上的一首詩,上面標的創作時間是11歲。個人覺得這首詩其實是有一定水平的,全詩圍繞著春天的指甲來說,娕綠色的樹葉,鳥兒的羽毛,兒童的汗珠,都被他比作了春天的指甲。這三個意象,有動物、植物,也有春天下歡樂玩耍的孩子,看上去確實不錯。
當年賀知章有一首【詠柳】,寫的也是春天,他的比喻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春風比作剪刀,裁剪出了柳樹的細葉,這個比喻生動有趣,歷來備受推崇。與賀知章的比喻相比,梁勝傑的比喻確實不能算是十分貼切。樹葉和羽毛如果還算是春的指甲,那汗珠卻怎麽也有點兒牽強。而且用指甲來寫春天,確實少了些美感。
不過,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要和唐代大詩人比,確實是太為難他了,孩子能想到指甲這個比喻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再來看下一首,個人覺得這一首更有水平:
【鳥巢】
鳥巢裏沒有鳥
而只有人
並且是一大堆要放假的
孩子
孩子變成了鳥
飛向年的曙光
個人覺得這首詩比起略顯牽強的比喻,其實更符合孩子的語氣。這是孩子在放寒假時寫的詩,用鳥巢裏的鳥兒比喻這群孩子,他們平日裏被家人保護著,根本沒有機會飛上藍天。放假後,他們才真正地變成了飛翔的鳥。最後「飛向年的曙光」,其實是一語雙關的,既指過年時孩子能放下學業,痛快地玩耍;也指每長大一歲,他們離藍天更近了一步,妙!
從這兩首詩來看,梁勝傑對於現代詩其實是很有想法的。很多網友們之所以不買賬,多半還是因為不贊同家長從小逼著孩子寫詩的行為。所謂「詩」,其實就是歌以詠誌的文學形式。孩子若是願意用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自然是極好的,若是要靠家長逼,則極有可能揠苗助長。對此事,大家怎麽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