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那些調劑到「非全」的研究生們

2024-01-13教育

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了,小柒(化名)拉著行李箱站在北京南站的月台上。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人群,她不禁再次想,自己是否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2023年,北京某高校本科畢業的小柒考研「上岸」。現在她是北京另一所重點大學廣播電視專業非全日制的研一新生,但正是這個「非全」的身份,成了小柒難與人言的尷尬。

反復權衡之後的選擇

2023年春節過後,小柒在報考學校的網站上看到了自己的初試成績,那個數碼讓她喜憂參半——喜的是進了復試名單,憂的是,她的名次太靠後,按照以往的情況,要反超十幾個人才有希望被錄取,這個難度很大!當天復試結束後,學院告知考生們,這個專業非全日制方向還有一些名額,也可以考慮。

提到那段做決定的日子,小柒用了「煎熬」兩個字來形容,「當時我查閱了很多相關的資料,糾結了大概有一周的時間。列舉了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在各方面的優劣對比,也和家裏人商量了,他們都支持我的決定,實在不行就調劑到‘非全’」。

小柒在研招網接受調劑待錄取通知

如小柒預料的那樣,她復試落榜了。按照之前的計劃,在「二戰」與調劑之間,她選擇了同一所學校的「非全」調劑。在被問到為什麽不選擇調劑到其他的全日制學校時,小柒說:「在藝術考研分數400+滿天飛和招錄人數少的情況下,調劑到一個好學校太難了!」小柒不能接受普通本科甚至更差的學校,這和她的心理預期差得太遠了。所以在第一誌願全日制研究生復試結束後,她又參加了該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調劑復試,並被錄取了。

和小柒一樣,小權(化名)也是應屆生考入「非全」的一員。大四時,他就一邊備考研究生,一邊向校招單位投遞簡歷。有幾個單位看中了他,通知他去面試。

「我當時面試了三家公司,有一家還比較滿意,但因為後面直到畢業還有很多招聘會,而且還有三個月就考研了,所以就沒再進行更詳細的交流。」用小權的話來說,考研、工作兩手抓,主打的就是一個「保險」。

對於考研,小權其實並沒有很大的信心。電腦專業的競爭壓力不小於文科。所以在考研結束後,他就找了一份工作先幹著。成績出來之後,果然如料想的那樣,沒能進入目標學校的復試。考慮到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會對學歷方面有更高要求,在與父母溝通之後,小權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一所普通高校攻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什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其實在調劑全日制院校失敗後,大部份人往往會選擇「二戰」或者就業,像小柒和小權這樣選擇去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確實不算多。這和長期以來社會形成的對「非全」的負面印象有關——一提到「非全」,很多人就會聯想到這是「混」出來的,含金量低,畢業要求松,或者有人幹脆認為是「花錢買證」。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由「在職研究生」發展而來的。2017年,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了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也就是說,「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時使用同樣的試卷和錄取標準,進行學歷、學位「雙證」管理,畢業標準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培養方式、住宿提供、學費標準等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差異。在培養方式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在職方式培養,上課時間靈活,一般安排在周末、寒暑假集中上課,學校一般不提供宿舍。因此,很多人認為「非全」的學習時間和地點不固定,在讀研方面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比全日制研究生少,學習效果不如全日制研究生,繼而導致「非全」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上經常會受到歧視和不公平待遇。

對那些寧願「二戰」也不願調劑到「非全」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而言,很多人覺得花著比「全日制」學費多的錢,上著比「全日制」少的課,沒有工作卻處於「脫產讀研」的狀態,心態尷尬也是可想而知。

如何應對不一樣的生活

果然,小柒就讀的學校沒有為「非全」研究生提供宿舍。早在開學前,小柒就做了打算,要在北京租房。在班級群裏問了一圈後,她發現有些同學也有這個打算,她們便商量起了合租。

在北京的朝陽區,北四環,「鳥巢」附近,五個「非全」女研究生的「家」,很小但很溫馨。房東說,上一批房客也是附近高校的大學生,所以每間屋裏放置了兩張床,客廳、衛生間和廚房是公共區域。小柒和同學共住一間,每人每月付950元的房租。

「我和室友們的關系還不錯,大家空下來的時候會一起做飯,交流一下學校的生活。」這套出租屋裏,有她們班近一半的女生,大多數人都和她年紀相仿,大家都很聊得來。

雖然已經在北京讀了四年本科,但小柒對現在的生活方式還是有些不太適應。像這樣在校外住宿還是頭一回,「感覺去上學就像上班一樣,每次去學校都要擠地鐵,特別是趕上早高峰的時候。」

小權的生活還算便利。因為在本地,家、學校、公司的距離車程都在半個小時左右,三點一線的生活忙碌且充實。因為時間比較自由,他繼續在一家電腦公司兼職做軟件設計,經常需要兩頭跑。導師也理解他的情況,「很多事情都可以透過線上解決,跑趟學校也行,反正離得近。」

雖然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每次回到校園,小權不免也會心潮澎湃。「一踏進校園就有一種濃濃的青春氣息,這是平時在公司感受不到的。」「非全」的同學年齡差距整體比較大,一開始小權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緊張的。但接觸過同學們後,他發現大家都不在意這些,而且對各自的未來都有明確的規劃,這也堅定了他邊上學邊工作的決心。

「非全」的學費要比全日制研究生高不少。透過之前的幾份實習,小權攢了一些錢,學費他是可以負擔得起的,「我發了薪金後留點生活費,剩下的給我父母,他們幫我存起來,有時他們也會給我點生活費。」人無論多大,在父母眼裏總是個孩子。

相比而言,一直過著單純的學生生活的小柒,經濟狀況就要緊張一些。她也在想辦法尋找賺錢的門路。因為專業課成績考得不錯,她在網上接了幾個考研學生輔導的活,從四月起就給他們上課。開學前,透過接輔導、出售資料和兼職,她存了不到一萬塊錢。但開學後的一些家具置辦、日常采購等也花費了許多。每個月家裏都會給她一些生活費,不夠可以再要。開學之後,她繼續兼職做線上輔導,「能賺一點是一點吧。每次給家裏多要生活費都很難開口,不是他們不給,是我自己心裏挺過意不去的。」

在努力中思考未來

在很多人看來,「非全」們花著比「全日制」多的錢,卻享受不到後者所受到的全面教育。小柒認為,這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她要打破這個「刻板印象」。

「我有一些朋友們不能理解我的做法,仿佛在他們的印象裏,‘非全’很‘水’。但我可以接觸到一些學術資源,擴充套件眼界,提升自我啊。」

開學之後,報道註冊花了一周的時間,要等到寒假才有正式的上課安排。為了豐富自己的課業生活,小柒參加了很多校內的組織和社團,與全日制學生比起來,她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每天早晨起來後,不管有沒有事她都會乘地鐵去學校,看書、學習、參加社團活動等,度過忙碌的一天後,回到「家」經常已是晚上。

平日裏,她的導師也會開組會,這樣一來,可以督促她深入地讀一些專業書籍,而且每周都要在組會上匯報。因為是跨專業考研,她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有很多薄弱的地方,老師也建議她可以跟著全日制的學生上一些專業課,查缺補漏。「有時候坐在教室裏跟著我們專業那些全日制的同學們上課,我在想,如果當時多考十幾分,該多好啊!」生活確實沒有如果,但是如今小柒的步伐已經趕上了那些全日制的同學們。

在對專業培養方案了解清楚後,小柒和小權都給自己制定了未來的計劃。小柒說:「我是真的希望可以透過這三年學有所成,珍惜校園時光,多提升一下自己。」在談及社會大環境對「非全」研究生求職的刻板印象時,她篤定自己對藝術創作類的工作比較感興趣,喜歡在自由的環境中工作,工作的穩定性對她並沒有很大的吸重力。所以在找工作時,以後她會傾向那些不太看重非全日制學歷的單位,而且她希望有彈性的工作時間。

小權則說,在畢業前,他會找好工作簽上合約。學歷對他來說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還是能力比較重要,讀研我覺得是對的。但是我沒怎麽想過以‘非全’的身份去求職,現在這份工作是我以本科的學歷找的。」他對現在的工作還算滿意,但有時也會瀏覽求職網上的一些崗位招聘對比一下。他在畢業之前還有大量的時間去嘗試,找到最適合的單位。如果在讀研期間換一份工作,他也不希望影響到自己的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小權不希望在別人眼裏,自己是一個「水」出來的研究生。

「非全」漸增,形勢看好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研究生報考增長趨勢雖稍有緩和,但熱門院校和專業依舊熱度不減,廣大考生向目標院校發起「沖鋒」,但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總有些人被留在了橋的這一端。面對這一局面,考慮到「二戰」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等因素,除了那些「夢校情節」不減的考生會鬥誌昂揚繼續為理想拼搏,另一部份不敢保證再戰一年一定會有個滿意的結果,於是調劑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其實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就出台了相關政策,強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同等看待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歷,保護非全日制學歷畢業生就業時的合法權利,不得歧視。

教育部等五部門出台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相關政策

人民網評:拒絕歧視,別把「非全日制」標簽化

本科應屆畢業生考研「上岸」非全日制研究生,近年來數量逐漸增長。很多「非全」研究生取得碩士學位後成功地考公考編,甚至繼續讀博,都已經不是新聞。隨著教育政策和就業政策的不斷調整和細化,社會上對「非全」研究生的看法正在越來越客觀全面。

「全日制」和「非全」,站在同一個起點,在同一刻出發,唯一不同的只是處在兩條相鄰的賽道。沒有人是天選之子,不放棄、不猶豫、不懈怠,在自己的賽道上努力奔跑,就一定會抵達最初設定的目標。

(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

文:馬麗莎

責編:胡婷

稽核:劉仲國

壹點號:山師新傳媒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